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cai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作为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强,因此必须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本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 就业指导 对策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许多青年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强。作为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就业指导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建立、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及学生自身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现状
  
  从我国就业指导体系的组成部分来看,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学校的就业指导与社会就业职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由教育行政机构,中学、大、中专院校的职业指导机构及专兼职工作人员和老师构成,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社会就业指导,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职业介绍、就业服务机构构成。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个人面谈、集体座谈、报告会、授课、通讯联系等多种形式进行就业指导。目前,我国各地各级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机构都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配备了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评聘职业指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就业训练机构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对参加就业与转业训练的劳动者开展就业指导。我国每年新成长劳动者,都能在求职前接受到就业指导。正是由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和社会就业的就业指导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了我国职业指导的网络体系,在职业指导中发挥了积极的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工实行双向选择的推行,学生把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作为选读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趋势已经引起各院校的高度重视,他们意识到就业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及社会声望,都把就业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把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大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中等职业学校也像这些院校一样,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在新形势下,各校紧跟形势,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条件下,普遍调整了就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就业调查研究、就业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方面,还有以学校为主体的招聘活动以及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些中学、中专、大学开始尝试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全程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就业指导不系统、不全面
  往往重视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而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相对欠缺。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忽略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针对性不强,个性化指导不够。就业指导定位问题有待解决。
  2.就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工作人员
  现行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设备硬件条件,或者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其力量都是很弱的,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机构相比,差别更是悬殊。我国现行的中职校就业指导部门,处于原有机构的延续与开展全新工作的现实需要之间的过渡性格局。这些工作人员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开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长期习惯于“管”学生,短期之间难以转变角色,难于以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3.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处于低层次
  我国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所从事的工作很多,它们可以概括为办理手续、提供信息、政策指导、技巧训练、心理辅导、决策咨询、生涯规划和素质提高八大方面,从总体的情况看,低层次的基本服务和事务办理方面进展较大,高层次、个性化的指导则严重不足,基本上处于“层次越高、意义越大、各校开展的水平越低”的反向关联状况。此外,各校在对各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远远没有到位,并呈现出对高层次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的现象。
  4.全程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理论研究不完善
  就业指导课教材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全程职业指导教材。职业指导课开展情况良好,但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需继续进行改革和尝试。部分就业指导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没有一支专门的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5.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已经完成了由国家分配工作到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体制转变,作为自费上学、接受数年职业性教育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有很大的需求和期望。但是目前来说,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水平不高,对学生缺乏应用的影响,学生对此项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相关对策
  
  1.就业与阶段性自我发展的认识
  学生时代学好各种专业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雄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初期就业者必胜的武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针对劳动领域进行调整,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把指导重点侧重于就业与学生的阶段性成长与自我发展上,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既要打好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又不能把专业知识当作学习的全部,要学会把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相融合,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融合。
  2.转变就业观念、从最基本的做起
  中专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基本工作做起,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我发展的空间和位置。引导学生不怕失败,但不要做不必要的失败或失误,从基础做起是积累经验、增加社会阅历的必经阶段,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规律,只不过是阶段的长短而已,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就容易进步,基础工作必然就做得扎实。没有根基的成长必定会失败。
  3.正确估计自我能力、准确定位适合自我的就业
  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用收集大量的求职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在职业目标的确定、目标单位的了解以及如何利用实习机会求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毕业生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帮助他们正确估计自我能力,准确定位适合自我就业的岗位,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选择,做到事半功倍。
  4.提高专业素质和自我修养
  提高专业素质和自我修养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应该努力的事,它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体系及教育管理是分不开的,就业指导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围绕着就业的核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合格的人才是专业知识过硬与个人品德优良的综合体现。
  5.完善就业途径与相关就业环境
  中专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是长期保持与地方或地区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从他们那里提早获得第一手就业市场信息,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在与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密切合作的同时,加强那些与中专学校专业关系密切的领域中的骨干力量的长期勾通,密切掌握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需求量,提前为他们准备适合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龚平.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6期.
  [2]卓群芳.浅谈中专生职业指导问题.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18期.
  [3]吴薇主.就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以8个对温光不敏感的全雌性黄瓜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п方法配制组合,进行了5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亲本02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其次为亲本05,07.组合以P03&#2
摘要:普及高校保险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开启高校保险市场,培育理性和成熟的保险消费者,实现我国保险的可持续性消费;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地发挥保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普及;高校;保险教育;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网络检索法对现代社会武德败坏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构建新时代的武德养成机制,来加强现代武术者武德教育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武德;构建;培养    前 言    武德拳谚说:“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尊师要像长流水,爱徒要像鸟哺雏”、“武以德立,德为艺先”等等。面对现代法制观念社会,受法律保护是大家公认不讳的,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以武犯禁”的事情
同样是一座房屋,经不同房产测绘部门测出的数据千差万别,有的甚至差距在10.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房地产测绘的管理,确保把测量允许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之内。为减少市场经济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沥青拌合设备干燥滚筒的柴油燃烧系统,进行重油燃烧的改造,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999~2000年研究了上海地区危害樟树的樗蚕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旬羽化.雌雄成虫性比为1:1.06.樗蚕的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幼虫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