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的探讨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在校园内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上市,给学校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就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进行一些探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了手机进校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
  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经济状况的改变,手机在中学校园内普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给学生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无论是学业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是弊大于利,这成为家长和班主任在管理上的难点,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
  我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简介如下。
  首先,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校中学生随意使用手机,提倡合理、文明使用手机,手机至少不能进教室和寝室。这是大气候、大前提。
  其次是班主任的细致管理工作,与家长、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效沟通,取得绝大多数的认识统一和行动支持,后续的方法措施才能真正有效贯彻执行。
  最后是落实执行,长期坚持。
  具体做法如下:
  一、与学生取得认识上的基本一致。
  1、用正反面例子予以证明。尖子生极少使用手机,让他们对合理使用手机发表看法与见解。长期使用手机的学生,从他们的视力、精神状态、学业成绩、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家长进行现身说法。
  2、结合主题班会,进行正反方演讲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中学生使用手机总体上是弊大于利,以此来掌握制订管理办法的主动权,以此影响购买决策和因素。
  3、语文课中,进行命题作文“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加强和巩固认识效果。
  二、與家长取得认识上的完全一致。
  1、见面交流:利用开学初以及平时与家长见面的机会,与家长探讨关于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突出其负面影响和可能的不良后果,使家长意识到滥用手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2、电话交流:平时家长打电话询问学生情况时,可以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
  3、信函联系: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大多数家长距离校园较远,或者在外打工或农活较多,到校或家访不现实的原因,通过信函联系是最有效的手段。借助于节假日时间,给每位家长一封信,详细陈述中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种种弊端,争取家长的鼎力支持和配合。具体内容如下:
  附:给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
  也许您正在加班,也许您正在外奔波,也许您有干不完的农活,……在此国庆放假之际,请您抽空看看这封公开信,了解孩子和手机的情况,配合我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为孩子提高对手机使用的正确认识,专心学习提供一个机会。谢谢。
  孩子有手机否?如果没有请先别购买,等等再说。
  网络时代,手机普及,而中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1.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2.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3.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进行娱乐发短信等。
  那么, 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总结如下:
  1、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本期开学以来,我每次检查寝室,都有学生在玩手机。
  2、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①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②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骚扰电话接二连三。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
  3、考试作弊 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
  4、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就有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成为流行趋势的向标。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高中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5、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 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手机得不到学校保护,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报警,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诱发新矛盾。
  6、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资料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身体健康,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长期使用手机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增加。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50%.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过度使用手机更不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现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另外长时间的不正确姿势,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如头部前倾,会导致颈椎发育受到影响。   7、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8、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9、惹是生非 一些学生闲来无聊,用手机到处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甚至引发恶性的打斗事件。
  10、移动上网,防不胜防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甚至通宵达旦在被子里上网,严重影响身体和学习。开学以来,我校发现近100人次晚上在被窝内上网玩游戏。9月25日,我校寝室全面实行了清剿行动。
  事实证明: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往往把与朋友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浪费金钱且不说,这白白浪费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直至学习下降,走向堕落。现在许多成年人都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形成“软瘾”,更何况是中学生。因此,对于中学生佩带手机进校园,我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提醒学生、家长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很好地完成学业,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因此,556班将结合学校的“同窗六比”活动,采取以下措施,严格管理手机问题,请家长配合:
  1、班主任承诺:班主任免费提供电话(包括长途)供学生给家长打电话。号码是 ,在寝室有急事时,由寝室管理员提供。这是我们的职责。
  2、尽量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已经购置了的,请家长存放在家中。特别远道的学生或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已经配了手机的,存放在班主任处,放假时取用。
  3、国庆放假后,凡在校园范围内发现本班学生带有手机、MP3、游戏机之类的,一律收缴,家长在放寒假时前来领取。同时对违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处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取消助学金和奖学金等资格。
  4、请家长收到此信后,发条短信给我,内容是“已收阅信函,我家孩子(姓名)手机处理方式是-----。”
  5、全班同学相互监督落实,比理想、比做人、比朴实、比刻苦、比进步、比成绩。
  6、响亮提出:只有抗拒今天的多种诱惑,才能拥有明天的精彩人生。
  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祝愿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石门一中高二年级556班 班主任
  2013年9月31日
  三、教师示范,落实执行、长期坚持。
  1、班主任带头,全体教师坚持不在教室使用手机,示范影响学生。
  2、逐一检查落实。放假来校后,检查家长的回复信函,核实每个学生的手机情况,加强执行力度。
  3、给予一个缓冲期。让长期玩手机有瘾的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并让寝室管理员和同学协助监督和帮助。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多参与班级活动、多看点课外辅导书籍等,转移注意力。多关注这部分学生,有进步及时表扬,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正常学习活动中来。
  4、成立监督小组。全班同学相互监督的同时,班上成立监督小组,协助落实手机管理。
  5、长期坚持,巩固成果。
  通过上述管理落实,我班60名学生中,仅有3名农村学生和1名父母离异的学生共4部手机存放我处,放假或周末时使用,其余均存放家中没有佩戴手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均通过我的手机完成,基本根除了由手机带来的负面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宏太. “手机问题”先从教师入手[J]. 人民教育,2013,11:22-24。
  [2]沈倩榕.手機禁令从认同开始[J]. 人民教育,2013,12:44-45。
  [3]邢淑芬. 拒绝“被教育”[J]. 人民教育,2013,12:46-47。
  [4]姚计海.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制度的分析及思考[J]. 人民教育,2013,9:39-42。
其他文献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逐步增强创造意识。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
期刊
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期刊
【摘要】互动教学是指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产生教学共振,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学生对单调的教学方式厌烦情绪较大,在运动项目技能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授课模式非常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在体育教学中采
期刊
一、熟悉学生  熟悉学生,把握脉搏,这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所接触的学生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积极进取型。这类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求知欲强,既刻苦勤奋学文化,学专业技能,又谦虚谨慎,守纪律,讲文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不稳定型。这类学生主观上要求进步,对学习有兴趣,可心理调节功能欠强,意志薄弱,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三是得过且过型。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无远大志向,也缺乏拼搏精神,学习不
期刊
点钞是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也是从事财会、金融、商品经营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在当今机器点钞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点钞的情况下,它仍是银行、出纳人员和收银员的大量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手工点钞的速度、准确率是评价其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学好点钞技术十分重要,应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我在近四年的点钞课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收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对于人生定性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由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他们寄予厚望。新的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艰巨,更加具体。  【关键词】关键词;中学教育;班主任;工作  中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
期刊
美术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当前,我们的幼教同行已经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
期刊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考纲》都非常强调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