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探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建筑工程钢结构稳定性设计,总结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原则和方法,从结构荷载、防火性能、抗腐蚀性能、节点构件四个方面分析优化稳定性建议,提高钢结构整体质量,为旨在为今后建筑工程钢结构的应用积累经验。
  【关键词】 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稳定性;极限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52
  现阶段钢结构设计作为行业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务必要在设计中加强结构稳定性。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实践,钢结构不仅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回收率,工期也比较短,但设计环节若不能准确联系实际,明确结构设计要点,便会影响到整体稳定性,限制钢结构优势的发挥。基于此,关于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稳定性的提升,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结构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某汽车企业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5661m2,包括主厂房车间、办公楼、公共站房、门卫室、材料储存仓库等,具体情况如表1。
  2、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2.1影响因素
  影响钢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结合案例工程分析总结为3点:(1)分支点。建筑工程荷载持续性增加,破坏了钢结构平衡性,致使结构稳定性出现变化,即结构平衡状态离临界点[1]。导致分支点失稳根本原因是结构设计问题,对于直杆轴心和平板受压面进行优化设计存在问题,致使局部失稳;(2)极限点。本次厂房预期工程项目选择偏心受压件材料是以钢材为主,极值点到达一定数值便会产生失稳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偏心受压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异形承载、非对称结构设计这两个环节,附属物质量大会导致设计内容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失稳;(3)跃越失稳。如果出现丧失平稳这一问题,稳定状态形式也会发生改变。尤其是分支点与极限点失稳发生之后,还会导致结构整体失稳。
  2.2稳定性设计原则
  (1)稳定性。遵循稳定性原则,需要在钢结构设计环节确保所有构件设计稳定性,优化结构整体设计成效。本次案例采用平面体系设计方法,前期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钢结构设计和图纸统一;(2)一致性。遵循一致性原则需要保证稳定性,设计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构高度一致,通过框架稳定计算这一方法获得准确的参数值,尤其是中柱计算长度系数,有利于强化最终计算结果精准性;(3)协调性。遵循协调性原则需要充分融合稳定性设计细节、计算两个流程,确保最终计算結果完全一致,并且符合钢结构稳定性设计规范。
  2.3稳定性设计方法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动力法、欧拉法。(1)动力法.处于平衡状态,若钢结构体系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即便影响不是非常明显,也会导致钢结构发生震动。应用动力法是以动力学基础知识为前提展开稳定性分析,一旦钢结构受到干扰发生位移,便可以以此来明确稳定性临界荷载值[2]。若施加外力荷载小于钢结构稳定极限值,便可以确定钢结构变形位移加速度方、变形方向两者相反,将位移加速度和变形直接抵消,若撤销外力此时外力荷载同时消失,并且终止运动;反之,若外力施加荷载大于钢结构稳定极限值,钢结构位移加速度、变形方向相同,此时撤销外力运动不会终止,钢结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动力法分析得出大概振动频率,当振动频率为0。此时便可以计算钢结构临界荷载;(2)欧拉法。利用欧拉法能够直接得到极限荷载,在钢结构内有平衡分岔点存在,其中涉及到微小变形结构、原结构。采用欧拉法直接分析微小变形条件下钢结构受力,通过平衡方程计算得到分岔曲荷载值。尽管欧拉法无法直接判定钢结构稳定性,然而却可以基于外力荷载条件下确定钢结构平衡路径连接点临界荷载值。
  3、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关键点
  3.1优化结构荷载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结构对称性、贯通性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设计环节可能出现的扭转问题,使钢结构更加连贯且稳固。一般钢结构设计采用L型、T型,外围结构需要及时加固,提高抗扭曲变形性能,也有利于加强钢结构整体质量[3]。与此同时,本次汽车企业厂房设计为了避免稳定性问题,并且提高设计效率,设计人员分别立足于结构中心、刚度、几何图形等层面展开综合分析,明确钢结构种类,促使结构更加稳定。设计扭转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考虑了水平承载力,总结钢结构强度、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一一提出完善对策。
  3.2优化防火性能
  本次厂房一期项目的设计阶段,根据防火设计规范,耐火材料与防火涂料选择,要求重点关注厚度、粘结性,不仅要保证实际厚度,粘结性还要超过0.05MPa,外包防火材料主要选择硬质防火性板材。与此同时,选择钢材时工作人员重点检查了钢材耐火性,避免发生火灾直接影响到材料的耐用性与性能。
  3.3加强抗腐蚀性能
  为了加强钢结构稳定性,抗腐蚀性能也是设计阶段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旦钢结构被腐蚀,会直接影响到结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设计阶段主要从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这两个方面进行,按照厂房车间环境、钢结构设计规定制定防腐设计方案,以免腐蚀会影响到钢材结构后期。
  3.4优化节点与构件设计
  钢结构构造稳定性设计必须要重视连接承载力,如果连接损坏很有可能会导致钢结构质量问题。对于节点和构件的设计,首先要立足于梁端进行优化设计,遵循“强节点弱构件”这一原则调节内力。其次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工艺优化结构构造,例如光束端部释放,通过框架构件,如果发生塑性构造破损变形可以直接发现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是建筑工程领域比较常用的形式之一,凭借该结构形式的优势得到从业者青睐。为了保证钢结构稳定性,设计阶段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完善设计方案,从钢结构性能、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钢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吉红.施工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中外建筑,2020(12):188-190.
  [2]古丹丹.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26.
  [3]李岳梅.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结构设计的重要作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48.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国民对居住环境以及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住宅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建筑类型。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电气的设计。因此,在进行装配式住宅建设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明确装配式住宅的实际用电需求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气方案。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科学合理,还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始终秉持整体性、诚
【摘要】现阶段,为了加强建筑设计水平,设计人员要提高对于建筑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能力,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总结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探索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实践设计对策,希望分析能加强建筑设计研究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建筑设计实践水平。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设计;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46  建筑设计过程,有效的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摘要】BIM技术是建立在3D基础上的数字模型,通过将建设项目信息加以改进实现技术支撑,属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并让内部工作结构得以优化,提升施工的安全保障。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和BIM技术为主线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59  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形式上与传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土地,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常态下对土地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土地管理中,准确把控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的数量、分布,建立科学的土地管
【摘要】裝配式结构是建筑构件进行设计后实行模块化划分,在工厂中提前进行机械化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的模式。传统的现浇结构由于效率低,不环保,不符合当前建筑工业化生产的特点,装配式建筑逐渐凸顯其优势,文章将装配式结构设计与BIM三维正向设计相结合,介绍其概念、优势和方法,并与传统装配式结构设计及BIM“逆向设计”进行比较,为BIM三维正向设计的应用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三维正向设计;装配式
【摘要】电气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电气设计,保障电气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有效应用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建筑电气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主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设计  【DOI】10.12334/j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的出现,直接性的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公司的各项任务中,施工管理是最重要的。特别最近两年,施工中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进一步点明了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要性。施工管理模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我国施工管理体系的发展,分析了如何改进施工管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BIM技术等现代建筑业技术获得发展和应用,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应用。相应地,如何将BIM技术应
【摘要】随着近年来建筑施工的广泛实施,其中涉及的项目管理变得愈发严格,而以往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适于当下的管理情况。因此开展相应的创新及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为建筑工程科学高效地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本文就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创新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77  1、房屋
【摘要】伴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地逐渐提升,此时EPC总承包模式业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建设方式。不过,现如今在进行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隐患问题,此时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举措予以处理。对此,本文将以茅岩河旅游区提质升级项目为例,基于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PC总承包;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DOI】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