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融危机下,低迷的市场行情,企业资金压力不堪重压,放大了企业存货和资金管理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其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新形势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2-0164-01
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众所周知,企业处于变幻莫测的市场当中,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失误,或是在市场环境变化时没有做出合理的应对,使企业处于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各项费用的窘境,最后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或被竞争对手兼并而退出市场。
1 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层层控股多次运用同样资本取得不同的贷款,对其控制资产生或有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财务风险。我国部分企业财务机构中间层设置过多且程序僵化,有些企业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管理方法,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对财务风险疏于防范,放大了财务风险。
4)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筹资风险增大。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大,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信誉、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才能获得资金,但国内诸多产品的投资报酬率下降、投入资金回收期增长,这样就增大了企业的筹资风险。
5)外汇风险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出口企业在享受更多国家的最惠国待遇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加复杂的不利因素。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更多币种、更大量的外汇结算业务,这样就会增加外汇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同时,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正在进入,我国企业有了更多的筹资方式和渠道,这无疑会加强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也会进一步增加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时时面临财务风险的威胁,如何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会计行为规范化,保证信息质量——对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与约束可以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合理,进而保证对内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
堵塞管理漏洞,保证财产安全——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充分、合理利用是企业获得高收益的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上漏洞的出现,从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保证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高效的运作、高效的生产、高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各个管理环节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保证企业高收益。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在这次危机来袭时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很多企业然按照国家的法律规章建立了自己的内控制度,但其监督约束职能和对于风险的防范作用却并没有真正发挥到位,面对风险缺少完善的控制机制。导致其职能不能发挥作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和风险理念层面上:
1)在认识层面上,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多为国家政策导向的硬性规定,在实践中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应用,更不用说对于深层次的风险防范,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对与专门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流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实施,作用无从谈起。
2)在操作层面上,很多企业建立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更多的是照猫画虎,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差,再加上缺少专业人才储备,对于风险的防范大多是依靠自身的经验,没有一套可以量化、可靠的衡量工具和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有效的风险防范。
3)在风险理念上的不足,很多企业缺少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认识不到内控系统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甚至认识不到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重要,只关注微观层面上的风险即某一个项目的风险,而忽略了宏观层面上的风险即企业整体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这样导致在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中根本没有风险防范意识,进而体现为在实际工作中的不重视。
4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注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覆盖企业生产、销售、核算等各个环节的内控制度体系,找到自身管理的关键点,尤其是风险高发的关键点,从制度上做到全面、合理、科学的管理。
2)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加强内控制度执行的全员意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涵盖企业管理的额方方面面,每个部门都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时加强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要将风险的防范提高到整个企业的层面上。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时调整资产结构,降低和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要合理确定举债资金与自有资金、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使其处于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完善整个约束监督的组织架构,对内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其地位,强化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外积极寻找外部独立监督机构的帮助,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4)加强风险教育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关键部门、关键人员应当组织培训和学习,树立风险防范控制的强意识。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给风险因素滋生、蔓延的土壤。
5)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努力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关键词 新形势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2-0164-01
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众所周知,企业处于变幻莫测的市场当中,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失误,或是在市场环境变化时没有做出合理的应对,使企业处于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各项费用的窘境,最后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或被竞争对手兼并而退出市场。
1 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层层控股多次运用同样资本取得不同的贷款,对其控制资产生或有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财务风险。我国部分企业财务机构中间层设置过多且程序僵化,有些企业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管理方法,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对财务风险疏于防范,放大了财务风险。
4)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筹资风险增大。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大,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信誉、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才能获得资金,但国内诸多产品的投资报酬率下降、投入资金回收期增长,这样就增大了企业的筹资风险。
5)外汇风险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出口企业在享受更多国家的最惠国待遇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加复杂的不利因素。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更多币种、更大量的外汇结算业务,这样就会增加外汇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同时,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正在进入,我国企业有了更多的筹资方式和渠道,这无疑会加强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也会进一步增加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时时面临财务风险的威胁,如何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会计行为规范化,保证信息质量——对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与约束可以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合理,进而保证对内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
堵塞管理漏洞,保证财产安全——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充分、合理利用是企业获得高收益的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上漏洞的出现,从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保证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高效的运作、高效的生产、高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各个管理环节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保证企业高收益。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在这次危机来袭时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很多企业然按照国家的法律规章建立了自己的内控制度,但其监督约束职能和对于风险的防范作用却并没有真正发挥到位,面对风险缺少完善的控制机制。导致其职能不能发挥作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和风险理念层面上:
1)在认识层面上,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多为国家政策导向的硬性规定,在实践中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应用,更不用说对于深层次的风险防范,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对与专门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流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实施,作用无从谈起。
2)在操作层面上,很多企业建立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更多的是照猫画虎,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差,再加上缺少专业人才储备,对于风险的防范大多是依靠自身的经验,没有一套可以量化、可靠的衡量工具和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有效的风险防范。
3)在风险理念上的不足,很多企业缺少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认识不到内控系统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甚至认识不到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重要,只关注微观层面上的风险即某一个项目的风险,而忽略了宏观层面上的风险即企业整体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这样导致在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中根本没有风险防范意识,进而体现为在实际工作中的不重视。
4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注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覆盖企业生产、销售、核算等各个环节的内控制度体系,找到自身管理的关键点,尤其是风险高发的关键点,从制度上做到全面、合理、科学的管理。
2)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加强内控制度执行的全员意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涵盖企业管理的额方方面面,每个部门都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时加强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要将风险的防范提高到整个企业的层面上。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时调整资产结构,降低和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要合理确定举债资金与自有资金、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使其处于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完善整个约束监督的组织架构,对内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其地位,强化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外积极寻找外部独立监督机构的帮助,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4)加强风险教育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关键部门、关键人员应当组织培训和学习,树立风险防范控制的强意识。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给风险因素滋生、蔓延的土壤。
5)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努力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