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唱与表演是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二者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地展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视角,从表演视角出发,就如何有效地应用戏曲表演技巧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表演能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教学 戏曲表演技巧 应用
  国内的民族声乐文化艺术历经不同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形式日趋多样。而戏曲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之间没有界限,如果可以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应用戏曲表演领域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那么对提升他们的声乐表演能力会有积极影响。
  一、巧借发音技巧,夯实发音基础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中大都以地方方言为主。鉴于我国民族众多,许多地区的方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他们在吐字方面的功底比较薄弱,如许多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常常出现咬字不准、讲话不清、平舌与卷舌分不清以及发音不准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发音基础功底不足造成的。戏曲艺术对发音具有极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演唱者在开口的时候要增强吐字的清晰性、准确性和流畅性,力求做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这是戏曲演唱者提升自己演唱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戏曲演唱艺术中的发音技巧,以此夯实学生演唱声乐作品的发音基础,这对提升他们的演唱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戏曲的过程中,可以要求他们对演唱的每一个字进行控制,确保将发音的位置控制在高位。这种演唱方式区别于美声演唱中侧重后位发音的位置。这主要是由于后者的声音更强调浑厚有力。戏曲作品大多数来源于民间现实生活,相应的戏曲词语以普通话为主,声音绵长悠远,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作品之前要深入解读演唱的作品,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地引入自身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与情感,这种演唱操作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戏曲发音的一些技巧,多进行发音训练,并在实践中逐步改善自身的发音技巧与方法,确保可以做到在发音中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戏曲,以此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并引导他们通过戏曲训练逐步掌握必要的发音技巧,逐步提升他们的发音能力。
  二、巧借气息技巧,丰富学生演唱技巧
  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气息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其控制有效性体现在对演唱者的演唱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气息技巧的灵活运用。在實际的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做到气沉丹田,确保演唱中气息的稳定性与浑厚性,力求做到声音清晰的同时铿锵有力,这样才能真正地使演唱的声音具有穿透性,才能更容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而在戏曲表演中,气息控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所以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戏曲表演中的一些技巧来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
  例如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地方性特色的戏曲曲目,引导学生在演唱这些戏曲作品时掌握气息的转换,提升气息控制能力。如此,学生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便可顺利地完成唱腔的转换,确保整首民族声乐作品平稳地唱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地区的戏曲曲目进行训练,以此提升学生气息的控制能力,并丰富他们的戏曲文化以及文化等相关知识。
  三、巧借舞台技巧,提升舞台演唱效果
  在民族声乐舞台演唱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演唱的必要技巧与方法,还要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舞台表演习惯,如使肢体动作和演唱协调起来,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
  在指导学生学习舞台表演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戏曲表演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学习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理解其中身法、步法等基本技巧。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戏曲表演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可以逐步使学生体会到肢体表演与演唱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逐步提升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最终克服舞台演唱中的恐惧感,逐步提升他们的舞台表演效果。
  总之,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发音技巧、气息技巧和表演技巧等众多内容,这对夯实学生的发音基础,丰富学生演唱技巧以及提升舞台演唱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开展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将戏曲表演技巧应用于学生的日常教学训练中,力求有效利用戏曲表演技巧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云露.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8(02).
  [2]吕智超.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9(13).
  (作者简介:刘佳嘉,女,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民族唱法>)(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钢琴是一门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的表演艺术学科,演奏者通过演奏来传达艺术情感,诠释艺术作品的内涵。普通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演出机会较少,只有偶尔的音乐会或者是期末考才有机会登台演奏,所以演奏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实践能力普遍不是很乐观。本文以舞台实践和钢琴学习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究舞台实践能力对钢琴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钢琴专业 舞台实践 重要性  钢琴演奏中很多演奏者一上舞台便无法正常发挥
摘要:中国古典舞继承并保留了传统武术和戏剧表演技巧,同时融入了西方舞蹈的精髓。所以,古典舞无论从造型还是动作上都给人博采众长的感觉,同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技术格局表现性,通过训练让学习者达到得心应手甚至创新的程度,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技术技巧 训练 应用方法  古典舞以跳跃、旋转、翻身为主,古典舞技术技巧是古典舞的特殊表
摘要:美术教学中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展开想象,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会观察,会思考,大胆想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和表现机会。美术教学要重视团队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敢于自我评价,乐于参与评价,进而学会评价。  关键词:团队 评价 精彩 呈现  学生在彻底放松的心理状态下容易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使学生产生
摘要:我国老年大学主要面向的招生对象为50到80岁的公民。其中,大部分学员是来自国企、事业单位等的退休职工。当他们的重心从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后,容易产生失落、焦躁等情绪。对老年人来说,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比物质上的享受更为重要。笔者自2018年担任昆明老年大学声乐教师以来,获得了不少教学上的粗知拙见,将在本文中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老年大学 声乐教学 多种唱法结合  一、发声方法教学  (一)气息
摘要:随着人们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及学前儿童教育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学前儿童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绘画在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是儿童艺术发展的摇篮,所以儿童绘画的素材和灵感大都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有利于激发学前儿童的创作兴趣,培养儿童的绘画激情有助于学前儿童自我表达,体验满足感与成就感。  关键词:回归生活 学前儿童 绘画教育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
摘要: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应对事物的造型塑造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新鲜事物来设计和构思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配合。  关键词:舞台人物造型 意象造型 造型设计教学  舞台人物造型设计的含义是通过观察和揣摩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特征,利用化妆、服装、配饰等造型的手段,依靠舞台剧表演者扮演角色的方式呈现出来。人物造型设计包括服装造型设计和化妆造型设计,不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缺乏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意识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渗透也相对较低,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探索学生终身
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心理素养的养成与独立人格的构建中,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深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学生们完善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