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应对农业旱灾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农业旱灾,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经济平稳运行,我们提出以自主抗旱减灾科技创新为主、技术集成与功能提升为辅的总体思路,生物抗灾、结构避灾、技术减灾和制度救灾的科学应对旱灾的实施策略,争取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1 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农业旱灾成因、变化规律及旱灾评价研究,明确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内不同等级农业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年际变化趋势。
  
  目前,我们还不能有效地利用气象、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作物布局等资料,尚不能通过气候因子与地形、土壤和作物之间的互动机理来预报和预测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规律与趋势,致使人类不能主动地应对农业旱灾的发生与发展。以后,我们应基于现代观测手段的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灾害资料,开展农业旱灾发生范围、强度、时间、历时等的动态监测,对干旱过程中主要作物农业旱灾发生发展的轨迹和造成的灾损进行定量描述,为认清旱灾发生规律,掌握旱灾状况提供科技支撑。
  
  2 应用现代生态科学的理念,积极开展农业抗旱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建立不同区域适水性和节水型抗旱避灾耕作制度和应急减灾模式。
  
  鉴于作物抗旱机制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目前还没有做到有明确目标的抗旱品种选育与有效的适水种植。我们宜以作物整体抗旱和高效利用雨水抗旱为切入点,进行抗旱丰产生态适应性策略研究,筛选抗旱性强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耐旱性作物品种,建立生物抗旱技术体系;开发田间有效集蓄雨水和高效保存土壤水的关键技术,建立抗旱减灾集雨保墒一体化技术:依据不同作物需耗水规律和抗旱高效用水特性,研究应变型的高效用水农业栽培技术,调整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建立我国不同干旱区域适水性和节水型抗旱避灾耕作制度和应急减灾模式,为区域抗旱减灾决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
  
  3 通过技术、管理、运行等技术的高度集成,积极应用防渗漏和现代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
  
  目前,30%以上的供水在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浪费,我们应研究以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为主的旱区节水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和设备,提出以减少灌区输水损失为主的农业工程节水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及节水工程老化机理、健康诊断与修复技术;并通过非常规水开发和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区域农业缺水问题。通过技术、管理、运行等技术的高度集成,建立先进、实用的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为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和区域农业用水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4 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与目前实施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相结合,开展区域性农业抗旱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
  
  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由于面临土面蒸发强烈、耕地质量退化、现有技术抵御旱灾成本较高、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失衡以及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目前应集成地面覆盖、微地形集水、测土施肥、少免耕、化学调控和农机具抗旱节水技术,构建以水土资源保育与持续利用的抗旱节本技术体系,建立农业抗旱减灾技术网络平台,进行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普及。
  
  5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建立干旱监测、预报与警报系统,积极开展旱情监测预测工作,加强干旱预报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健康数据可以为人们所获取,由于这些数据具有复杂性、难以预测性等特征,仅通过对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研究难以揭示复杂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行为。建议成立国家农业生态与环境立体监测一数据集成一系统模拟三位一体的监测与评估中心,发展及部署分布式智能传感器网络系统和有效且适用性强的数学分析工具,构建国家一区域一县级农业旱灾风险决策系统,提出不同级别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应急方案,为减轻我国农业旱灾影响,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我省市场疫软。1至9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5.4亿元,扣除零售畅价上升因素,实际下降6%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增长31.1%的水平,消费品销售全面下降,在检查的33种主要消
采用从胶乳中分离、筛选出来的菌种凝固天然胶乳,制备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R-m)。研究了NR-m的理化性能、热氧降解性能、硫化特性和硫化胶力学性能,并与酸凝固天然橡胶(NR-a)进行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测定了热激发煤矸石在不同激发、溶出条件下活性组分(活性SiO2和活性Al2O3)溶出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碱性环境中,热激发煤矸石中的活性组分溶出
Perelman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新修辞学家之一,其对话语的理解因渗透着论辩因子而必然具有独特性。Perelman以论辩为核心,从论辩情境与论辩意义、论辩受众与论辩前提、论辩取效
《江西政报》是省政府传达政令,指导工作,集政治性、信息性、资料性为一体的重要刊物。自去年改版后,我们抚州地区行署和各县(市)政府十分重视做好发行和利用政报的工作,切实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凝胶状新材料.专家希望它能代替塑料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10日在京发布《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为我国描绘了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的路线图。该路线图认为,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渐变和突变两种事物发展的形式。“渐变”又分为量的渐变和质的渐变。量的渐变是指量的增加或减少;质的渐变是指旧质的逐渐衰减和新质的逐渐积累。突变则是质变的另一种形式,是不经过任何过渡阶段从一种质态到另一质态的飞跃。  渐变有其优点,可被广泛用于各种材料中。在异物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人工制造的梯度功能渐变材料的空间的某个方向上发生连续渐变或阶梯渐变,从而使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也呈连续渐
研究了Y2O3、Sm2O3对氧化铝瓷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2O3、Sm2O3在氧化铝瓷的烧结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氧化铝瓷的烧成温度,抑制晶粒生长,使晶粒
如果天堂里没有烛光,我们是否能够点亮泣血为远去的亲人驱走黑暗?如果天堂里没有阳光,我们是否愿意燃烧自己为曾经的同胞献出温暖?举国哀悼,除了痛彻心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