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再次升高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2例(25眼)曾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再次升高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术.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d眼压(8.08±1.85) mmHg(1 mmHg=0.133 kPa),眼压显著低于术前的(31.92±6.74) mmHg,有3眼出现低眼压、浅前房,经治疗后恢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1.68 ±3.47)、(17.88 ±3.41)、(19.12 ±2.62)、(20.32 ±3.16)、(19.16±1.3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随访结束,10眼视力提高,另15眼视力维持不变.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滤过泡渗漏、结膜漏水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再次手术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眼压,保留功能型滤过泡,且并发症少,治疗复发性青光眼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69例(69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分别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同时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治疗,并且对患者有针对性的术前宣教、细致的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并进行随访.结果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前房角挫伤性26眼,晶状体相关型31眼,眼内积血型8眼,粘连增生型
期刊
@@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26例(136眼)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乳化54例(58眼)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72例(78眼),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结果 超声乳化组和手法碎核组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有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超声乳化组角膜水
期刊
@@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例(240眼)白内障施行手法小切口摘出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中、术后并发症均较以前术式减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较快,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投入少,费用低,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复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