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巴黎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巴黎的初见是在两年前,那时我已初三毕业,即将投入紧张的高中生活,因而这段旅程颇有些“在最美的时光遇上你”的浪漫。
  怀想巴黎,她高傲而宽容。
  记忆定格在巴黎荣军院边的芳草地上。两个巴黎男子正在悠闲地打着羽毛球,见我走过,其中一个突然停下了动作,挥挥手对我道了声“Bonjour”(法语“你好”的意思)。我愣了一下,随即对上他含笑的眼眸,也用法语向他问好。回去的路上,我思考许久,终于弄明白大家所说的法国人的骄傲了:他们认定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说着最美丽的语言,因此,在与外国人打招呼时也骄傲地说着自己的语言。这份骄傲,这份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让我这个在街上遇到外国人就“Hello”的人甚是羞愧。
  说到了法国人的高傲,那就不得不提法国人的宽容了。高傲是宽容的资本。漫步左岸,透过花神咖啡馆明亮的玻璃,似乎能听到萨特与波伏娃在热烈地讨论着“存在主文”;普库普咖啡馆里,伏尔泰、狄德罗、达朗贝尔正在用思想的微光点亮世界;丁香园咖啡馆那拔剑怒吼的奈伊元帅像后,列宁在悠闲地下着棋……曾经有人说,艺术家在欧洲除了巴黎,找不到第二个家,巴黎就像闪耀的阿肯宝钻一样,吸引着各国的人们。在这里,激烈碰撞出的火花跳起优美的华尔兹,欢畅着融为一体,汇入巴黎兼容的洪流中。
  怀想巴黎,她悠闲而努力。
  手持一杯咖啡,面对一本手稿或旧书,巴黎人能为之沉思一整天。晚餐七八点钟吃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们吃得极慢,手中的刀叉悠闲地来回。若是在家中,这个时间,我一定在赶着作业,母亲在忙碌着家务,父亲则在为生意上的事情频繁地接打着电话,我们都生怕慢下来误了大事。什么时候,我们的灵魂也可以诗意地柄居,闭上眼想象雎鸠黄鸟、蒹葭白露,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过自己的生活?
  悠闲不代表懒惰。巴黎新城区的摩天大楼不比北京少,生活节奏也如香港般都市化:你能看到高层写字楼里忙碌的身影,金发碧眼的美女步履匆匆地走出迪奥专卖店,不用担心高跟鞋的声音惊醒整个中世纪。头上轰鸣的飞机掠过,载着前来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的各国首脑……而且,令人敬佩的是,这个繁华之都,在努力发展现代化的同时,也把对历史遗迹的维护做到了极致,她将发展与传承优雅地平衡。拂去现代化的尘埃,巴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扇窗户,都有自己的故事,像晶莹的琥珀,因年代的久远而更加深不可测而又熠熠闪光。
  这就是巴黎的格调。
  海明威曾说,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无论你去哪儿,她都将与你同行,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对我来说,此言不虚!
  佳作点评
  作者“怀想巴黎”,却没有写巴黎的风景名胜,而是将笔墨放在了人身上。“怀想巴黎,她高傲而宽容。”“怀想巴黎,她悠闲而努力。”高傲与宽容、悠闲与努力,看似对立的两组词却在巴黎身上得到完美的融合,将巴黎的精神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花神咖啡馆”“普库普咖啡馆”等里面的历史名人的展示反映出作者对巴黎的了解,也可看出作者的文学积淀。
  (王凤)
其他文献
小明成绩优异,在班上名列前茅。  曾老师是他的班主任。  第一天,小明课余时间去操场打球,回来时被老师逮个正着。  “怎么只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  “没。”小明低着头,十分惭愧。  “没有还不快去,好好做,明天我看你表现。”  第二天,小明按时完成了作业。  “作业做完了吗?”  “嗯。”  “做完就检查一下,别整天吊儿郎当,明天我看你表现。”  第三天,小明按时完成了作业,当然,也检查了。 
时光荏苒,有这样一个人犹如海中的灯塔,为我指明航行的方向;又好似黑暗中的亮光,让我即便遍体鳞伤也依然能重拾起对未来的希望。这个人便是你,始终支持着我,给予我满满的正能量。  依稀记得在你的第一节课上,从你那平易近人的笑颜中,我看到的是对莘莘学子的希冀,你的眼睛里散发着温柔和善解人意,声音婉转动听,黑板上的板书整齐有序。不得不承认,从那时起,我就对你充满了好感,对印象中枯燥的政治课也产生了兴趣,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