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土壤,我们究竟种什么
  爱是理想课堂的道德基础。
  爱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正向传递反馈的过程。而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感应,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老师是在乎我的”,这是所有理想课堂的共性。
  课堂作为中国教育内涵改革的土壤,背后的课程文化体系支撑自不必言,但其人性基点和课程核心内容应当是——爱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上,种下什么,你就将收获什么,种下爱,就会收获整个教育的春天。当下推动的课改,只是“松土”的工作,关键是“松土”之后,要种下什么,这个似乎更加重要。
  教育的智慧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所以,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教育的过程与目的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
  孩子的三大需要
  我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心中的眼迷与心困,一旦解开,就可以豁然开朗,脚下都是路。孩子为什么会染上网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心灵的三大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只好依赖虚拟空间的赐予,以实现内在的平衡。换言之,要解决网瘾的问题,并非去痛骂网络游戏设计者和管理者,而是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我们是否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心灵的温度,成就感,赞美。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他们,那么我的建议是不如让他在虚拟的空间里找到自我,以便内在失衡,得不偿失。
  教师和家长身上百药齐全,我从来就没有一吃就灵的“教育之药”,我的工作只是去激发、调动他们内在的能量,依靠他们自身无限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突破发展。那么,我想说的是,教师和家长是否也需要调动孩子内在的力量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控制或者“好为人师”?
其他文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生存、繁衍、发展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智慧,也是一个民族在未来岁月中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忽视了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他们就会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教育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把握心理脉搏,明晰工作思路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在发展中
毒品滥用在国际和国内都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毒品滥用对毒品依赖者认知加工的影响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药物成瘾领域的诱因-易感化理论和双加工模型,药物相关线索和
本研究围绕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问题,旨在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相关利益方对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为此目标本研究者回顾国内外早期外语教育的相关研究、访谈
公路的施工质量对于行车的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压实度是重要的基础指标,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基本环节,所以要保证压实度符合规范的标准要求。在压实施工作业
目的探讨胸腺肽辅助治疗对秋季腹泻患儿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辅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