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小住

来源 :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h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对泳池、户外酒吧、小型高尔夫球练习场、热带林木……我在高空步道上俯览这一切精心设计的景观时,恍惚间有种置身新加坡之感。
  “三期的中央大楼上还会有一个空中无边泳池”,没错,接待员的说辞又让我联想到金沙饭店,且余音未了——“您将在自家阳台上观赏银滩和红树林两处北海独一无二的天然景观”。
  不是来过几天慢生活的么,怎么被房产中介带来看房了?还没来得及细究缘由,有关“海景房”的种种幻想便从脑海溢出,遂即形成一个巨大漩涡,将自己卷了进去。
  我尚且在欲念的混沌中,坚守住一丝清醒,问了句,“这附近,吃喝方便吗?”
  百年老街西洋建筑与老广风味
  老街由北海市中山路及珠海路组成,游客通常会聚集在珠海路。这条长约1.4公里的历史街道浓缩了该区域内建筑风格的精华,人们一边于中西交融的建筑结构、装饰艺术间漫步,一边打眼身旁鳞次栉比的商铺。
  但我更喜欢在与之平行的中山路逡巡,没有了前者的热闹、商业和数不尽的广告牌,中山路上可见老北海人的悠哉日常。
  仅一条街就有数家烧腊店,卖叉烧、烧鹅、白切鸡这类广东茶餐厅中常见的便餐,但是它们又不以茶餐厅自居,通常直白地叫作“某某烧鹅”或“某某鸡饭”,你一眼便知其中主打的烧腊是哪一款。
  比如一家叫“老城鸡饭”的店里会提供鸡油饭。往饭里淋上渍了小米辣的酱油,就着蒜蓉辣椒,在鸡肉吃完的情况下,还想再添一碗饭。
  街道两侧,在那些遮风避阳的骑楼廊道下,我路过许多奇妙的事物。
  一家小铺子只卖一种水果——菠萝蜜,又被称为木菠萝——临近的涠洲岛特产这种脆嫩而甜蜜的水果,因此在北海尤为常见。满香记糕点店坐落在一处安静的街角,这里的肉松包是一种内夹特制甜沙司的古早口味,是我加拿大读书时,在一家广东移民开的面包房里常买的一款,回国便再难得见。另外,这里的菠萝包1.5元1个。
  周边的孩童放学后,陆续跑来喝糖水。芳华糖水铺是最为醒目的一家,它颇为混搭,店内有一个窗口在卖烧腊饭,隔壁是一家炸串店。似乎可以搭出一份集齐前菜、主食、甜品的套餐。
  当然,珠海路才是糖水店的一级战区,若说“十步一个糖水铺”毫不夸张。除了传统的广式糖水,这里多了当地特色的数十种水果冰沙,还有椰子冻和来自海南的清补凉。
  北海曾由广东管辖,1965年后,由广东省划归广西。或许在饮食上,它不及广西其它城市的地域标志明显,如桂林有桂林米粉、柳州有螺狮粉等。北海人在餐饮习惯上,保留下许多广东特色,如丰富的广式早茶、种类繁多的糖水,清淡却味鲜的海鲜粉、猪脚粉。
  朋友中有爱吃龟苓膏的,在此享了口福。龟苓膏原产地即广西梧州市,在一家叫“梧州双钱龟苓膏”的店,我们看着菜单挑花了眼,要蜂蜜味还是椰奶味,要不要加上水果和红豆?还是挑战一下原味?先苦后甜倒也不错。
  某一次,当我们糖水喝足走出铺子,有人将传单塞到我们手上。“打算买房吗?考虑一下老街附近的房子?”
  呵,原来看房之旅是这么开始的。
  侨港打开一扇热带窗户
  我朋友中一定有人看着像随手能购下一套房的富婆,必然不是我——我看上去只能是会对美墅“windowshopping”(“橱窗购物”)的人,只看不买。但当对方提及侨港某处楼市售价时,自己还是暗暗算了算,撇去公积金,要还多久的贷能将之拿下。
  诱惑无他,仅一点,侨港“太好吃”了,且还是我酷爱的越南菜。
  因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印支难民潮”中,有大批越南归侨难民在此处被收容、安置下来,侨港一带便成为了越南文化活跃的社区。最为标志性的,是众多越南餐馆。
  我们常去一家叫“越手势”的店。这里的柠檬鱼和奶油法棍风味独特。将一整条海鲈鱼以油炸,浸入融合了柠檬、香茅等热带香料的酱汁,酸甜过瘾。最后再用法棍将金黄色酱汁沾得一滴不剩,可谓法式吃法。
  越手势的店铺在一众越式餐馆中显得有点简陋,我却偏爱坐在它开放式的露台餐桌上吃飯。风从栅栏灌入,阳光倾泻进来,或是在某场阵雨时,喝一杯越南滴漏,临街听风观雨,仿佛就置身那个潮湿炎热的国度。
  喜欢环境更雅致些的,可去不远的另一家“河内街”。这里的越南河粉便宜又出色,清冽汤头中蕴含的浓郁是由牛骨、香茅、甘蔗等精心熬制而成。越南手工春卷和香芒大虾米卷也同样地道。
  窗边的位置很抢手。窗子可以拉开,打通室内外。墨绿色的窗框上特意装了店主由越南带回的复古锁,可见经营上的用心。而沿着这扇窗所延伸出的画面,是陈英雄《青木瓜之味》里的某帧镜头、杜拉斯《情人》中的一抹温柔。
  侨港不只属于白天,这里越夜越喧闹。爆炒海鲜、锡纸烧烤外加糖水,足以承包食客虚位以待的胃。过了12点,整条街依旧人头攒动,糖水档的年轻情侣们拍拖到深夜。
  从北海回来,手机上冒出一条信息:“您考虑得如何?海景房买一套少一套哦。或者您有什么别的需求?”
  贩卖海滨城市的房子就如同贩卖一种美好愿景,没有严冬、花开潮涨。与其说向往海,不如说被某种生活方式所吸引。慢节奏的步调、温和的人情、可口的饮食……当尝遍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味后,原谅我在大都市的滚滚车尘中想入非非——嗯,是该去那买套房了。
  海景房偏安一隅,交通不便,周边没什么吃的。还是老街或侨港适合我。
  等等,自己当初不就只是去小住了几天么!
其他文献
上海的街头永远不乏衣着光鲜地俊男靓女,他们自信的步伐使城市街头更加呈显青春活力。这次我们要看到的将会是比较有特色的几款发型,之所以称之为有特色就是小编觉得是非常符合他们每位被访者的个性……
期刊
沙宣于2005年1月推出的春夏新款发型系列ICON THREE为沙宣创意50周年的庆典的三步曲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系列的灵感源于70年代至80年代的三个主流造型系列“灵感创意”、“经典活力”和“都市风格”。
期刊
地理位置:2004年9月1日,来自日本东京的Soleil(索莱由)沙龙在北京开业了。这家为向往高品质美丽的知名人士而开设的美容沙龙位于首都的繁华地段。
期刊
普通人如果不是具备特殊的才貌与幸运,成为明星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在新加坡,却有许多普通的女性如愿成为了平面模特、封面女郎,甚至明星。
期刊
11月底,由北京丝禅庭发型文化推广沙龙与深圳矣典专业美发沙龙共同主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关于理念与设计主题的研习会。
期刊
十余年前初到廣州,想象一个嗜甜的人掉进糖罐里的感觉,就是自由,食糖水自由。  食糖水,这个很广东的说法,像阳光透过榕树叶洒落一地的古早味,温暖甜美且滋润。而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甘蔗种植制糖地区,或许正是糖的富足催生出广东人对糖水的诸般想象力。  那时广州的糖水铺多以“两沙三糊”和四时糖水为主。绿豆沙、红豆沙、芝麻糊、花生糊和杏仁糊是糖水铺的老灵魂,讲究用心花时间慢火细熬,有它们就有了光阴流转的味道。
期刊
古法糖芋苗和桂花蜜汁藕、梅花糕、赤豆酒釀小圆子一同被誉为“南京四大人情味街头小食”,更荣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在以前的老南京城中,常见小贩挑着担走街穿巷叫卖于街头巷尾,每听到叫卖声,大人们便会拿个碗或小铝锅,馋嘴的小孩子跟着大人后面,看小贩娴熟地接锅(碗)、掀盖、取勺、下舀、入锅、接钱、找零,一丝不乱、一步不错,有时会看呆了。现在技术原因,芋苗可以常年提供,故一年四季都可享受到这香甜可口、酥
期刊
中国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中有一个重头戏,十二位聪俊灵秀的女子并称为“金陵十二钗”。其中各个角色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十二钗外形出众、个性鲜明,堪称“红学”经典。而《红楼梦》里不吝文墨大篇章的饮食描述也是让读者恋恋不忘的经典之一。南京朗昇希尔顿酒店以《红楼梦》中出现的糕点为灵感,创作出一套优美古风的下午茶。  豆腐皮包子  豆浆煮沸,待其冷却时捞起面上结的一层皮,再晾干
期刊
火锅店也有这么多种糖水?左庭右院鲜牛肉火锅着实让客人们惊叹了一把。从去年开始,全国近百家分店,家家有糖水,甚至有的火锅店旁还专门又开了一家糖水铺。先吃火锅,再吃糖水,左庭右院引导了一种新的用餐体验与生活方式。糖水,令火锅更精彩。  当餐饮业越来越发达,餐厅带给客人的用餐体验也变得越来越细化、具体。吃鲜牛肉火锅,不仅要吃出牛肉的鲜嫩和火锅的氛围感,美味的高潮后更要有个完美的尾声。吃完火锅,再有点甜而
期刊
糖水,嗜甜的广东人打小时候起的幸福记忆。这甜区别于淮扬菜和沪浙菜的整体口味偏甜。  大学时候,许久未回家,和舍友提起想念广东的糖水。我讶异于她们不知道啥是糖水,问我糖水就是简单的糖加水吗?糖水其实是广东各式各样甜品的统称,例如番薯糖水、芋头西米露、百合莲子鸡蛋糖、西米马蹄爽……在广东,糖水和老火靓汤平分秋色,统一老广天下的一甜一咸。为了让舍友品嘗到家乡的糖水,我偷偷在宿舍煲起了番薯糖水,和大家分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