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格教育灿然生辉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用生命塑造生命的情感过程,需要教师用自己全身心的爱去教育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形成学生个性的人格至关重要。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要对正在成长的学生个体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责任的心理品质、意志态度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理念、情感操守、精神灵魂等方面的优秀德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将知识习得、情感养成和人格锤炼有机协调起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人格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以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就初中语文学科进行人格教育的策略进行有益地探讨研究,以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仁产生共鸣,共同为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建言献策,广开言路。
  一、强化人格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1.时代的发展需要强化人格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逐步拉近国家和民族的距离,“地球村”正在逐步形成,这就给新时代的人类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人格发展注入了新鲜的主题和内容。学校教育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更加需要对学生的情感和品德进行培养锤炼。未来世界的高速度、高科技、高科学就是需要更多的人格健全的人才。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道德品质和精神价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来抓,以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2.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需要强化人格教育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培养要求。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力作,本身就是“文”与“道”的有机融合体。这些课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本性,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对学生高尚灵魂的塑造,唯此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自身的教育价值。
  3.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强化人格教育
  受国家计生政策和市场经济发放的影响,学生的家庭结构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不断增加,学生的人格缺陷日趋愈来愈发突出,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倾向成为孩子们的心理主流,不少学生身上集体观念弱、社会公道沦落也并不鲜见。这些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极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加之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关键节点,把握住这个关键的教育节点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学生高尚健康人格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受益终生,这也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举措
  1.挖掘教材人文价值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的好多篇目都是表现古代圣贤、名人志士的经典名作,文本记载的名家故事、名言警句等内容都饱含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相机教育因势利导,把文本内涵和人格教育有机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比如,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名家都是人格教育的经典范例,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像“投江而死表忠心”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迎着枪口大声呐喊”的闻一多等等都是高尚人格的典范,只要我们利用好教材的人文瑰宝,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促进他们提升道德素养、增进人文品味。
  2.关注教师生命成长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生命成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巨大,教师的许多喻称都是教师人格的最好礼赞。这些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影响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要永葆人格魅力,善待每一个学生,静待花开的声音,用自己的高尚大爱铸就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倾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用真爱温暖孩子们心灵的热度,带领孩子一起去做“精神生命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在关注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命意识引导影响学生,和学生共同成长,成就学生的健全人格。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最后一课》《藤野先生》都是描写老师的经典之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灵魂也会得到洗涤,同时在自身提升的同时,用韩麦尔先生和藤野先生的爱国和敬业教育学生,用他们都生命价值感召着学生的人格形成。
  3.加强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需要将文本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高度融合,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的情感和思维活性,让教师、学生、文本达到情感的统一,继而引起师生和文本的情感共鸣。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渗透,让浓郁的感情流淌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中。教师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拨动孩子的心灵琴弦,促进健康情感和人格的形成。比如教学八册下《岳阳楼记》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政治抱負和人生境遇,体会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主人公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激发学生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观念和济世情怀。
  4.营造和谐合作氛围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宽容学生出现的失误,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走下讲坛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赏识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真心与学生交流沟通,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心声。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初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会对分数过分敏感,学困生尤其忌讳别人提及自己的考试成绩,这在语文课堂上也会有所表现,处理不好会强化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甚至导致学生人格畸形。
  总之,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立足生命意识的一种互动过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正确审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关注教师生命成长,加强情感渗透,营造和谐合作氛围,用多元的实施策略强化人格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人格品德,让自己的生命之灯灿然生辉。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几年来,初中作文的考查形式越来越新颖。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关键词、文章的出发点和构思以及抓住材料中心思想,认真分析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地从材料整体出发,研究出材料的深刻内涵,拟定出切合材料中心的题目,本文对如何将题目与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提出了以下观点。  【关键词】  审题 立意 材料 内涵  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
期刊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音、形、义,象形字形象生动,形声字组合神奇,会意字妙趣横生。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
期刊
【摘 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上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这种学科,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把握语文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主动性 体现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教育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时段,小学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现代教育新课程的改革,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现在是要让学生站
期刊
【摘 要】  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预习,以扩充知识;在动中交流,以升华知识;在动中引导,以梳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 教学 动起来  当前的语文教学,许多教师把语文教学都局限在教室内,局限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往往只带眼与手,用眼看、用手写,机械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没有自主的课外实践,语文素养当然得不
期刊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以下是笔者的观点。  一、关注阅读教学,沟通听说读写,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特级教师严华银在《严华银讲语文》中提到:筛选是对一定的阅读对象按照一定的需要进行择取提炼,筛选能力是阅读的核心能力。笔者在《云雀的心愿》与《黄河的主人》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关键词去概括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
期刊
近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阅卷颇受诟病,其评分标准顶层设计痕迹过重,罔顾学生实际,斬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也扼杀了很多有个性的作文。特别是近几年阅卷指挥棒作用突显,致使高中作文课堂教学亦步亦趋,死气沉沉,看不到作文课堂上飘扬的才情,灵巧的诗意。现以2017年南昌二模作文为例谈谈作文阅卷的几点偏差。  一、作文立意太看重材料理解的全面性  作文阅卷重立意,其出发点没有错,但如果过于强调材料要素的全面理解就不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结合问卷调查,在培养交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适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师生、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同时也要重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明确怎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作文,掌握写作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写作,写出好的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修改 作文提高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写出优秀
期刊
【摘 要】  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文都有一些困扰,尤其原因还是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微作文是一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将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人、事、物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等随时写下、记下,使学生有处可写,激发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观点能够个性的表达的一种写作方式,为了进一步深化写作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提出了对学生写微作文的以下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微作文 写作策略  微
期刊
除夕夜,读完了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以亲情开篇,以亲情煞尾,合上书卷,喟叹一声,轻吟深深浅浅的青色封底那几行纯白的楷体:“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一段编者按让人真心折服,道出我肺腑那一声喟叹的缘起。我们都深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