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痴”老颜和他的草药王国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maogaishilang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乌、木通、使君子……桌上散落的草药,每样的药效口感颜廷训都是信手拈来。神农尝百草,老颜品百药。从1986年开始做乡医,他就一直坚持用这个最笨的法子,给人看病配药。因为有了西医背景,他常常会尝试一些新的药方,拿了小兔子小鸡做实验。这让做了一辈子老中医的父亲很不安,每回颜廷训都是自己先尝,尝坏了怎么办?可他管不住这个让他既骄傲又焦虑的儿子。接了老爷子的班之后,颜廷训很快就掌握了望闻问切祖传秘方。
  可是他年轻,来看病的乡亲起初总对他抱有怀疑。在大伙儿眼里,鹤发童颜的老爷子才“正宗”。边做农活边行医的颜廷训很憋屈,索性跑到周边乡镇去“拜医”。中医这个行当,一个药方可能就是一个医师维持生存甚至扬名立万的本钱。即便是给人看病,也常常是把了脉,看了舌苔,问了病况,摸到屋子后头小药房叮铃哐啷,出来就是一包包成品的草药。可,架不住老颜“脸皮厚”。
  磨山镇的老医师,至今还记得那个黑瘦的小伙子,当年三天两头带了“大舅”“三叔”来瞧病。一看病,就伸长脑袋往前凑,拿出药,就拆包翻捡东闻西看。后来,这个憨实的小伙承认了自己是来“偷师”的,怕人恼,专程到县里买了好酒好烟来“赔罪”。乡里乡亲的,没人真的恼他,医师们甚至默许了他天天儿来“报道”。小伙子勤快,一早就把门诊部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几个老医师师心大悦,有人就时不时地提点他一本两本书,一样两样药材。乡里传话快,谁都知道颜家的黑小子为学医庄稼活儿都不顾了。
  回到自家的门诊部,就有人拿他取笑,抱着试试的态度“考察”他水平。没想到,黑小子厉害啊。小儿腹泻,病毒性的,孩子又吐又拉没人样,就喝了他三天的草药汤子,好了。腰椎结核,老太太走路都不能,大小便失禁,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态度找他瞧,竟然也好了。不过三年,他在芦柞镇有了名头。再没人小瞧这个24岁的年轻大夫了。那阵子,每天找他看病的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村里不兴排队,却因为要瞧他的号,天天有人在院子摆小马扎,一排就是一长溜。腰酸背疼找他,感冒发烧找他,妇科炎症也找他。他苦笑,自己硬生生给逼成了个“全科大夫”。
  不是没失手过。三舅妈抱了小孙子找他治黄水疮,吃了三服药不见好。孩子又疼又痒,小脸上淌的脓水,沾哪儿哪儿冒新疮。三舅妈心疼,跑了十几里地又找了别家大夫,只一样黄色的水,抹了就好。三舅妈抱怨他。他也不解释,只是问三舅妈要剩下的小黄水,接过来他如获至宝,拿棉棒蘸了就往嘴里送。舅妈唬了一跳:别瞎尝。他笑笑:一点点不要紧。他尝到了混入的西药味道,应该是片剂磨碎了加进去的。自己的药不是没效果,只是起效慢。他心里有了谱,乐呵着差点就要给三舅妈行个大礼。
  他就是这般痴迷,听说北京301医院治过敏性紫癜有特效,就自掏腰包带人去看,晓得周边门诊有偏方,他无论如何也去参观。哪怕后来做院长,带同事们去旅游,他的第一站,也是当地的医院。
  慢慢地,小门诊塞不下慕名而来的病人们了。他有了建大医院的想法。平头老百姓开医院?谁都说他异想天开。有这一百多万,做啥不行?他不管这些。手续不懂,制度不通,就一遍遍问一趟趟查。再搞不明白,直接跑人家医院看别人怎么整。没钱?卖房子。实在不行就贷款。2003年3月18日,800多平米的芦柞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起来了。只半年,运营就上了正轨。
  两层小楼的地儿总该满足了吧?他不。盖大医院的念头一直在他脑子里打转。2010年2月,他负债一千多万,建了占地60亩的新院。2011年年底搬进去的时候,老爷子急得拿拐杖直戳他的脚:这咋还,这咋还?他却信自己的技术,何况还有县中医院的老院长孟院长加入,他这里聘的知名老大夫可不少呢。有人有技术,还愁运转不开么?
  现在,他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有苍山县唯一设施齐全的门诊输液大厅,有上百台先进的医疗设备,有多个医疗科室,有空调,有电视,有鲜花,有服务周到的医护人员,每年都有义诊,免费打针,免费送药,免费体检,对老人上门服务,五保户困难户直接免费治疗,是芦柞镇和周边5个乡镇老百姓的“御医堂”,县里连续三年的“优秀民营医院”。
  有人说他运道好,有人说他有头脑,他对这些都不关心。他只想救治更多的人,直到有一天,能心无旁骛地窝进中药房,守着药碾子、药臼子,跟大堆的草药过上大半辈子。
其他文献
时光是一曲无言的歌谣,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迷人的醇香。信任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似三月里的和风,冬日里的暖阳。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人生百年中的一个历程。可对于罹患癌症十余年的卢奶奶,十年,在她生命尺寸丈量的光阴里,充盈着对医护人员无限的信任和感激。  八十岁的卢奶奶满头银丝、肤色白皙、笑容甜美,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患有胃癌、肺癌,有着十二年癌龄,胃部被切除了4/5的重病患者。此时此刻,卢奶奶紧紧
作为卫生部直属医院的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曾说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医院能为人民做什么?“救死扶伤毫无疑问是核心工作,但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的变化,医院的边界也应该拓展至社区进家庭,前延至疾病预防,后续到患者康复,再跟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一名医生,许树强也在思考:医生的职责是什么?治病救人是天职,但不仅仅是这些。医生要围绕着人民的健康和长寿动脑筋想办法,而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