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un0412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艺涵
  1989年9月生于山东青州;2006-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系,获学士学位;2011-201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乌系,获硕士学位,导师为于光华教授;201 5年至今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写意画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导师张立辰教授。作品曾入选经典与现代——中国画四条屏名家作品邀请展、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展(第三回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当代实力派青年画家作品展、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等。
  回想自己初学中国画时,之所以选择了花鸟专业,除了女性创作者对花花草草天然的喜愛之外,就是借花卉不同的品性特征来表达自我情感的那份自由的向往了。一年四时季节交替,花木葱茏,各不相同,有春花的烂漫,夏荷的清凉,秋菊的坚贞,冬梅的傲骨。无论自己在何时有何种心境,都能在花草间找到寄托去表达。当然,中国画的创作也并非是随心所欲、任性而为的,恰恰相反,中国画创作有其严谨的笔墨要求和程式结构。这对创作者而言,就像大醉一场于花丛中舞蹈,姿势曼妙又不伤花草—毫,才是真正的惬意!
  花鸟画创作主要分为工笔。没骨、写意三大类,主要靠毛笔不同的使用技法来加以区分,而其中情感的表达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借由万物生灵本身的属性来宣扬创作者或清冷或简淡,或热情或豪迈的情感追求。在古代绘画语境之中,“写生”作为花鸟画的特指,区别于代指人物画的“传神”和代指山水画的“图真”,“写生”一词将花鸟画所要表达的画面意境概舌得淋漓尽致。“写生”即“写物之生意”“移生动质”是也,来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通过花乌草木的描写,寄寓创作者独特的感触,就像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因此,花鸟画的创作立意就很重要了。它不是为了描绘花乌物象本身,不是照抄自然,而是关乎人事,将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境遇、思想情感相关联并加以强化的呈现,既符合物象的生长结构,又将笔墨所蕴含的美表现其中,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借物抒情的绘画目的。
  中国画创作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尤其是花鸟画。为什么这么说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花乌画之中有很多长线条的呈现,而高质量的长线条就需要十分扎实的书法功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象形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张彦远对“工画者多善书”的阐述也对我们创作者的绘画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平时的创作实践中,多练习书法,篆书可以增加线条的稳定和厚度,隶书可以寻求线条的多姿态表达,行草书可以确保线条在快速书写的状态下仍点画精到、准确。这些练习对绘画时的用笔具有很大的帮助,绘画时用笔的速度并非是匀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快慢节奏,对笔毫的铺陈程度差异也很大,比如荷花的花秆硬挺而有弹性,更像是篆书的书写用笔,笔毫基本运用到毛笔前三分之一处;而荷叶的用笔,则需要将笔毫铺到百分之八十的位置,几乎已经运用到笔根,侧锋为主,中侧锋相互转换,在书法之中也更接近隶书的多姿态用笔。但是,还须明确的一点是,绘画与书法也有一定的区别,绘画之中的笔墨因素还应以物象本身的生长结构为依托,而书法则更抽象。书法更像是以点画为基础搭建的造型艺术,没有外物自然形态的约束,在创作时也更纯粹。并且,在相比之下,花鸟画创作较之山水画与人物画,恰恰是最接近书法艺术的一门画科,花鸟画中兰竹的形象,寥寥几笔却又将植物本身飘逸、坚韧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需要对物象本身精神内涵进行了解,还需要对书法用笔进行熟练掌握,两者缺一不可,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出物象的笔墨结构。
  花鸟画创作,包括所有的中国画创作,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笔墨的表现。笔墨论自古至今皆有之,随着中国绘画的发展也有过不同的侧重和表达。而其中对于绘画笔墨形态的概括最为准确、细致的当属黄宾虹了。黄宾虹提出的“平、留、圆、重、变”和“浓、淡、破、泼、积、焦、宿”的“五笔七墨”法则,基本涵盖了古典笔墨形态的概括。尤其是以明清文入画笔墨为代表的传统笔墨形态和观念,对我们当代人研习古代画论和进行传统中国画创作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决定了绘画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一笔之中蕴含的是通过书写性的点画和线条精确传达物象本身的质感与形态。比如石头坚硬的质感与花朵娇嫩的质感,其中的不同就是靠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同时,一笔之中还包含了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有了这种浓淡对比、干湿对比,画面本身也就有了生命力,笔墨都活了,画面中的气息也有了流动性,中国画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地区的艺术而鲜明独立的精神内涵。所以,在中国画创作,包括花乌画的创作中,对于笔墨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将表现对象的结构特征用笔墨元素精确地表达出来,成为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其实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再多的技法阐述都不嫌多,但技法表现终归是末流,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情感的传递,花乌画也是一样。一花一世界,于万物之中取翩翩一朵,以我手写我心。我开心时,花儿都跟着欢快;我淡然时,鸟儿都疏离了。我的画上和心里,也给观众留了一个位置,使得观者可以和我一起游览这个世界。我于花丛之中,恣意挥洒,张弛有度,花香中弥漫着酒香,笔墨中有酒意而无醉意。这里是我艺术的乌托邦。此情此景时时藏于心中并鞭策自己,艺术之路任重而道远,与诸位画友分享,愿中国画在我们年青一辈的创作者手中有更为光辉的呈现。
其他文献
黄敬东  号晋梅馆。中国致公党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淮南煤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南市政协委员。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等展览三十余次,十三次入选西泠印社展并获奖,多次在中国煤矿书协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多次获淮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及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奖。2004年《黄敬东篆刻》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
期刊
去年11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了内容珍奇、别开生面的“清代宫廷玉器特展”,给省城合肥提供了一场难能可贵的文化盛宴。我有幸多次陪同朋友参观实物,多角度拍下几百张图片,作为鉴定与研究的珍贵资料。但是玉器的尺寸等数据一无所有,当时就想要一本玉器图录。当被告之以后会有出版物,于是我便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盛世琳琅》-书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是所有参加特展的清代玉器的汇编,收录各种类型的玉
期刊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国山水画不断变革和发展的两大动力,更是无数中国山水画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条必经之路。当下,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研究过程中,对传统精神的坚守与偏见并存,对创新思想的热衷和缺失同行,而赖少其给我们提供的成功范本则是坚守传统的笔墨、兼融技法的创新,集古代众家之精华,熔中西技法于—炉,汇自家气韵之博大。他是被鲁迅先生称道的“最具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他是以笔代刀、金戈铁马的革命斗士,他是推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绘画从总体来说是线性的艺术,这种线性又受到书法书写方式的影响,以至发展到书画一体的融合状态,言“绘画”而为“写意”,一个“写”字几乎概括了中国画线性的全部特征.本文对意笔形态下的线性特征进行简单而明确的梳理,考察“四君子”在写意花乌画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线性状态及其相互的内在联系,以“四君子”所分别代表的四种不同的线性类型为切入点,并结合黄宾虹的“五字”笔法诀,深入研究“四君子”题材在写
期刊
历代中国文人多爱“游”。其作诗论画、雅集博古,大多是在山水园林的游历之中完成。进一步讲,中国文化思想中的“游”指向深刻的精神取向和审美内涵。庄子执于“游”,有“游乎尘垢之外”“游其樊而无感其名”的无为放达,有“北冥之鲲”翱翔天际的浪漫宏阔。西晋陆机讲“游”:“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思绪之通达昭然若揭。曹魏嵇康在《赠秀才入军》中亦写到“游”:“目送归鸿
期刊
在当代篆刻家中,对战国古玺印的取法者为数众多。古玺印中的自由烂漫、不泥成法、恣肆生动的特征和其广阔的发展空间,都与今人多元、开放的思维和对形式感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  伴随着当代社会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的文化形态,篆刻創作主体的心态和思维也要相应地转换。怎样才能既不丢弃传统的影子,又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创出时代的新风?这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去发现、解读、阐释、改造古代篆刻艺术,因此当代篆刻家也要具备历
期刊
1980年生,別署骐岳,斋号林岳堂,文学硕士(美术学书法批评方向)。现为山西省运城学院书法讲师、山西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期刊
1980年生,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实践硕士,山西师范大学中国书画文化研究所书法批评硕士。现为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任核心文學期刊编辑。
期刊
聂松  1978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与研究方向在读博士(导师为姜宝林先生)、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首都博物馆创作院画家。1999 200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2012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现代水墨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导师为阎秉会先生。  聂松是我一见如故的人,自然成为同道佳朋。聂松善于叙述与表达,缓口轻腔,说事通透
期刊
陈海峰  号闲汉,1965年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自幼师从于郑正、薛志耘、阎梓昭先生,为薛志耘先生的入室弟子。200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师从石齐、王明明、郭石夫先生。2011年进修于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高卉民先生。其国画作品追求泼辣、豪放、水墨淋漓的大写意画风。中央电视台、台北电视台、宿州电视台分别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现为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宿州市民建画院副院长,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