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评价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中对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其中对参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对观察组使用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针对患者的认知能力、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末次随访中使用的(MMSE)智能状态检查,评估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评估得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及生存质量的恢复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亲情陪伴;脑梗死后遗症;认知能力;生存质量;作用评价
  一般脑梗死患者都会出现偏瘫、肢体乏力麻木、头晕头痛等后遗症症状,具体因人而异。且脑梗塞是一种高复发率的慢性疾病,后遗症通常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治疗患者后遗症的同时还要有效防止再次復发。恢复期治疗过程长,患者在治疗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都很大,这也导致了患者对家人亲属容易产生极度依赖的心理[1]。但有相关研究表明,若在后遗症治疗过程中由护士全程陪伴,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并通过检查对其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患者18名,女患者16名,年龄71~86岁,平均住院时间(11.4±2.8)周,发生单侧肢体瘫痪行动不便的患者有13名。参照组男患者17名,女患者17名,年龄68~82岁,平均住院时间(10.8±2.1)周,发生单侧肢体瘫痪行动不便的患者有11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治疗全程由专业康复师完成,期间有患者亲属或护工陪同。在治疗期间亲属或护工对患者饮食,运动以及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日常康复训练并注意日常安全。
  观察组:1)心理调适: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先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亲属的心理负担,给患者家属予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亲属意识到配合治疗能让患者机体恢复到相对较好的情况,给康复中的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2)教授健康知识:护士需对患者亲属进行健康知识传输,包括饮食、运动等各方面知识,在配合医院的康复治疗的同时也要防止患者脑梗死的再次复发。3)接受语言训练技巧指导:先对患者家属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技巧指导,让家属也能掌握语言训练的技巧。在患者后遗症治疗过程中,家属能够掌握技巧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4)组织亲属与患者一起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护士可以定期开展康复训练的趣味课堂,组织患者及其亲属一起参加,通过简单的趣味训练,锻炼患者的精细动作。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指导亲属帮助患者完成每天的大动作训练。5)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亲属坚持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每日不间断训练。鼓励患者自己完成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水平。观察组由护士对其进行亲情陪伴式护理模式的干预,协助患者亲属及康复师做好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防止危险发生。
  1.3 评估疗效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出院前的随访,运用智能状态检查(MMSE)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的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检查一共包括5个大项18个小项的测试,每个小项回答正确或操作完成正确记2分,总分范围0~60分,得分越高表示认知能力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作用评价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表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的作用评价根据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最末次(MMSE)状态检查来做对比研究,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观察组从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力等5个大项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的后遗症临床多表现在肢体功能、智能、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诱发老年痴呆症。绝大多数的脑梗死患者患有继发性的智能障碍,对于继发性的智能障碍目前临床暂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技术。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的科学康复和亲情陪伴护理对继发性的智能障碍有改善帮助,对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效果。在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治疗过程中患者亲属的精神支撑能使其抑郁的情绪明显减轻,这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显著帮助,从而对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康复安全性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
  综上所述,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如果有温暖的亲情关怀与支持就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烦躁焦虑情绪,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建云.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52-154.
  [2]李琳.老年初法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02):65-66.
  [3]贺征英,马燕,黄素芬,等.护理关怀对减轻癌症患者配偶心理压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06):2408-2409.
  [4]刘旭升,曾德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3,17(14):81-8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药剂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当前发展背景下,药剂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药剂科需要立足客观现状,不断强化管理,提升药房药品管理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药剂科的发展趋势及药房药品的管理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药剂科;药房;药品;管理  药剂科承担着医院药品的管理和供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药剂科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机械通气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21例,在脑出血术后立即使用机械通气方法)和对照组(21例,在脑出血术后立即吸氧但未使用机械通气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平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脑出血患者动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干部在疗养中展开人文疗养护理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入在我院进行疗养的干部 60名,取组中 30例,在护理中以常规方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则展开人文疗养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综合对比两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将人文疗养护理运用到老干部疗养中,可达到对其心理状态改善的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文疗养护理;心理;社会功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放射性脑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现状,探讨放射性脑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放射性脑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院住院治疗的 122例放射性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放射性脑病患者社会支持的评分为 15-61分(41.52±8.23),高于国内常模
期刊
摘要:现代电子医疗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诊疗的各个环节,对于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楚一定程度上海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但现代电子医疗设备制造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苛,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我国由于在精密医疗电子设备领域还有相当多的空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医疗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更多人的研究和努力。本文从一线人员的使用经
期刊
摘要: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效率的关键途径,但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下,也容易出现新的网络安全问题。文章首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几点加强医院网络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问题;安全防护措施  前言:在“互联网+”思想指导下,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对医院管理资源的整合,同时
期刊
摘要:形象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医院形象与医院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做好形象管理有以下措施:①完善就医环境形象;②提升职工形象;③提升技术形象;④优化服务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院;形象管理;健康发展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医院管理者开始从不同渠道挖掘潜力、开拓市场。纵观当前医疗市场形势发现,良好的医院形象是提升医院信誉的关键,也是医院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 2018年 2月-2019年 2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分娩结局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督促 ICU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对其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 ICU收治的 97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住院时间为 2018.09至 2019.02,其中 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 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和早期康复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的时长、住院时长和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 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值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中可以做到控制饮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