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song83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目标不够明确,研究内容庞大繁杂、缺少体系,迫切需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论文从文献分布、期刊分布、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作了统计分析,描述我国十多年来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指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研究;目标;任务
  作者简介:朱卢玺(1983-),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科员;瞿落雪(1987-),女,河南信阳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分会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LX2012Y18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04-02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形势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碰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研究才开始启动了。[1]近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愈加迅猛,但也逐渐理性和成熟,研究生教育研究同时跟随而上,大量研究著作和论文涌现,不过在看似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问题。
  鉴于已有成果中鲜有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状态总体的评析,本文着眼于对这一研究领域发展状态的综合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以期真实地展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统计与分析
  1.论文年度分布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文献主题中含有“研究生教育”为检索条件,采用精确匹配,共检索到文献16055篇。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研究数量分别为663篇、829篇、972篇、1154篇、1323篇、1519篇、1705篇、1907篇、1975篇、2052篇、1956篇。由此绘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数量的趋势图。
  关于某一主题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问题关注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0年开始,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数量还比较可观,并在逐年增多,于2009年达到峰值。预计未来,每年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会在2000篇左右浮动。
  2.期刊分布统计分析
  表1中,因为2009年的研究数量最多,于是以北大核心期刊第四版为筛选源,选中“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两类学科领域,找到相关核心期刊,然后分别找出2009年这些核心期刊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分数数据如表1所示。
  对某研究领域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文献流向刊物的某种规律,为研究者了解期刊特色、把握该领域研究动态主流提供指向性参考,同时核心期刊更能展现出领域内的研究水平。统计显示18种核心期刊共载文260篇,占该研究领域发表文章总数的12.67%。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5种核心期刊的发文总量为211篇,占核心期刊发文总数的81.15%,可称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标志性期刊。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文量达137篇,占据核心期刊发文量的半壁河山,表现出其作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的重要地位、鲜明的办刊宗旨和特色及其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只占12.67%,发表在其他刊物的占87.33%,意味着绝大部分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水平不是很高。另一方面,表1所显示的论文在各类期刊发表的数据及所占比例说明,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虽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在核心教育类期刊中的地位并不明显,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
  3.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论文主题统计
  为了了解近年来学者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题,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文献主题中含有“研究生教育”为检索条件,采用精确匹配,检索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的论文,然后按照文章下载量排序,下载前300篇,考察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
  对这300篇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有助于了解十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和研究现状。统计显示,人们在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是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培养模式,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和国人对外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介绍借鉴等,这方面发文数量达141篇,占论文总数的47%(见表2)。而这些内容主要是实践经验总结或政策性的解释说明。此外,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质量评价,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影响因素,像师资、政策、管理等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虽然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理念、理论、历史和特点的论文有30篇,但其中大部分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回顾,真正的理论研究十分罕见,并且理论水平不高,研究的高度和深度也远远不够。
  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尽管数量繁多,但是研究成果内容十分不均衡,扎堆现象明显,不少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许多作者在研究中选题较为宏大,对于具体培养领域的研究还着力不多,提示研究尚需进一步细化。总体来说,对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研究者们的学术思想不够活跃,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研究方法运用统计
  为了解近年来学者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文献题目中含有“研究生教育”为检索条件,采用精确匹配,检索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的论文,然后按照文章引用频率排序,下载前100篇,考察其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上述文献研究方法的运用既有定性与思辨也有定量与实证。而绝大部分研究者采用的是前者,占到82%(见表3)。具体研究方法运用最多的是感悟性思辨分析法,占46%(见表3),比较性思辨分析法(15%)、历史思辨分析法(10%)、调查法(9%)和数学分析法(7%)也都有一些学者使用。可见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所用的基本方法中,以定性与思辨占主导地位,其中又以感悟性思辨分析为主;定量与实证方法的运用总体较少,其中以调查法和数学分析法运用相对较多。研究的总体状况表现出较强的思辨倾向,实证性研究则明显缺乏。
  三、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
  教育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样,研究生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只有以探索研究生教育规律,追求研究生教育真理为直接研究目的,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具体说来,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目标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前者指要建立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即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条分缕析的理论体系建构;后者主要指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研究,它是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理论的源泉。问题研究有助于体系建构,而理论体系建构最终要为实践服务。[2]上述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有学者将教育研究目标分为三层,[3]研究生教育研究可以同样借用。一层目标是突破性地研究那些对构成研究生教育研究理论体系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或某些研究生教育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全局性的、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对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问题;二层目标是进一步探讨(或使之更完善、更具体细致)研究生教育研究某一领域中已形成的概念、原则,或者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内的实际问题;三层目标是修正或详细说明研究生教育理论中的个别原理、概念,或个别实际问题。
  2.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任务
  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形成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揭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阐明研究生教育的诸多问题,建立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生教育研究本身具有的面向未来的功能既要适应,又要超越和引导。它要能探明未知研究生教育问题、获得新的研究生教育知识、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具体针对我国现阶段来说,有以下任务:
  (1)理论研究。鉴于我国学者对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缺乏,务必在日后加强理论基奠。可以从以下问题进行考虑: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性质为何、归属于何处;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目的和功能是什么、对其应该秉持何种价值观;研究生教育与其他教育、家庭、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的关系实质是怎样的;研究生教育观是否遵循高等教育的目标论、素质论或者主体论;研究生教育研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哪、如何确定。
  (2)实践研究。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领域,这个领域中肯定会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方法解决是我国学者比较擅长的。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队伍大部分是来自高校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的教育实践者,他们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又有较为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4]但是一定要避免重复性研究。首先要注意寻找重大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政策制订提供咨询;其次,研究面要铺展开来,大而全的研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日后应向小而精发展。
  研究生教育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很繁荣,较为成熟,研究成果也很多。通过之前的文献数据发现,近年来虽有一些国内学者关注并引入了一些介绍,但数量并不算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研究生教育也必然受到影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未来导向要求研究具有前瞻性,而研究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也能让我国有辨别地应用,少走弯路。我国研究者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关注过少,由于国情的相似性,比较研究仍然十分必要。
  (3)研究阵地多元。指向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期刊基本只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种,尽管它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学术影响力,但对于这个学术领域来说,“一枝独秀”过于凄凉了,应该多出现一些专业性的研究阵地,或者在像《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期刊中专门辟出一个栏目来收录此类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中“百花齐放”能有利于形成该研究领域的良性循环。
  (4)研究方法科学化。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质的研究范式在高等教育学中极少看到,如现象学研究、人种学研究和观察性访谈等现代方法没有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重视。”[5]该领域也是,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定性与思辨方法为主,其中又以感性思辨分析为主;定量与实证方法运用较少;多元研究方法意识还较为缺乏。日后研究者在研究中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规范研究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谢桂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1,(5):46-52.
  [2]刘振天.“研究问题”还是“构造体系”?——关于教育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8,(4):39-42.
  [3]潘艺林.教育研究必须警惕非学术目的的冲击[J].邮电高教论坛,1996,(4):18-22.
  [4]刘惠琴,彭方雁,张文修.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实践性特点[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50-52.
  [5]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1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期刊
电视频道的设立与改造,大体有两种指向:其一,针对最大的覆盖人群;其二,针对焦点人群.前者称之为综合频道,后者称之为专业频道.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频道资源变得
名校的生长是一种自觉的生长,自觉生长意味着学校对于自身发展变化的感知、体察、清醒和激励;名校的生长更是一种文化的生长,文化会融为学校的"精神气质",成为一所学校历之弥
一、班上的“钉子户”  刚接手这个班时,就有同事对我说,班上有个“钉子户”,屡教不改。他们指的是小超,一个看上去有点瘦弱的男孩。小超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经常不带书本和作业本,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盯着才勉强动笔。老师劝告、批评都不起作用,反而使小超与老师更加对立,他甚至会向老师发火、吵闹。老师越生气,小超越跟老师对着干,干脆天天不交作业,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差。本来,我已经是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云服务主要是IaaS层的服务,也支持一些PaaS的服务.中科大云服务从201 1年开始就对全校服务,大致上分为两类:rn一是虚拟化的数据中心,采用高端硬件设备、VM
期刊
为了弥补审计案例教学法的不足,许多审计老师都希望能在审计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审计实习.然而,找一个审计实习单位很不容易.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
编者的话:关于计算机图像(Icons)与图形化使用者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在世界各国都可以说是刚刚开始.为此,本刊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打造学术文化平台、构建校企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组建学术创新平台和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提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