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江控淮”——碑刻上的治水史

来源 :江苏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著名风景区——茱萸湾森林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历史纪念碑亭,亭内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挹江控淮”四个古隶。所谓“挹江”就是挹取多余的江水,去补助不足的地方;所谓“控淮”就是通过引排蓄调等措施,变水害为水利。
其他文献
2003年夏季,淮河上中游地区发生持续强降雨过程,三次特大洪峰接二连三地向地处下游的我市咆哮而来.与此同时,我市境内持续一个多月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一场自1954年以来最为严
1基本情况灌云县城北依大伊山,海拔226m,其余从西向东渐低为缓坡平地.城区面积25km2,人口13万人.本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960mm,主要集中在7、8、9
期刊
江苏省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到2004年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水利如何持续发展,为粮食安全、
在当前的现实经济生活中,违法违规的问题屡禁不止,经济犯罪、贪污腐败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体制、法规、道德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单位、一些部门,规范管理、内
1 工程概况三河闸位于洪泽湖东南角,乃淮河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设计流量12 000m3/s.1968年加固时在闸身上游侧增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修门起吊牛腿127根.牛腿顶面高程20.45
11月3日至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在我省调研考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建设情况。张基尧充分肯定了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求加快建设进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经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健全,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为了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财产
1工程概况三河闸工程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蒋坝镇,是淮河入江的控制口门,建成于1953年7月.三河闸按一级建筑物设计,属大Ⅰ型水闸,共63孔,每孔净宽10m,闸身总宽697.5m,闸门为实腹
目前.成都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建设生态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通过对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支撑体系、生态的社会文化体系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