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网店前,你要考虑清楚开店的动机是什么,开店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开店要经营什么产品,市场需求如何等等。”
年关将近,一些急着落实工作的大学生开始转向网上开店作为过渡。据B2C电子商务网站公布的数据,在校大学生网上开设的店铺已占40%左右,而六成大学表示毕业后有兴趣开网店。
网名“好游”的淘宝卖家是名大四女生。一年前她开了自己的网店,经营十字绣品。一年来,“好游”凭借自身对十字绣的理解和良好的信誉,已在业界小有名气,月收入过3000元。她打算再开一家店卖手工布艺鞋,成为专职生意人。在“好游”的带动下,去年秋天,她的两个室友也开始经营网店,一个卖国外名牌化妆品,一个卖围巾手套。虽然创业初期的盈利都不大,但她们表示有了网店做基础,自己就业压力就小了很多。
随着网购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上开店,以创业解决就业。记者从我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获悉,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近182.3万人在淘宝网开店。在这些人中,一半以上年龄在20~32岁之间。
浙江义乌工商学院贾少华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网上开店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因为它很好地克服了创业初期“缺资金,没经验”的困难。首先,网上开店的准入门槛很低,目前尚不需要工商注册,只须年满18岁,有身份证即可。其次,运营成本低,启动资金少。第三,经营风险较小,回报见效较快。以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为例,大多开店第一个月就能自给自足,第二个月就有盈利。“所以说大学生网上开店是最佳创业路。”贾少华说。
事实上,在网上开店的大学生中的确不乏佼佼者。比如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余时财,他就是通过第三届网络商务应用大赛走上创业之路的。2009年7月,余时财的网店开张,主要经营茶具和茶叶。刚开始,由于信誉度低,店里生意冷清。于是,他花大力气宣传推广,调整价格,并坚持良好的服务。两个月后,他的盈利就达到了2000多元。一年后,余时财的营业额已超过30万元,盈利已超过5万元,月纯收入超过1万元。现在,他想在淘宝网开一个淘宝商城,争取在5年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江南茗香”网货品牌。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贾少华认为相比较其他卖家,大学生对电脑和网络更加精通,同时由于网上购物以年轻人为主体,广大买家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消费习惯接近,使得大学生更了解网上消费人群的心理,更能满足顾客需求。职业规划中国网首席职业顾问陈功表示:“大学生虽然缺乏人脉,有时难以找到低价进货渠道,但他们的其他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不过另一方面,据杭州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在当前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中,真正的成功率大概不到2%,有八成的被调查学生月均净收入不到1000元,大多只有几十、上百元。以知名网络交易平台易趣网为例,在易趣的商铺中,平均每年有25%的大学生因为“低门槛”加入,也有25%的大学生感到“无利可图”而退出。陈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高校和社会的创业教育不到位;二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耐心,在遭遇挫折时选择主动放弃。
针对大学生开网店的现象,社会上也是褒贬不一。淘宝上名为“junesam”的卖家就遭到过质疑。1998年“junesam”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先后在深圳某设计院、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2005年夏天他开始在淘宝网上购物,并在10月底成为淘宝专职卖家。这几年来他经营的男装生意十分红火,每月至少可以卖出近600件。当面对“清华大学毕业生在淘宝网卖衣服,会不会是大材小用?”的质疑时,他表示:“觉得挺有成就感。去年美国排名前100位的网上商店,即使是第100名也有接近300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所以中国网上零售市场的未来极其光明。”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大学生开网店绝非是大材小用,而是将自己在对网络的熟悉和对新鲜、时尚物品的敏感充分运用到网店上,可以说是大展才能。
“开网店可以开发一个人在采购、销售、网络营销、网店推广、广告促销、服务等多方面的才能,非但不是人才浪费,还有助于人才的充分发挥。至于说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开网店而不是做专业对口的工作,这种现象在传统行业内也很普遍,并不是网络行业独有的。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陈功说。
但快乐工作网首席职业咨询师陈嘉映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任何一种职业,都只有一部分人适合,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开网店是源于其对自我认识不够,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如同部分大学生考研实际上是一种“拖延就业”的情形,开网店并不能真正解决就业压力,只是延迟了自己进入现实职业领域的时间。
针对大学生开网店算不算就业的问题,洪涛表示,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开网店还不算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这种就业方式还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不过情况已经开始有所好转。在网购行业发达的浙江,出台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只要大学生网店开得好,也算就业,同样纳入就业统计。《通知》明确写到,高校毕业生在淘宝网店的信用等级在三颗钻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自主创业,除了可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最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根据政策规定,经过认定的网上创业人员首次可以享有社会保障待遇。
尽管如此,从全国范围看,国家对大学生开网店的支持力度还不够,相关部门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任其消亡”的态度。洪涛建议,应该在税收、资金等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就业开网店制定优惠措施,鼓励更多人从事这一朝阳行业。
现阶段,我国网络购物还处于起步阶段。贾少华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网络购物成交量仅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2.86%,而美国超过10%,韩国超过15%。同时美国、韩国的网络购物比例还在增长。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空间很大。洪涛表示,在国外,很多大学生都会在资金不足的时候选择开网店,即使今后不以此为职业,但积累的经商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陈嘉映认为,大学生不愿成“啃老族”,开网店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仅适宜作为一个就业前的过渡与创业尝试,并非长久之计。毕竟,经营网店这种虚拟交易平台与现实世界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起码在开网店前,你要考虑清楚开店的动机是什么,开店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开店要经营什么产品,市场需求如何等等。大学生经营网店的同时,还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开发与网店相关的商业价值,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新的职业机会,比如向网店模特、网店设计等方面发展,或者帮助网店策划营销方案等等。
年关将近,一些急着落实工作的大学生开始转向网上开店作为过渡。据B2C电子商务网站公布的数据,在校大学生网上开设的店铺已占40%左右,而六成大学表示毕业后有兴趣开网店。
网名“好游”的淘宝卖家是名大四女生。一年前她开了自己的网店,经营十字绣品。一年来,“好游”凭借自身对十字绣的理解和良好的信誉,已在业界小有名气,月收入过3000元。她打算再开一家店卖手工布艺鞋,成为专职生意人。在“好游”的带动下,去年秋天,她的两个室友也开始经营网店,一个卖国外名牌化妆品,一个卖围巾手套。虽然创业初期的盈利都不大,但她们表示有了网店做基础,自己就业压力就小了很多。
随着网购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上开店,以创业解决就业。记者从我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获悉,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近182.3万人在淘宝网开店。在这些人中,一半以上年龄在20~32岁之间。
浙江义乌工商学院贾少华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网上开店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因为它很好地克服了创业初期“缺资金,没经验”的困难。首先,网上开店的准入门槛很低,目前尚不需要工商注册,只须年满18岁,有身份证即可。其次,运营成本低,启动资金少。第三,经营风险较小,回报见效较快。以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为例,大多开店第一个月就能自给自足,第二个月就有盈利。“所以说大学生网上开店是最佳创业路。”贾少华说。
事实上,在网上开店的大学生中的确不乏佼佼者。比如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余时财,他就是通过第三届网络商务应用大赛走上创业之路的。2009年7月,余时财的网店开张,主要经营茶具和茶叶。刚开始,由于信誉度低,店里生意冷清。于是,他花大力气宣传推广,调整价格,并坚持良好的服务。两个月后,他的盈利就达到了2000多元。一年后,余时财的营业额已超过30万元,盈利已超过5万元,月纯收入超过1万元。现在,他想在淘宝网开一个淘宝商城,争取在5年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江南茗香”网货品牌。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贾少华认为相比较其他卖家,大学生对电脑和网络更加精通,同时由于网上购物以年轻人为主体,广大买家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消费习惯接近,使得大学生更了解网上消费人群的心理,更能满足顾客需求。职业规划中国网首席职业顾问陈功表示:“大学生虽然缺乏人脉,有时难以找到低价进货渠道,但他们的其他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不过另一方面,据杭州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在当前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中,真正的成功率大概不到2%,有八成的被调查学生月均净收入不到1000元,大多只有几十、上百元。以知名网络交易平台易趣网为例,在易趣的商铺中,平均每年有25%的大学生因为“低门槛”加入,也有25%的大学生感到“无利可图”而退出。陈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高校和社会的创业教育不到位;二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耐心,在遭遇挫折时选择主动放弃。
针对大学生开网店的现象,社会上也是褒贬不一。淘宝上名为“junesam”的卖家就遭到过质疑。1998年“junesam”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先后在深圳某设计院、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2005年夏天他开始在淘宝网上购物,并在10月底成为淘宝专职卖家。这几年来他经营的男装生意十分红火,每月至少可以卖出近600件。当面对“清华大学毕业生在淘宝网卖衣服,会不会是大材小用?”的质疑时,他表示:“觉得挺有成就感。去年美国排名前100位的网上商店,即使是第100名也有接近300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所以中国网上零售市场的未来极其光明。”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大学生开网店绝非是大材小用,而是将自己在对网络的熟悉和对新鲜、时尚物品的敏感充分运用到网店上,可以说是大展才能。
“开网店可以开发一个人在采购、销售、网络营销、网店推广、广告促销、服务等多方面的才能,非但不是人才浪费,还有助于人才的充分发挥。至于说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开网店而不是做专业对口的工作,这种现象在传统行业内也很普遍,并不是网络行业独有的。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陈功说。
但快乐工作网首席职业咨询师陈嘉映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任何一种职业,都只有一部分人适合,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开网店是源于其对自我认识不够,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如同部分大学生考研实际上是一种“拖延就业”的情形,开网店并不能真正解决就业压力,只是延迟了自己进入现实职业领域的时间。
针对大学生开网店算不算就业的问题,洪涛表示,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开网店还不算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这种就业方式还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不过情况已经开始有所好转。在网购行业发达的浙江,出台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只要大学生网店开得好,也算就业,同样纳入就业统计。《通知》明确写到,高校毕业生在淘宝网店的信用等级在三颗钻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自主创业,除了可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最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根据政策规定,经过认定的网上创业人员首次可以享有社会保障待遇。
尽管如此,从全国范围看,国家对大学生开网店的支持力度还不够,相关部门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任其消亡”的态度。洪涛建议,应该在税收、资金等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就业开网店制定优惠措施,鼓励更多人从事这一朝阳行业。
现阶段,我国网络购物还处于起步阶段。贾少华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网络购物成交量仅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2.86%,而美国超过10%,韩国超过15%。同时美国、韩国的网络购物比例还在增长。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空间很大。洪涛表示,在国外,很多大学生都会在资金不足的时候选择开网店,即使今后不以此为职业,但积累的经商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陈嘉映认为,大学生不愿成“啃老族”,开网店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仅适宜作为一个就业前的过渡与创业尝试,并非长久之计。毕竟,经营网店这种虚拟交易平台与现实世界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起码在开网店前,你要考虑清楚开店的动机是什么,开店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开店要经营什么产品,市场需求如何等等。大学生经营网店的同时,还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开发与网店相关的商业价值,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新的职业机会,比如向网店模特、网店设计等方面发展,或者帮助网店策划营销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