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比较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内科接受肾活检并且伴有肾损伤的2型糖尿病患者242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肾病(NDN)组(144例)、糖尿病肾病(DN)+NDN组(12例)、DN组(86例).对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存在组间差异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242例患者中NDN组所占比例最高,为59.5% (144/242).NDN的病理类型(包括NDN组及DN+ NDN组共156例)多种多样,膜性肾病所占比例最大,为48.1% (75/156),其次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为17.3% (27/156).DN组患者年龄小于DND组,血红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NDN组,而糖尿病病程长于NDN组,收缩压、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NDN组,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以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也高于N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针对DN和NDN组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龄、糖尿病病程短、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贫血程度轻、较高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支持NDN的诊断(比值比=0.855、1.200、0.018、0.965、0.973,均P<0.05).结论 NDN在合并肾损伤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少见,以膜性肾病最常见.年龄、糖尿病病程、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对DN及NDN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鉴于部分读者和作者反映,在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中有电子期刊不被认可现象。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公室认为有必要对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众所周知,近年来互联网网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但是物极必反,互联网网络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困难进行解决,特别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 :采用经会阴前列腺局部药物注射联合应用α受体拮抗剂 ,治疗 73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治疗期间连续做尿常规和前列腺分泌
期刊
期刊
伴随着悠悠的国学经典诵读声,漫步于城北的校园,一座座橱窗,一块块展板,写满了学生享受美术的快乐。看,他们簇拥在剪纸的比赛现场,驻足于烂漫的卡通画前,畅想在神奇无限的儿
期刊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也就成了现在所处的时代最有象征的名词之一,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作为这个时代下的一种产物,数据对于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初,Jonassen等与我国学者高峰等相继发现胰岛素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新机制,这是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后,胰岛素成为老药新观点的又一典范,为人们深入认识胰岛素这一经典而又重要的内源性激素,更有效治疗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