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方法由于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实行早期监测,并做好孕早期、中期、晚期及分娩各期的观察和护理,15例患者未发生心衰,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实施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91-0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围生期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二位,为非直接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均可增高。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2]。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了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例中年龄最大45岁,最小18岁,均在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分娩孕周为孕36周-41周,剖宫产12例,剖宫产率为80%,阴道分娩3例。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1例,死亡率0.06%。
  1.2心功能状态与剖宫产的关系孕妇心功能的状态对分娩孕周大小、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住院日影响分析可见,心功能越差,剖宫产率越高,分娩孕周越小,新生儿出生体重也越低,住院天数延长[3]。
  2护理
  2.1一般护理做好产前检查,从确定怀孕之日起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把筛查出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专人专案管理,并请内科医师会诊,确定心功能的级别。定期做产前检查或家庭访视,及早发现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凡不宜妊娠者,在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并严格避孕。孕20周前每两周查1次,孕20周后每1周查1次。心功能在Ⅲ级以上,需入院治疗;心功能Ⅰ-Ⅱ级者,应在妊娠36-38周入院待产。
  2.2心理护理合并心脏病孕妇会担心婴儿是否有心脏缺陷及自身的安全问题,心理负担较重,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饮食和睡眠。因此护士应特别关心体贴,运用沟通技巧耐心解释,如说明剖宫产是最佳分娩方式,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2.3饮食护理向孕妇及家属解释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正确进食高蛋白、低脂肪(尤其限制动物脂肪过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4-5g,以减少水钠潴留。整个孕期增重不超过10公斤,并嘱孕妇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
  2.4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中午休息0.5-1小时,夜间要有10小时的睡眠,休息时保持左侧卧位和头肩高位,防止子宫右旋,减轻对心脏的负担;限制体力劳动,适当减少活动量。心功能Ⅲ级以上者要以卧床为主,尽可能采用半卧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预防心力衰竭。
  2.5加强母胎监测评估胎儿宫内健康状况,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每天3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患者进入产程时,由一名助产士全程陪护,安慰鼓励孕妇。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在严密观察下可阴道分娩,每15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各一次,用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率。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指导产妇宫缩时不宜用力,使用分娩镇痛术,减轻宫缩疼痛或阴道助产,以缩短产程,减少体力消耗。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立即放沙袋持续24小时,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并静脉或肌注缩宫素10-20u(禁用麦角新碱),防止产后出血过多[1]。如产程中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胎心>160次/分,产妇心功能Ⅱ-Ⅲ级,胎儿偏大,应剖宫产结束分娩。
  2.6围术期护理15例孕产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术为主,剖宫产率达80%,做好围术期的各种护理工作是预防心衰的关键。术前要及时按医嘱予以支持疗法和预防性抗生素疗法,以期改善营养和预防感染,进行必要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各种抢救物品的准备。
  2.7产褥期的护理产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防止便秘。3日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休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说明有早期心衰的发生,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对症处理。按医嘱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7日左右,无感染征象时停药。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哺乳,应及时回奶。
  2.8用药的护理强心、利尿、扩血管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原则,护士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应用硝普鈉、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时,应密切观察血压情况,使收缩压维持在100㎜Hg左右。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监测心率,若患者出现恶心、视物模糊、心率<60次/分。说明有洋地黄中毒发生,立即停药,通知医生。
  2.9急性心衰的护理患者一旦发生心衰、立即取端坐位,双腿下垂,面罩吸氧,并在氧气湿化瓶内放50%酒精,以增加气体交换面积,遵医嘱给呋塞米20-40mg,静注,2分钟内推完,缓解肺水肿。吗啡5-10mg,静脉缓注,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减轻心脏负荷。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脉搏、出入水量,防止并发症发生。
  3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围生期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因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内心脏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均可加重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1],并常因心力衰竭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定期做产前检查或家庭访视,对妊娠32-34周、分娩期、产褥期的妇女采取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并严密监护,及早发现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及时预防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地减轻孕产妇的心脏负担,使心脏病孕妇安全的度过孕产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127.
  [2]韩晓红.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17:0179-0180.
  [3]张静.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3):1192-119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中的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自2008年01月——2013年01月,急诊科接诊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47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抢救;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抢救,并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显示,在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入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区分为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90—01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流行广泛,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约占正常人群的10%,乙型肝炎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必须的项目之一,从业人员HbsAg的检出状况不仅关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激光微切后前联合在局部治愈、复发以及术后喉功能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接收的50例用激光微切治疗T1,T2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探讨5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后前联合在局部治愈、复发以及术后喉功能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结果 喉癌细胞侵犯前联合者25例,局部治愈20例(75%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原因,为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瓯海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入我院的88例患者为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4),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临床资料.结果 经6个月~5年随访,本组78例中,优76例、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的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通过分析X线及CT扫描的诊断率,探讨其不典型X线、CT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误诊原因。结果 X线诊断肺结核患者其误诊率为53.85%。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为肺结核其误诊率为11.54%。结论 老年肺结核的确诊不能依赖片面的某种明显征象,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从而达到正确的早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度肺结核咳血患者8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