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略读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又要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过细刻新,也不随意教学,将略读课文教学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上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得一半”可见,略读课文并不是精读课文的附属,而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对此,我认为如下教学策略可以尝试:
  一、依“纲”预习,在整体把握中蕴含
  略读课文因为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理解上的“感知大意”与“抓住重点精读”,所以比精读课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与“浏览”能力。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设置了“阅读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这也为我们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独立地整体感知的同时尽可能地把注意力导向精读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安排上,突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诱导;在教学程序上,体现简化实效。如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篇幅较长,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注意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展开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这对于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自学基础上,然后再进行交流,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到了五六年级,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划生词,质疑句段,查阅资料,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
  二、注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是前提。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作为。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自学认读的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工具书理解不懂的生词、成语扫清学习的障碍。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次,将自己喜欢的片段多读几遍,想:怎样读出感情。第三,希望课文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第四,可以通过上网,翻阅有关书籍或向长辈咨询等渠道,搜集有关图文资料帮助理解词。
  充分的预习克服了略读课文篇幅长的不利因素,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课堂组织是关键。
  A、从整体入手。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文章,理清脉络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能说清理由就行。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我设定的其中一条教学目标为“阅读作品梗概,了解大意”。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边读边想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起因、经过、结果几方面来说故事的大概内容;接着默读课文3~8自然段,想想是什么让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活下来,划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点滴感受;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人物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此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其整体把握的能力,把课文内容读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正如林语堂说的“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
  B、从题目入手。
  略读课文中有许多文章的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提出统领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可贵的沉默》中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C、从情绪入手。
  在课堂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针对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学生想到了就站起来说,改变以往教师点名后才能站起来说的老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又从时间上保证了说的机会。
  另外,以小组为单位来说,组员互相补充,小组间质疑,把问题说清楚。给说得好的小组以奖励,如加红旗等方式。适当竞争,使学生整堂课的情绪都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乐学。
  D、从习惯入手。
  在鼓励学生说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知道听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在听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问题的答案,也会发现别人说的不够的地方,再加以补充。这样既提高了听力,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融和的认知与感悟的活动。
  三、延伸课外,拓展阅读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向来都是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略读是为了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该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扩大教学的宽度。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说:“有效地穿插拓展的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材中有很多略读课文都是名家名著的节选,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原著或补充一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从课内精讀到课外自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昕昕.浅探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年12期
  [2]林春燕.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 现在的很多幼儿园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教育“小学化”趋势,幼教期间教学的内容、方法与对于幼儿的引导模式都有十分明显的小学时期的影子。影响到幼儿正常的健康发育,磨灭幼儿的学习兴趣,抑制幼儿个性的成长与发展,束缚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形成正确的幼教观念,加大对幼儿园的有效监督,重塑家长对幼教的正确认知。  关键词: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策略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部分幼儿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导出数学公式、数学定理、运算法则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良好载体。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提升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优化概念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基础数学;高效性;措施  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期刊
摘要: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环节的点睛之笔。利用作文评语这个有效平台促进作文教学。用欣赏之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希望之声,传递教师的真情实意;用指导之言,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用疏导之音,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实现作文评语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文评语;方法;有效性  小学生的作文批改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讲,都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且评改周期长、负担重,现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反思性教学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方式,展开语文课程的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对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做
期刊
摘要: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及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阅读标准;教育管理;教育体制;分析探究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高,在现在的教育当中,改革已经明确的要求语文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其中阅读是提
期刊
摘要:在最新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性生理发育过快,存在潜伏期和疏远期两个阶段,自我的控制水平较低。许多性成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发育并不成熟,在手淫和异性交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其人格发展。本文就试论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阐释。  关键词:试论;性成熟;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影响  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健康人格和正确三观的培养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而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一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充当了桥梁的作用,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情境创设法被广泛的应用到小学英语教育的课堂中。下面,本文对情境创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找出情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创设;有效性;实践研究  1 前言  “情
期刊
摘要:随着《课标》的出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正逐渐走进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正逐步渗透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对原有的知识与技能、
期刊
摘要: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形式,采取多种有效评价方法,适时地抓住课堂情境和课堂生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课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用有效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热忱。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新时代的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数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不仅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而且是每个孩子终身需要学习的对象。在经历了小学阶段教育的成长之后,大多学生已经初步踏入数学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成了在中学时期养成良好数学习惯一个重要阶段。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社会更加注重对孩子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分析总结出运用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