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技巧

来源 :中国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健康宣教水平。方法:对56例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结果:56例患者经有效紧急处理、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异物下滑、窒息死亡、呼吸道损伤和再次异物梗阻等发生。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要及时治疗,合理处置取出异物,通过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或家属提高认知和防止再发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上呼吸道;梗阻;护理;技巧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完全阻塞气道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果断、正确取出异物和健康宣教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院近三年来五官科收治的56例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6例,儿童39例,成人17例;男41例,女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10月~86岁,平均11.2岁;从开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0min~2h,平均41min;从就诊至处理完毕时间为20 min-3h,平均10.8min;第一次梗阻36例,第二次梗阻13例,三次以上梗阻7次。
  1.2 临床资料 全组中异物梗阻部位:位于鼻腔22例,位于咽部16例,位于喉部18例;异物种类:植物类果实13例,玩具类小零部件16例,小件生活用品3例,假牙6例,动物骨骼等食物硬块18例。该组中所有患者均有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表现,有剧烈呛咳30例,有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者12例,躁动或窒息者8例;简单处理21例,表麻下手术处理12例,在静脉麻醉下处理23例。
  1.3 紧急处理 护士遇见该类患者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缓解紧张气氛,快速清除口腔和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体位,并同时通知医师,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师手术,需要在麻醉下手术的患者应予以护送入手术室、并协助手术室人员争分夺秒地做好相关抢救和手术工作。
  1.4 观察宣教 手术完毕后,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协助和护送其进入病区,并做好门诊和病区护士交接工作。对于一般门诊处理的患者,应嘱咐其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使其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预防再发;交待术后的各种注意事项。
  2 结果
  全组84例患者经过有效紧急处理、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健康宣教,无1例发生异物下滑、窒息死亡、上呼吸道损伤的病例发生,无1例再次发生上呼吸道异物梗阻病例再次发生和复诊。
  3 体会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指位于鼻腔和喉之间的外来异物梗阻呼吸道,是五官科需要紧急处理的急诊,特别是咽喉部的异物梗阻。异物一旦进入呼吸槽内,患者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可有濒死感,数分钟内即可导致全身缺氧性损害,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有资料证明呼吸道梗阻后10分钟为抢救的白金时间[1]。有时梗阻的异物在就诊途中或不正确的取出过程中,也会下滑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更危险的后果。该病多见于儿童(80.6%),小孩贪玩和好奇心,常会把一些异物放在鼻腔或口腔里玩耍,或者吃东西时说话或哭闹,导致异物误入上呼吸道;发病后患儿常不能配合,常会导致异物逐渐下滑或胀大,危险性增大;其次是老年人的假牙脱落或进食时动物骨骼梗阻。
  3.1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要加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遇见较危急的病例时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施救。
  3.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技巧,加强工作责任心,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2],要求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充分理解病人心理和做好病人的情绪安抚工作,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
  3.3 配合医生处置病人 护士在接诊到此类病人时,应立即暂停手中非急救性工作,简短询问病史、观察患者情况、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体位、畅通气道适当吸氧、防止异物进一步下滑,同时通知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好门诊小手术和抢救所需药械,保证手术能最快、顺利、安全进行;术毕,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或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五官科护士应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患医患沟通技巧,因急施救、务实工作、团结协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绝大多数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的。
  参考文献:
  [1] 何中杰.论急救的时效性[J].中国急诊医学,2008;28(7):659~661.
  [2] 刘玉荣.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4(18):8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估尿促性素低剂量缓增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耐克罗米芬(CC)无排卵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 18例耐CC的不孕症患者进行 32个周期HMG低剂量缓增方案促排卵治疗 以阴道B超和血E2水平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除1例第一周期卵泡不发育而放弃外,余周期均排卵,21周期为单卵泡发育。其中9例单胎妊娠,5例双胎妊娠,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无局部
期刊
【摘要】缩宫素在产科用于引产和催产时在指征、剂量、时机和母儿监护等方面因个体差异尚存不一致,正确认识缩宫素作用特点,主要不断调整剂量,以最小剂量尽早到达有效宫缩,使产程正常顺利,是保证其安全有效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缩宫素;引产;催产;出血1药物催产素的特性的  1.1生理作用催产素是与催产素受体结合,实现对子宫的作用。通过结合受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尊重引产,催产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和子宫平滑
期刊
【关键词】距腓前韧带;损伤;手法治疗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急性损伤患者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但在紧急处理时易被忽视,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作者在2005年至2010年之间,应用“魏氏手法”治疗单纯性的距腓前韧带急性损伤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5~55岁。病程30分钟~3天,其中右足18例,左足12例。在选择病例时,一般多为青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0例需要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恢复期护理。结果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有效的避免了麻醉与手术的并发症,没有1例患者出现用药及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完美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手术室;全身麻醉;配合
期刊
【关键词】基层;狂犬病暴露;处置  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国家,逐年递增的发病趋势已经让狂犬病重新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多年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十年来,我地区无一例狂犬病例发生。但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和动物致伤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较高的人群暴露率使居民受到狂犬病的潜在威胁不断加大,狂犬病的防病形势不容乐观。现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工作:  1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辅助方法和工具,在处理复杂知识体系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企划、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本文就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方法,认识、理解、记忆、应用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增加患者的康复效果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Stroke)是脑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加强围产期保健及产前、产时监护;准确评估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认真的产科检查、准确评估及正确处理,使135例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降至1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74%。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产科B超、临产后有效的使用胎儿监护仪,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积极处理;无论是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试验数据。结果通过对患者实行临床诊断和治疗,36例患者中,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6.1%。5例患儿出现急性期死亡,其中
期刊
【摘 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但食管癌手术后病人由于正常活动受限,禁食、伤口疼痛、组织损伤,以及临床医护措施不当等都可以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15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应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及术前消化道准备,着重提出术后保护呼吸道通畅及胸腔引流管通畅,胃肠减压管通畅,指导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达到改善质量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对提高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医患联系卡,进行电话访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回访档案,由责任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但干预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