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杨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境创新 评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线。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经历,笔者认为如何打造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情境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数学现象出发,进行观察与操作,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2重视探究,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动手实践、自主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允许学生“插嘴”。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了连加后,教师出示下面一组练习:(1) 2+8+5(2) 5+3+7让学生很快算出得数,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在(2)中不少学生先算6+4等于10,10再加5,用“凑十”的方法,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意识,教师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真会动脑筋!”、“你真聪明!”“太棒了!”之类的鼓励用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3注重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音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当学生一起学习的时候,他们必须决定一个小组应该有多大。小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越强。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每个同学都编上号,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学习《3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合作的题目是验证同学们猜想的口诀是否正确。老师提的合作要求是:(1)四人一组用圆片摆或用纸画图验证。(2)边摆边说图意,列乘法算式,编口诀,并与黑板对照。(3)合作时要互帮互助,轻轻交谈。(4)合作时不要做与合作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影响其他同学。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4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成为学习的有效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只是认定,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调控。激励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方面的赞许,哪怕是回答错误,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受传统的评价影响,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知识上帮助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帮助他们度过一个一个的难关,尝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精神上鼓励他们,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平时的作业,上课表现中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使他们热爱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
  
其他文献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的面貌,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着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  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要让孩子对班主任信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最好的方法。  记得就在前天,我班昊的眼镜片被婷弄坏了。昊将这件事向我汇报时,我只是在心中升起丝丝不悦,想着这帮孩子怎么就不能安分一点,让我也好安心一点呢。但是事情发生了,就一定要
期刊
现代化的教育是要通过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科学化的管理,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系统化的教育内容以及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人。在新形势下,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应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及科学的管理模式,把小学德育工作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开放式教育。  1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   现代小学德育要树立学生教育主题观,改变把学生单纯看成德育对象的旧观念,改变以往我
期刊
爱,是存在于人世间的一种高洁的情愫。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稚嫩的心灵更需要爱的呵护,爱的滋润。师爱如沐春风,作为班主任,要做爱的传播者和赐予者,时时扬起爱的风帆,用爱去感召学生,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做起来会又轻松又幸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全面了解学生,与学生、家长形成互动  记得俄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我们要教育
期刊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在这么多的教学设施中,电子交互式白板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已悄然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语文课堂。   那是在去年9月份,我第一次知道了电子白板这个新生事物,校长要求我们每个青年教师要学会它。说实话,做了十几年教师,对于PPT的运用,已经得心应手了,突然之间,要我们“改朝换代”,很不适应。我打心眼里不愿意,但是,在一次公开课上,看到了别
期刊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是幼儿在环境中成长、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互动式的教室环境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更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引发孩子主体性发展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营造具有启发性和可参与性的物质环境,让孩子与物质环境互动  1.1合理布局教室墙面,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教室墙面布置是激发幼儿发问、思考的一种方法、手段。我们把平时幼儿在
期刊
美术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它是一门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美术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如何引导学生上好美术课显得非常重要。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爱美术,体验到美术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乐学美术呢?  1微笑面对自己学生,让学生喜欢美术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
期刊
兴趣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对幼儿的美术活动来说兴趣尤为重要。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幼教人应特别关注的话题。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  1提供宽松的精神环境和美术氛围浓厚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的绘画活动是由幼儿内心世界的宣泄
期刊
【摘要】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力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
期刊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称赞和奖励。老师的一句“你真了不起”比奶奶买的糖还要甜,一句“你真是个讲卫生的乖孩子”比妈妈的声声叮嘱还要奏效,一面红旗、一颗五角星比爸爸买的玩具还要有吸引力。怎样抓住孩子的特点组织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多用童言,吸引童趣,保持童真,可以让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1儿童化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
期刊
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品德课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产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的主体实践。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全程、全方位参与到思品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真正被感染,以提升其品德素质,是我在教学中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