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搞好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注重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浅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
  1 重视学法指导
  1.1 明确培养目标,传授历史学法。“凡事欲则立”,“得法则事半功倍”,为此我十分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课本插图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等等,来争取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去分析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为此课前我总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预习效果,让学生主动自学,获取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伴着思考去读书,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让学生尽量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为听好课作充分的准备。
  1.2 重视前置复习,注重过渡衔接。历史知识点繁多,如果不把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很难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每次上课时,我一方面通过思考练习进行复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从而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1.3 加强知识联系,形成结构系统。课本教材是学生知识的来源,必须让学生把课本读熟,灵活运用,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从而举一反三。历史知识多,系统性强,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注意将知识分类归纳,按系统掌握,就能很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注意归纳:如建立“错题集”,难写字、易误点,进行随时发现,随时统计;课外史料的及时补充等都有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
  2 让学生互助互学
  历史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学、交流能够理解,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敢于让学生自己提,困难勇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真正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不是被动的学习、机械的记忆,而是有意义的学习,积极的学习,学习效果才更好。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让学生去读书,去发现问题,去质疑,在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中,去补充自己,充实自己的历史观点。历史文献材料、大事表、课文插图、历史彩图、文物等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读材料,想问题;看彩图,说历史等活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主动阅读讨论,质疑理解,教师精心创设想象空间,展现历史情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好地图、材料、教具,让历史情节重新呈现在课堂上,让一个个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历史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全体学生在参与阅读讨论交流中掌握历史知识。
  3 抓住教学关键
  3.1 指导记忆方法,灵活掌握知识。历史知识点零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特别多,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反对死记硬背,机械呆板,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如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历史事件的要领等,通过教师自己的示范引导,运用多种方法变单调为有趣,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变抽象为形象。如历史大事三字经,一句话记问题,大题要点化,谐音记忆,自编口诀等。
  3.2 重视质疑训练,促进学生思考。“学起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获得理性认识,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实现,问题在巧设质疑中产生,激烈地争辩能扣击学生心绪,教师应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如:在讲解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汉初的大臣,应怎样替国家出谋划策,为黎民社稷设想,说办法,让学生分析当时的历史现实,畅谈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在相互讨论中进一步理解难点和重点。再比如让学生假设“楚汉之争”以项羽胜利告终,那么根据项羽的性格,历史以后将会怎样发展?等等类似的想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理解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明确了实行政策的必然性。
  3.3 用历史观点评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必须运用科学的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分析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诸葛亮等等不能用小说中的观点来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应从整个历史过程中看人物的功绩与过失,注意史论结合,注意讲究科学性、辩证性等。
  3.4 抓好课外拓展,适当延伸补充。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努力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自己围绕课文,查找资料,搞好课前预习,做好课后提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课外阅读《史记》、《春秋》、《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既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3.5 练习方式多样,激活练习为主。搞好平时练习,注意期末复习。平时练习搞得好,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历史课时少,知识繁琐的问题。平时练习要注意及时、准确、不留后遗症,不把“包袱”都集中在一起解决。复习阶段要注意抓好指导,注意有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知识的归类复习。如让学生总结古代农民起义、历次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的发展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等。在竞赛式答题活动中,让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卡片练习,一目了然,故事比赛,气氛活跃……
  总之在教学中要真正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加强预习,注意精讲,采用多种方式练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习字的重要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字写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最终水平,因此,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写字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让每一个孩子都写一手漂亮字。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呢?  1 激发情趣,培养写字  兴趣是一个人行为的原
期刊
【摘 要】 “三关注”主体性课堂模式的功能在于以导学案作为课堂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通过引导教师关注学情、关注合作、关注达成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能符合提高课堂效益的需要,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案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注重实现:低起点(重预习、重基础)、小步子(由易到难、分层渐进)、多活动(互动有效、主体突出)、快反馈(讲练结合、当堂反馈)四个功能,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
期刊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益的关键一环。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造情景的作用。恰当、简洁、生动,或风趣幽默的导语,会有效的吸引学生,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迅速形成教学高潮。  1 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这种导入方式,要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导语成为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起上挂下联的作用
期刊
【摘 要】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真正学会英语,所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提高 英语 教学质量 要素    中学英语《新课标》当中对英语教学有许多科学正确的的方法,其中不乏提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以及进行情感教育等重要方法,现就这几方面作简要论述。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期刊
【摘 要】 当前,我国积极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反复强调应当大力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等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基础技术人员,对提高社会各产业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使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运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因此,计算机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然而,在本人从事计算
期刊
【摘 要】 本文简单地叙述了高校教学秘书与教学档案管理的关系,并指出高校教学秘书应关注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安全保存、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关键词】 教学秘书 教学档案 管理效果   在大学的各个系部中,一般都会设置一至两名教学秘书。教学秘书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性岗位,一般处理与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有关的事务,属于办公室文秘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安排教学计划、准备教学
期刊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角色,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就本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几种应用作简要概述。  1 “一叶而知秋”——主题式问题的应用  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情况:①在学习过程中,某个问题被作为知识导入的引子,一旦完成
期刊
导入,就是在课堂伊始,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俗话说:响鼓还需重锤敲。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就是一面响鼓的话,那么导入就是这重锤的第一锤,乃是重中之重,必须浑厚有力,起到“一锤定乾坤”的作用。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
期刊
【摘 要】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本文探究了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还简单概括了设计导入方法时的原则。借此希望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新课导入的艺术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更具有魅力。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导入   A good
期刊
高中文言文所选用的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古典文学作品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了很多颇见性情的篇章。然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没有互动,没有激情。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也是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的。  1 文言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