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研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读者服务缩影

来源 :图书馆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俄罗斯的蔓延,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迅速着手抗击疫情,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特别是通过有效的线上服务将疫情对读者的影响降到最低.读者可以远程获取疫情防控资源、数字文献资源,享受线上阅读推广服务,通过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参加在线展览、演出、讲座、游览等文化活动.两馆的举措为其他图书馆在疫情下的危机管理、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的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开放科学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新需求,图书馆有必要做好转变资源建设模式的准备.本文通过梳理开放科学概念,分析开放科学要素及其对信息资源的新要求,剖析国际知名案例,为面向开放科学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以革新信息资源体系为主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是开放科学的关键要素,以OpenAIRE为代表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在信息资源的汇聚、关联、服务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建议图书馆积极参与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建设中使用统一元数据描述标准,建立信息资源交叉链接框架,推行面向科研全生命周期的嵌入式服务机制,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依据有危险控制理论、作为义务和节约社会总成本等观点.在限度上,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为断,限于防范社会交往中的普通生活风险.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构成要件为管理人存在过错、未完全履行相应的作为义务、造成损害后果以及未完全履行相应的作为义务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同时,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或者损害由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管理人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晚清时期,书院藏书为配合新型书院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从复兴、繁荣至式微的近代化进程.在“兼采并蓄”理念指引下,官书局本和制造局本成为书院藏书的重要来源,实学、西学文献数量增加,算学文献受到青睐,报纸成为书院收藏新宠,藏书涉及的语种和著者国别渐趋多样,藏书类目亦有一定扩展和创新.藏书借阅方式也有相应的变通.近代书院藏书紧密配合书院教育改革,揭开了调整文献收藏结构的序幕,成为清末民初各级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的先声,不仅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储备了人才并积累管理经验,促进清末民初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近代转型步
在古籍数字化趋势下,有效组织众多古籍数据库,可以解决目前古籍数字资源分散的问题,也可以满足人文学者对古籍资源检索与利用的需求.研究基于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从常见300种古籍数据库中提取特征,利用分面分类信息组织方法组织并描述古籍数据库特征维度.基于此,研究选取主题、类型、格式、地区、建置主体和权限六个维度构建古籍数据库分面分类体系.元数据与分类法等信息组织方法对于古籍资源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组织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面向交互创新视角,将图书馆与知识服务对象整合起来当成一个整体,基于合作关系,在交互认知—交互深入—交互稳定的框架内建立起合作供给模式.以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的交互创新地位同等性、目标针对性、行为关联性为特征,按照知识服务纵深性与细节化的深度以及知识共建、项目共担、价值共创的广度,通过构建战略布局、系统运转、交互能力三个模块搭建模型.在制定跨行业的协同战略、推动服务力的价值转化、打造中介性的协同中心方面进行应用.该模式具有服务针对性强、开放性大、协同性高、偏差性小的特点.图书馆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深度交互
满意度是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因素,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满意度的影响强度会在用户持续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应对各要素与满意度的影响关系随时间节点在强度和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索.本文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概念模型,在持续三个半月的时间里分别设计三个时间点对210名移动图书馆用户进行结构化的问卷调查,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持续使用时间对系统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影响不显著,信息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在不同使用时间点上
数据控制者在形成数据集合时实现信息熵减的劳动带来了大数据经济利益.数据集合上负载信息主体人格利益和多重社会利益,并不影响数据集合的相对独立性,数据集合可以成为数据财产权的客体基础.实现数据财产权各项权能需要平衡数据集合的利益结构.基于数据集合的负外部性,需要在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披露环节对数据控制者设定行为边界.此外,需要建立数据的强制公开、移送、许可和合理使用制度,并且基于利益分配公正性适当征收“数字税”.
本文旨在探索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场馆旅游吸引力水平,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对301篇公共文化场馆游记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共性特点.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场馆整体具有一定旅游吸引力,旅游满意度较高,游客选择游览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已经具备了选择—参与—感知的完整旅游体验,具有开发旅游功能的现实意义.根据不同场馆实际提出旅游功能开发建议,以期推动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更好的响应国家发展方针,助力文旅融合事业发展.
美国公共图书馆作为联邦政府认可的社区灾难应急服务中心,开展了多类型的社区灾难应急服务.本文抽样调研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社区灾难应急服务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历程、服务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社区灾难应急服务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政府、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初步形成“法律保护、政策支持、横向机构协同、纵向馆际联动”的服务体系.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社区灾难应急服务现状,从服务职能、服务体系、机构协同、资源整合、需求评估、服务规划、科学研究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力之一.由世界经济论坛等世界组织成立的“数字智能联盟”发布的《2019年DQ全球标准报告》首次尝试为教育和技术领域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制定全球标准,简称DQ框架.DQ框架提出了涵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涉及三个层次与八个领域的24种数字素养能力.该框架具有覆盖范围广、可持续性强和实践性强等特征.这个框架对于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