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教育的本源,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幼教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心中有爱,教师才会对孩子报以积极的态度,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得以健康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幼儿园(以下简称通幼)多年来时刻将“爱”的教育贯穿幼儿园工作的始终,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园品位,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爱启智,多元发展”的办园理念和“多元化区角活动、快乐成长教育”的办园特色,使幼儿园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化幼儿园,成为孩子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儿童乐园。
精心设计营造“爱”的环境
通幼从幼儿需求角度出发,对园所环境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规划,形成了通幼独有的园本文化。园所建设中使用的原生态木质材料与现代风格设计相结合,使幼儿园整体格局大气、厚重,更具高雅情趣,使幼儿感受人文环境与知识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器械配备突出趣味化、活动化,更具挑战性:幼儿恋恋不舍的沙水池、挑战极限的攀爬墙……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体验快乐、自信,勇敢;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植物造景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独特校园景观。每个季节都向孩子们展示不一样的景色,也为孩子们提供了绝佳的观察内容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流露自己的天性,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与“爱”同行。
潜移默化打造“爱”的管理
通幼以“策略多元,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制度的核心,既立足多元思辨,又追求人本精神。制定了多元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园本研修制度等,构建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设教师的最优化发展空间,进而促进教师、儿童的多元发展。
在管理文化建设上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耐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将传统的“以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例如,通过“教代会”向广大教职工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使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合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制度。
通幼还将原来的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力求管理方法的多元化。民主与监督双管齐下,使管理方法和管理评价更为科学和丰富。
创新发展构建“爱”的团队
通幼为了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爱心型教师队伍,通过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的方法,积极为教师搭建和谐沟通的桥梁,把教师放到各类竞赛中“摔打”,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保教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师团队建设上,通幼提出了“四字精神”,即在师德上,对幼儿全面负责,突出一个“爱”字;在工作上,努力奋斗突出一个“勤”字;在作风上,脚踏实地突出一个“精”字;在效果上,不断创造突出一个“新”字,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作风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而构建了一支高学历、高能力、爱幼教、乐奉献的“爱”的教职工团队。
奉献爱心实施“爱”的教育
多年来,通幼结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要求,从“爱”的教育初心出发,围绕“以爱启智,多元发展”的办园理念,以多元化区角活动为突破口,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评价的操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形成了“以爱为源、以细为要”的管理文化;“时时有教育、无处不和谐”的环境文化;“以爱启智、无痕教育”的班级文化;“以爱育爱、多元发展”的行为文化等,使班班有特色。古诗新唱、棋艺、传统文化、泥工、创意画、编制、剪纸等特色课程的开设,使通幼成为多元化、特色化、生活化的精神家园。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幼儿园坚持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全园15个班创建了不同的活动区: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的“玩转世界”;中班以美工操作为主的“创意无限”;大班以科技活动为主的“科技之旅”。通过区角设置及活动开展,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去实践,切实提高了多种能力,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打造出了通幼“以多元化区角活动促师幼和谐发展”的独特办园特色。
示范引领进行“爱”的传递
为实现当地农村幼教工作规范化、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通幼不断寻求发展空间,拓展办园思路,走集团化管理的道路,于2003年筹划成立了以通幼为中心的通幼幼教集团。在“分类指导,错位发展”集团发展思路引领下,将集团70余所幼儿园进行了分类梳理,确立了“先规范—再提高—创特色—树品牌”的集团分期递进发展目标。实施“名园扶弱园、名园带新园、名园树强园、名园加民园”三体一点联合体办园模式,开展“可视性文化”打造工程,通过“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园所”等措施,使集团各园立足实际个性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教学品牌特色差异化,达到“一园一品,百花齐放”的效果。如:黄家庄幼儿园的“战鼓文化”、常安一幼的“多元文化”、屯头幼儿园的“传承宫灯文化”、梅花幼儿园的“爱的教育”……营造各具特色的园本文化,打造出通幼集团特有的、多元化的幼教品牌。
通幼坚守“爱”的教育的初心,在幼教领域探索出独特的成功路径。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全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基地”“全国园本教研基地”“全国优秀幼儿园”“全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基地”“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园”等100多项荣誉称号。通幼先后接待省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参观学习10000余人次。积极推动了石家庄市幼教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省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教育的发展源于锐意的创新,品牌的卓越源于不懈的追求。通安幼儿园将继续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以高效的领导班子为主体、科学的管理體制为框架、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过硬的保教质量为目标,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多元优质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幼儿园)
责任编辑 :杨静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幼儿园(以下简称通幼)多年来时刻将“爱”的教育贯穿幼儿园工作的始终,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园品位,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爱启智,多元发展”的办园理念和“多元化区角活动、快乐成长教育”的办园特色,使幼儿园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化幼儿园,成为孩子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儿童乐园。
精心设计营造“爱”的环境
通幼从幼儿需求角度出发,对园所环境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规划,形成了通幼独有的园本文化。园所建设中使用的原生态木质材料与现代风格设计相结合,使幼儿园整体格局大气、厚重,更具高雅情趣,使幼儿感受人文环境与知识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器械配备突出趣味化、活动化,更具挑战性:幼儿恋恋不舍的沙水池、挑战极限的攀爬墙……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体验快乐、自信,勇敢;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植物造景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独特校园景观。每个季节都向孩子们展示不一样的景色,也为孩子们提供了绝佳的观察内容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流露自己的天性,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与“爱”同行。
潜移默化打造“爱”的管理
通幼以“策略多元,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制度的核心,既立足多元思辨,又追求人本精神。制定了多元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园本研修制度等,构建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设教师的最优化发展空间,进而促进教师、儿童的多元发展。
在管理文化建设上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耐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将传统的“以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例如,通过“教代会”向广大教职工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使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合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制度。
通幼还将原来的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力求管理方法的多元化。民主与监督双管齐下,使管理方法和管理评价更为科学和丰富。
创新发展构建“爱”的团队
通幼为了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爱心型教师队伍,通过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的方法,积极为教师搭建和谐沟通的桥梁,把教师放到各类竞赛中“摔打”,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保教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师团队建设上,通幼提出了“四字精神”,即在师德上,对幼儿全面负责,突出一个“爱”字;在工作上,努力奋斗突出一个“勤”字;在作风上,脚踏实地突出一个“精”字;在效果上,不断创造突出一个“新”字,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作风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而构建了一支高学历、高能力、爱幼教、乐奉献的“爱”的教职工团队。
奉献爱心实施“爱”的教育
多年来,通幼结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要求,从“爱”的教育初心出发,围绕“以爱启智,多元发展”的办园理念,以多元化区角活动为突破口,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评价的操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形成了“以爱为源、以细为要”的管理文化;“时时有教育、无处不和谐”的环境文化;“以爱启智、无痕教育”的班级文化;“以爱育爱、多元发展”的行为文化等,使班班有特色。古诗新唱、棋艺、传统文化、泥工、创意画、编制、剪纸等特色课程的开设,使通幼成为多元化、特色化、生活化的精神家园。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幼儿园坚持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全园15个班创建了不同的活动区: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的“玩转世界”;中班以美工操作为主的“创意无限”;大班以科技活动为主的“科技之旅”。通过区角设置及活动开展,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去实践,切实提高了多种能力,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打造出了通幼“以多元化区角活动促师幼和谐发展”的独特办园特色。
示范引领进行“爱”的传递
为实现当地农村幼教工作规范化、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通幼不断寻求发展空间,拓展办园思路,走集团化管理的道路,于2003年筹划成立了以通幼为中心的通幼幼教集团。在“分类指导,错位发展”集团发展思路引领下,将集团70余所幼儿园进行了分类梳理,确立了“先规范—再提高—创特色—树品牌”的集团分期递进发展目标。实施“名园扶弱园、名园带新园、名园树强园、名园加民园”三体一点联合体办园模式,开展“可视性文化”打造工程,通过“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园所”等措施,使集团各园立足实际个性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教学品牌特色差异化,达到“一园一品,百花齐放”的效果。如:黄家庄幼儿园的“战鼓文化”、常安一幼的“多元文化”、屯头幼儿园的“传承宫灯文化”、梅花幼儿园的“爱的教育”……营造各具特色的园本文化,打造出通幼集团特有的、多元化的幼教品牌。
通幼坚守“爱”的教育的初心,在幼教领域探索出独特的成功路径。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全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基地”“全国园本教研基地”“全国优秀幼儿园”“全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基地”“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园”等100多项荣誉称号。通幼先后接待省内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参观学习10000余人次。积极推动了石家庄市幼教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省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教育的发展源于锐意的创新,品牌的卓越源于不懈的追求。通安幼儿园将继续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以高效的领导班子为主体、科学的管理體制为框架、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过硬的保教质量为目标,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多元优质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幼儿园)
责任编辑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