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塑造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出发,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深刻涵义,并从数据中分析了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以及内心的认同感。同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并对研究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对策:自觉学习、内化为行动以及積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此促进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认同;研究生发展;践行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10-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会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也就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而在各类价值观当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对主体的行为与态度起着支配与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即为核心价值观,是群体对于是非善恶的共同评判标准以及对目标等的共同认可与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 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胡锦涛在大会上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项有关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用简洁易懂的24个字提出了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表述[3],既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于未来的宏伟愿景,为共同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二、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经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层面到认可、接受的最终层面,通过与不同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与对比,优化自身价值体系,最终形成价值共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展开自觉行动,也就是由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行为的一个过程。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收方式增多、学生来源更为广泛,由于不同个体的年龄、学习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以及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致使其思维方式、行为表现、价值观念等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在思考、认知问题的角度及深度上展现出较大的差异。
  以某市高校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的核心为包含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维度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求为分析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准确可信的分析数据。据研究数据[4]表明,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十分认同,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认同差异。例如: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相较于非共产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更高,对其的理解更为深入,与其的情感联结更紧密;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上有过工作经历或者与其有所接触的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更高,同时还能通过平等交流,引导身边的同学提高认同度,传递正能量。通过强化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研究生素质,促进其道德、思想的进步,增强研究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牢固树立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当今的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2016年既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5],在这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问题被压缩到了一起,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快速而广泛,社会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年代,再加之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深入,国家之间的界限愈渐模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机将其价值观向全球推销,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意识渗透、文化侵略,这些构成了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青年学生,很容易因为各类诱因而产生价值观偏差,因此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自由全面发展需要正确且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导,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研究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明确自身的使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觉遵守和践行道德规范,使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我们的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是各类前沿思想文化的集中地,多元文化在此汇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广大研究生起着凝聚、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消极、低俗的文化则会对研究生的身心成长产生较大的冲击,侵蚀学生的精神世界,消解其崇高的精神追求,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稳固确立,易导致研究生们失去人生目标,降低社会责任感,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侵蚀。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研究生教育中,通过学校特殊性、系统性的文化传承,以及横纵双向的文化辐射与引领功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再加上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正确引导教育、激励熏陶学生,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研究生们的道德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意识,并将教育引导与培养和自觉自为结合起来,由此建设出科学正确、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有自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意识的优秀人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最终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最终社会追求。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研究生,最高的人生目标应该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通过认真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正确认识自己,在人生目标的设置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自觉忠于祖国、奉献集体、自我约束,以公共利益为先、个人利益靠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研究生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学习,能有效深化其个体能力。首先是自我评价的能力。培育研究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重视自我教育,课内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心理素质,课外积极参与社团、社会活动,自我调适,努力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并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适当与他人进行比较,获取他人意见,以此为参照,及时调整自我认识,从社会现实及自身实际能力出发,结合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需求,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其次是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学会自我减压,时常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主导情绪,拥有豁达的胸怀,增加个人幸福感;最后是深化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全面发展计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统筹兼顾,妥善协调好专业与就业、择业,社会人际关系,事业与生活等各类关系,努力实现自我规划,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研究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明繁荣、社会文明的思想保证。[7]而其根本则在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抽象、虚无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每一个研究生,都应该争当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将其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为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实质。
  学习是践行的先导,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彻底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自身坚定的信念、行动的基本准则与根本方针,才能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立场,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科学有效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其内涵、解读其实质,从而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研究生们通过与老师、同学们相互地学习、讨论与对比参照,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校园风气,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有力的道德支撑。
  (二)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为。
  根据唯物主义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积极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其实质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作为意识指导、支配研究生的行为,发挥其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的作用。其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生的主流思想,并努力实现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化,引导研究生们在实现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低级需求后向实现高级需求转化,从而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自觉行为内化的路径,使掌握的理论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积极自觉地参与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实际行动之后,才能发挥出其价值。也就是说,研究生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只有通过亲身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加深刻与坚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研究生们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价值判断,并增强研究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培养奉献精神。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指导,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实现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的充分对接,从而将内化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固定的行為习惯。
  再者,实践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研究生们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成为了检验了其思想与理论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用实际案例佐证其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对理论新的理解,不断提出新的需要、发现新的课题,并为此提供新的经验与研究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实、发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内涵的丰富发展,由此形成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五、结束语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绝不是仅仅只依靠强盛的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昌盛。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传播中国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要认真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直面现实重大问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释放“正能量”,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4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3]陈 芸,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专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N].新华每日电讯, 2012-11-10:03版.
  [4]数据引自梁龙.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高梦薇(1992-),女,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提出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和优化党建工作方式,创建新型学习平台,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媒介素质和工作效率,创新高校党建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04-02  新媒体技术重构了人们的生活理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期刊
期刊
07年的冬天我国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雪灾,它给我国的交通、能源、通讯等许多部门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也突显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许多问题。那么我国应该如何建立和健全政
摘要:通过在我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且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潜力,提高了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她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实现我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目标有着显著效果,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体育舞蹈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德语与英语同源,这导致两者有许多相同相似,亦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德语与英语学习的相互影响会伴随学生相当长的时间。课题研究首先问卷调查展开,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高校啦啦操发展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高校在全国啦啦操发展中处于前列,但成都市各高校技巧和舞蹈啦啦操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运动员专业技术不强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在大力发展啦啦操的同时还应重视建设校园文化;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教法和训练手段,进一步提高啦啦操的专业技术水平,为高校啦啦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代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我国高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思想道德培养的关键.针对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以高校社团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风化性禁书《红楼梦》和的思想钳制类禁书《水浒传》的英译本为例,尝试运用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翻译理念、翻译策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作研究和评述,将中国古代禁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视角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描写性翻译研究的实际例证,以期管窥英语世界中国古代禁书英译的历史进程、发展脉络和整体趋势。  关键词:描写译学;中国古代禁书;翻译  中圖分类号:H
摘要:《海滨故人》描写了五四时期接受思想启蒙的五位女性面对爱情与生活不得出路的困境,反映了五四时期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新一代女性怀揣现代思想却在传统大环境下无法寻得理想人生的悲凉状态,揭露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女性自身对自由平等认识的不足。  关键词:海滨故人;五四;女性  《海滨故人》是五四时期第一代女作家庐隐1925年发表的带有自叙性质的小说,故事讲述了露莎、玲玉、莲裳、云青和宗莹五个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