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自古同冰炭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乱世果腹,盛世文物”,而今这文物收藏界已然进入了“乱世”。“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卖,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说的就是假冒伪劣的“收藏品”遍地横流,这假货实在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在收藏领域最需要鉴识真伪、判别正邪、匡扶正义的时候,学者李飞编著的一本《别让收藏玩死你》横空出世,真可谓正当其时!
  《别让收藏玩死你》(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四十多万字,作者历时三年完成。这部揭露文博界黑幕的作品,图文并茂,事理双盛;原书名是《收藏江湖》,后改为《别让收藏玩死你》,有更鲜明更直接的警示。
  李飞有一串的头衔:文物学者、收藏家、作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艺术品鉴赏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国立文化艺术院导师等。浸淫文物收藏圈多年的李飞,本质是学者、研究者,他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赏鉴中国古代艺术品,已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大多为精装精印的大部头:《中国东阳木雕》、《中国徽州木雕》、《中国明清木雕精粹》、《中国传统瓷器艺术鉴赏》、《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中国传统金银器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年画艺术鉴赏》、《中国传统玉器艺术鉴赏》、《吉祥百子——中国传统婴戏图》、《中国历代佛像收藏品鉴赏》、《唐卡奇珍——中国古代唐卡艺术鉴赏》、《古风今韵——红栋珍藏馆古典家具精粹》等等。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以假乱真、以伪代真,就是邪恶。国人创新创意能力不足,仿真造假能力却举世无双:仿国外而成山寨,仿古人而成赝品。《别让收藏玩死你》揭露了收藏界神秘的“隐世界”、邪恶的“潜规则”。
  全书分为“名人收藏”、“浮世乱象”、“步步惊心”、“去伪存真”四大章节。“名人收藏”讲述名人的收藏理念和经验;“浮世乱象”讲述文物鉴定界的九大悬案、收藏界的三大骗局,以及疯狂盗墓的真相;“步步惊心”讲述拍卖的各种玄机;“去伪存真”讲述书画、玉器、陶瓷、青铜器、古典家具五大类艺术品的造假地域及手段,并传授鉴定古玩的诀窍。附录“古玩行业术语一百例”等,富有知识性。
  毋庸讳言,正是如今的全民收藏热,带动了全方位造假热;对于造假者来说,已然迎来了赝品的“黄金时代”,造假手段登峰造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赝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进入民间,到达各色人等的手中。书中揭示、剖析了收藏界许多“玩死人”的大案要案:
  ——“汉代玉凳”今人造,古董也玩“穿越”,说的是2011年由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出二点二亿天价的“玉器”,这“汉代玉凳”是青黄玉龙凤纹梳妆台组件,号称是汉代的,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后来调查证实,这个所谓的“汉代玉凳”2010年产自江苏邳州市向阳村,是根据明代老件仿造的,当初作为高仿工艺品出售,成本约一百万,2010年以二百六十万在河北石家庄售出。荒唐的事,在文物鉴定圈子内,“大家互不拆台”已经成为“潜规则”,即使假到离谱,业内也没有人愿意出来戳穿。
  ——五位国家级专家卷入“金缕玉衣骗贷案”,说的是京城生意人谢根荣,利用假的“金缕玉衣”,成功骗贷十亿元。他买了玉片自制出一件“金缕玉衣”,请五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签字鉴定,为它估价二十四亿元。这五名专家是怎么鉴定的呢?他们围着看了看就给鉴定出来了。这鉴定是按评估价值提成收费的,如今业内流行“不打假”,如果有名家开出了评估报告,其他同行通常不会“拍砖”,而是听之任之。
  ——真假长沙窑“壶王”,说的是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真假风波。这是一把长沙窑大执壶,由安徽淮北收藏者丁仰振捐赠,而南宋官窑博物馆的藏品,大部分从他手中征集而来,而且都经过专家“鉴定”,为此杭州市政府还奖励了他一千五百万元。这把“壶王”,在鉴定两年之后,四个鉴定专家方有三个签字认可。求宝若渴,浮躁如斯,你说靠谱不靠谱?2011年8月,全国众多媒体质疑这把“壶王”假得没谱。在央视新闻频道专题片《壶王真相调查》中,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杨静荣认为这把“长沙窑大执壶”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赝品。李飞在书中不客气地说:“‘长沙窑壶王’事件折射的是文物管理机构对民间捐赠监管的空白。因为监管机制的缺乏,博物馆在接受捐赠时,无论是鉴定还是价格评估都显得很混乱。博物馆仅仅是把藏品撤下来了事,难道算是给公众一个交代了吗?!”
  《别让收藏玩死你》中有一节专门说张大千——“五千年来一大千”,年轻时张大千就成为一位善于模仿的“造假圣手”。张大千想不到的是,如今模仿他画作的赝品,已然多如牛毛。央视寻宝节目推出的《传家宝》特别节目,讲了这么一个作假的故事:一位女士拿出一幅张大千的《蕉荫仕女图》上節目,那是她老公从古玩市场买来的,“价格保密”。张大千画仕女是一绝,但鉴宝的专家认为这幅是《蕉荫仕女图》仿品。瞧瞧那虚弱的笔力,外行也不难看出其假。而这位女士立马就拿出了自己的证据——在《江苏画刊》1982年4期的封二上,印的就是这幅仕女图,一模一样。鉴宝专家说,节目组为了慎重起见,到国家图书馆去查证了原版的《江苏画刊》,1982年4期封二印的是画家秦古柳的书画作品,根本就不是张大千的仕女图!作假者花上几百块钱,重印改装了这本《江苏画刊》,成功地推销出了假冒张大千的赝品仕女图!你想的是“捡漏”,你得的却是“打眼”——作假者就是如此“玩死你”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收藏演变为投资与投机,变成钞票的比拼。著名画家陈丹青就他的画作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不客气地说那是“有钱人的游戏”。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明成化鸡缸杯以总成交价二点八亿港币拍出,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这件鸡缸杯,小如掌中物,绘有公鸡、母鸡领幼雏于花石间觅食“天伦”图。相隔三个多月后,拍品终于移交买家。刘益谦随手用它倒了一杯茶喝掉,以表达兴奋之情:“这杯子距今有六百年了,当年皇帝、妃子都应该拿它来用过,我无非是想吸一口仙气。”   近年日益兴起一个所谓的“国宝帮”,以“国宝”收藏为中心,组成一个“抱团取暖”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产、供、藏、鉴、销“一条龙”链条,主要采取“做局”的方式,甚至通过一些地方台的鉴宝节目进行忽悠,利用手中的“国宝”打通政商界,有的还辗转两岸三地,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攫取巨额暴利。这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名利”江湖。有了这个巨大的江湖,“藏品”暴利超过毒品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无边的可能。
  外人所不知的是,一些价格被炒到天上去的真假“文物”,成为资本炒作的支点,成为同银行合谋骗取贷款的杠杆,甚至成为洗钱的另类管道。不少“藏家”本没有多少资金,但他能“藏”在国有银行的羽翼之下,只要把“文物”炒成天价,弄成抵押品,银行就成了钞票哗哗向他如水一般流来的“金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全民性的弄虚作假,背后是人心人性的普遍堕落,这更可怕的。《福布斯》杂志曾刊发一篇调查性报道《灌进去,倒出来》,只用两个动词就形象地揭示中国收藏市场的乱象:中国人善于用各种手段把国宝的神话“灌进去”,然后在拍卖市场上把低劣的玩意“倒出来”。
  而最最可怕的,则是专家、鉴定者人心人性的堕落。谁来鉴定“鉴定家”?这是李飞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鉴定家”成了“玩死你”的帮凶,在许多著名的“赝品”背后,都有专家伪专家的影影绰绰。文物鉴定圈子水很深很浑,在利益驱使下,不少文博专家在为夺取“话语权”而争斗。赝品太多,“伪专家”都似乎不够用了。李飞用“暗无天日”来形容文物收藏界,怒斥“文物鉴定界之乱已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因着暴利的驱使,“伪专家及古玩骗子变本加厉,设下坑人的收藏陷阱,编织诱人的鉴宝故事,在古玩市场中玩弄着魑魅魍魉的把戏”,“其戏文之诡谲,主题之露骨,动作之张扬,情节之跌宕,一个胜过一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为可悲的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砖家”之砖砸下来,倒霉的是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一窍不通的收藏者。文物古董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的物证,它集国学、历史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考古学、工艺美术等知识于一身,“门外汉”还真是一时难以进入其中辨其腠理、明其经络、知其膏肓。有一回在杭州某剧院,撞见大厅里在搞文物“临展”,是浙江某地一企业家所购的藏品,玻璃柜内那些动辄标价上千万的文物令人生疑。土豪企业家往往是钱太多,无处投资,转向文玩,本人压根不懂,不知是哪些专家做的“顾问”,忽悠财主上贼船。
  自称“老男人”的李飞嫉恶如仇,“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作为文物学者,他愤怒挥锄,掘地三尺,使许多深埋地下的收藏玄机露出真相;作者就是想凭一己之力,毫不留情地撕开收藏界“文雅”、“艺术”、“品位”的画皮。他说自己“只为坚守最后的书斋,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坦言“劳瘁不辞披夜月,饥寒常忍履冰霜;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这已是“老李飞刀”的英雄本色。
  最后我想说的是,收藏应该走过“三境界”——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收藏品变成投资品,是因为文物的稀有性,“见山已不是山,见水已不是水”,体现出文物藏品附着的经济价值,这是应该的;但最终应该回归文物藏品的本身,收藏文物是收藏歷史、收藏文化,不是为钱而钱,不是以占有为目的,而是“过我目,即我有”的潇洒,回到起点,回到本源,回归“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质朴,多好。
其他文献
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20年3月,胡适《尝试集》出版后,在“尝试”的名义下,众多文人纷纷“下水”,创作新诗。废名在当时也“真真的是同新诗恋爱”一场。废名的新诗创作始于1922年,是年9月他到北京大学国文系读书,而在此之前,他已经熟读新诗特别是胡适的新诗,“《尝试集》初版里的诗,当时几乎没有一首我背不出来的”。在“尝试”的背景下,废名创作了不少新诗,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老爸风度翩翩,潇洒迷人,自称“在世诸葛”,自从汶川地震后,喜欢研究与地震有关的资料,还喜欢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有关地震的故事。  有一次,老爸正津津有味地讲着地震的故事,我家的饭桌突然开始晃动,碗筷发出碰撞之声。我双腿发软,不停地哆嗦……一系列的念头纷至沓来:大楼会不会塌?有没有救援队来救援?我似乎听到高楼的轰隆倒塌声,紧接着似乎是一阵阵玻璃破碎声……  一向神机妙算的老爸此时大喊:“地震来袭,快
陈玉女,著名宗教史学者,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现为台湾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著有《明代佛门内外僧俗交涉的场域》、《明代的佛教与社会》与《明代二十四衙门宦官与北京佛教》等。  韩晗(以下简称韩):陈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您是研究明代佛教的著名学者,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汉魏到唐宋,再经历元明清,可谓瑰丽璀璨,但是为什么您对明代佛教最感兴趣?  陈玉女(以下简称陈)
在不知不觉中,初中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半,我们发现:八年级的学生越来越会独立思考,越来越有创意性的表达。八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所选的学习内容正切合了同学们的这种身心特点,为大家增长语文知识、思考人生问题、陶冶个人情操提供了极好的精神食粮。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事理说明”,选编了六篇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活板》《核舟记》《叫三声夸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些
陈文明。湖南临湘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其作品入展首届、第二届国际书法大展,曾获全国书画小品展一等奖、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展优秀奖。    从追摩古人到别出新意    黄林非(以下简称黄):艺术创新是当前许多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前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堪称汗牛充栋,随便打开哪种《艺术概论》之类的著作或教材,大概都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相关论述。为什么
基本信息  书名:《5C核心素养:教育创新指南针》  作者:刘坚、魏锐、郑琰等  ISBN:978-7-5191-2599-8  装帧: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49.8元  页数:264页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压力和挑战层出不穷,为了从容应对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厚的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5C核心素养:教育创新
解题速度是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强弱的衡量标准之一,解题速度过慢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数学题的分析能力、对数学知识的调用能力、理解概念的清晰程度还存在不足,解题速度过慢还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当前,进入高年段的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而言较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学习和解题会产生焦躁和畏惧情绪,慢慢地变成了在学习上灰心丧气的人,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一、学生解题速度过慢现象的原因分析 
白马渡的芦湾很多。曾经,湾里歇过一条小船。芦花纷飞时,19岁的船女瑛瑛会和爷爷一起,割下许多许多的芦柴窠,运到附近集市售卖。瑛瑛还会凫水,栽一个长猛,下河捉鱼。黄昏时,夕阳将金色的光线洒在滩头,她便背个小筐,细致地寻一种根部蜜甜的青茅草儿。  有一日,她突然不活泛了,蹲在船尾,不喜欢点炉火,煎鱼也变得马虎。爷爷摇着橹,看着碧空无云,水面泛起多彩的涟漪,轻声提点:“瑛瑛,岸上的人规矩重,我们船民随性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技能。简便计算一直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学生在简便计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学生简便计算致错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然后给出相应的矫正措施,最后列举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简便计算;儿童心理;迁移现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蒋彝是谁?  2014年,我在英国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有这个人存在。如我一样后知的人还有不少,直到2018年2月,中国大陆的报纸还在写《蒋彝先生,回家吧》之类的文章。  与之相应的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蒋彝的“哑行者”The Silent Traveller系列画记,自2010年起才陆续在中国大陆推出部分图书的简体字版,台湾则早了十年。这几年,出版蒋彝作品却成了风潮。2019年7月,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