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贵海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lli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名“文革”中的两年制高中毕业生、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
  
  认识贵海,还得从我的学生曹长秀说起。曹长秀是我在桐柏师范教过的学生,她1978年师范毕业,经招教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分配工作,不久后和还是民办教师的汪贵海结婚了。国家干部和农民结婚,此事还作为移风易俗的典型在县里大加宣传,照片悬挂文化馆院里。
  此后和贵海交往便多了起来。
  汪贵海1978年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家乡城郊乡北杨庄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他这民办教师当得可不寻常:1978年的深山沟一名普通教师,却于1986年以民办教师身份登上全县培训教师的最高学府——桐柏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一名培训教师的教师!他这位“文革”中的两年制高中毕业生,1992年后又成为河南大学中文系和教育专业双本科学历毕业生。1989年,这位深山沟出来的教师又成为了一名全国优秀教师!他还是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获得者、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职工自学成才奖获得者、河南省中师及教师进修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南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语文学科名师。
  汪贵海事业的成功,源于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源于他永远不知满足的学习、探索和钻研。
  他自学坚持不懈,刻苦勤奋。作为一名十年动乱时期的高中毕业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他省吃俭用,订阅语文报刊,购买中文书籍,进修中文专业,自学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当时我是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他便成了我的常客,常常步行数十里和我一起探讨有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2年全省民办教师整顿考试中,他取得了全县初中语文专业第一名的成绩。1986年进修专科毕业后,1993年后又获取河南大学中文系、教育系双本科学历,后来又在学校率先自学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成为学校首批信息技术培训教师。
  他教书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教好卫电师专中文自考班《现代汉语》和《逻辑》,他一连数月夜以继日自编了十余万字的《逻辑类型解题方法》《现代汉语习题解答》和十余张教学挂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全省统考中,两科成绩均居全地区第一名。
  他推广普通话,更是身体力行。他1984年还是南阳地区第四期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中的学员,1988年却成了南阳地区第五期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主讲教师。他在北杨庄学校当校长,硬是把城郊这个桐柏重方言区的山沟学校办成了个普通话“孤岛”。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更是大显身手,在全校、全县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桐柏教师进修学校成为全省“推普”先进单位,他也成为桐柏首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他还主编了《桐柏县志》“方言卷”,填补了桐柏一项空白。
  他潜心研究汉字教学,积极进行汉字规范化研究。他撰写的《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和《写字》,被收入南阳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究》中。在进行规范汉字研究中,他对国家语委“汉字折笔笔形规范课题组”制订的《GBI1300.I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规范原则》、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标准提出了多处修改意见,并被采纳。他撰写的论文《从“辶”的第二笔谈起》和《关于某些折笔的称谓问题》均发表在《语文建设》杂志上,《识字教学十法》发表在《汉字教育》2001年第2期;《汉字易混部件辨析》在《语言文字报》连载15期。
  在教学之余,他孜孜不倦,潜心教育科学研究,先后参与中央教科所重点科研项目汉语拼音“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应用研究实验,“九五”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子课题——中央教科所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研究,全国字理识字教学研究中心的字理教学实验,计算机规范码教学研究。他主持的课题《规范码与汉字教育》获2003年度全国汉字教育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3月,桐柏教师进修学校以汪贵海为主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新课程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研究》被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确定为教育部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研究》的子课题。10月,汪贵海作为该课题项目负责人,赴京参加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召开的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他提交的论文《识、写、查、打“四位一体”汉字教育新体系》在大会上交流,他要创新汉字教育体系,受到大会重视。该论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信息时代的教育专业发展》一书。
  2004年8月,汪贵海应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邀请,随专家组赴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义务送教,为桂、云、贵三省区的三个县(市)中小学教师作了《新课程理念与识字教字》的专题报告,受到了广泛赞誉,汪贵海不仅走出了桐柏,而且走出了南阳,走出了河南,走向了全国。
  2009年5月18日,贵海同志在上海不幸罹难,河南教坛一颗耀眼的教星陨落了。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新课标已明确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呢?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水平
在我们广播电视系统中,有近80%的人员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含宣传人员),他们(尤其是一些“老广播”)是广播电视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县(市)级基层广播电视部门
自1990年8月至10月,徐州电视台播出了5集、2小时的系列专题片《心桥》。它围绕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住房、就业、水、菜篮子等社会热点问题,抓住“关节点”进行报道,通过荧
跟痛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以足跟局限性酸胀疼痛,严重时呈针刺样疼痛,难以举步,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危害人体健康。采用中药熏洗加叩击法治疗跟痛症,疗效显
领导通知我外出学习,我的课由其他老师来代。我生怕学生课堂上表现不好,给代课老师带来麻烦,临走时便再三嘱咐:“老师不在的日子,也是考验你们的时候。如果你们表现得好,老师会给你们带礼物回来!如果表现不好,不但没有礼物,而且还要受到批评。”学生们纷纷向我表示:“我们一定听您的话!”于是,我满意而又放心地出发了。  第二天,班长给我发来短信:“老师,班里一切都好,代课老师表扬我们了。您安心学习吧!”我看了
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研究工作——这是经历了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风波之后,新闻界、广播电视界不少同志反思得出的一条深刻教训。
A:关于广播语言,已有专著论述,但是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容易受报纸的影响。 B:影响是难免的。研究新闻写作的,常常盯着报纸,很少听广播听录音。印出的广播稿件太
本刊第三期上,我谈了农业宣传中的六个关系,这里再说几点,作为上文的续篇。第一,要处理好宣传农业与宣传全局的关系。农业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农业基础
我们丁沟镇广播电视站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五年中,奋力拼搏,走以站办厂、以厂养站,艰苦奋斗,自我发展的退路,事业齐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全镇 8800在户,共有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重建,活跃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想必是每一位身处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黄成贵等七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