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驱动的装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目前装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安全能力素养培养不足、案例结构对实战化人才培养的支持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案例驱动的装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指出了实现的目标及意义。
  关键词: 案例驱动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改革
  案例教学最早在指挥类人才的培养中得到应用,如战例分析等教学很早就进入军事教育。在转型建设以后,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院校广泛推广,案例被认为是连接课堂与实际工作岗位最好的纽带,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差距,对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产生诸如“案例引导教学法”[1]、“基于案例的目标牵引教学法”[2]等实践范例。但总体上,军内成果在理论体系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实效性、适应差异的可迁移性上存在一定问题,仍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装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实战针对性不强。目前装备院校教学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装备原理构造与维护脱节、装备维护与部队岗位要求脱节等现象,造成理论教学过度与综合能力培训不足并存。
  二是学员安全能力、安全素养培养不足。长期以来,院校对学员安全法规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条文识记、知识传授层面,存在与装备技术、岗位工作结合不紧问题,很难使学员将安全知识、法规条文转变为安全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是案例结构对实战化人才培养的支持系统性不够。从院校教学体系的整体看,目前的案例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理论—应用”教学模式范畴,往往是知识传授的自然延伸,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案例开发与应用往往是孤立的、零散的,难以有效形成对实战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支撑。
  二、案例驱动的装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做法
  基于案例驱动的课程改革,其实质是抓住影响任职培训质量的关键要素,即课程,以案例分析诊断问题,以问题驱动改革,通过引入案例结构和案例教学等综合化方法手段,有效提高课程职业指向性,强化课程实施实效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部队要求协调统一。
  一是从贯彻“靠拢部队、聚焦实战”要求出发,建立教学质量适时反馈机制,及时收集部队军械维修保障中的事故、故障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解构分析,诊断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以案例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驱动模式,使院校课程建设始终紧贴部队岗位工作发展。
  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全面解构工作、系统梳理案例,使典型工作、教学内容与案例彼此关联、一一对应,进而通过将案例分级、分类的系统化、结构化处理,推动案例进入课程体系与课程单元,从而建立以案例为基础、融合多种结构范式的过程导向课程模式。
  三是建立以案例教学为基础,有机融合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于一体的综合化教学设计方案。基本框架是:以具体案例为线索,将知识分解到每个案例中,设置若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工作性学习任务,以学员为主体,让其在独立或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装备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在分析案例、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关键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
  四是通过综合运用网络、模拟、实装等手段,实现课程教学与案例库、教材、数字资源,教学训练平台及教学环境设施的系统整合,创设具有实战化特征的教学情境,有效解决教学条件系统配套问题。
  三、期望实现的目标
  首先,建立以案例分析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驱动模式,破解基于学科体系和装备技术开展课程建设,造成课程方案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课程更新与部队发展脱节等结构性问题。系统性、结构化地建立起与人才成长规律相一致、由浅到深的系统化、实战化的专业案例库,为各层次、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通过分级、分类处理,实现案例的系统化与结构化,推动案例进入相关岗位任职课程,建立以案例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破解原有课程体系对部队工作结构反映不足、理论与实践割裂、理论教学过度与全面素养培养不足等问题;实现案例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案,解决案例引入对知识系统性影响的问题。
  最后,通过“案例进课堂”的系统化教学改革,建立以案例式教学为基础,案例与问题导引相结合、案例与项目相结合、案例与任务科目相结合的综合化行动导向教学方案,破解原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不统一,学员主体地位难以彰显,实践能力与安全素质培养实效性差等问题。将案例(尤其是使用事故案例)贯穿整个任职岗位教学,使得对学员的安全意识、法规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整个装备教学始终,有效筑牢学员的安全意识、法规意识。
  四、结语
  作为部队一线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院校有必要进一步靠拢部队、聚焦实战,及时将部队发生的典型事故、故障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以案例为牵引、以问题为中心改造课程,配套建设系统化的案例库,建立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对应关系,探索教学内容与部队案例的最佳融合途径,对教材、教学实施方法、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改造,将部队的实际工作呈现在学员面前,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工作的有机融合,用事故案例引导学员树立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用故障案例激发学员学习装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切实筑牢学员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夯实学员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红琦,王剑锋,刘家定.案例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6).
  [2]王小平,史德琴,朱家海,黄宏伟,林秦颖.基于案例的目标牵引教学方法在岗前培训任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3(12).
其他文献
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说:“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一场成功的考试,是指懂的、会的题目的分数都拿到了,即“零失误 常态发挥=考试成功”。可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考试时由于审题习惯差,不注重细节,答题习惯差,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丢掉了很多不该丢的分,这往往使学生非常懊恼,每次考试前都发誓一定要把会的题都做对,但是考试成绩出来,还是有很多不该做错的题错了,难道真的无法避免吗?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这类问题就完
本文通过深挖一个考点本质,得出关于“导数的单调性和零点情况与原函数单调性关系”的结论及其推论,并举例介绍这一结论及其推论在解决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应用. In this paper
笑本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们对高兴的事情、愉悦的事物、喜欢的人都会自然的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自然的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甜蜜的,是一种自享和快乐,体现出
记录一种真实受访/孙曾田访问/李奕明吴冠平本刊记者纪录片和故事片吴《电影艺术》比较关注近年来纪录片的创作现状和理论探索,从目前的情况看,纪录片的创作大多在电视领域,这方面
摘 要:从近年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发展案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注重创新绿色产品服务,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标准体系,强化控制绿色金融风险,打造一支具备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一带一路”;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全面实行绿色发展理念;在G20峰会上,在中国倡导下首次将绿
摘 要: 本文在探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同阶段的要求与任务,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意见,建议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任务,改变通用英语的教学方式,明确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定位,并发展逐级逐层的专门用途英语方向,从而实现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思考与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摘 要: 随着我国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职教育改革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体制下,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从传统的课堂中更好地走向社会,需要不断分析高职教育的改革途径,不断寻找教改的机制创新,让高职教改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市场,这也是高职教改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者要不断
摘 要: 《大气气溶胶》课程是一门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本科生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当前《大气气溶胶》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教材和内容更新滞后、实验课程开展不足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意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大气气溶胶专业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可能的科学研究深造打下基础。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教学改革
摘 要: 本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市政工程施工图纸为主要教材,进行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及实践。  关键词: 市政工程识图 项目化 课程改革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优势专业,我们通过在市政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合作研讨,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浙江省教育厅立项新世纪教改
摘 要: 本文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背景,提出了我院《数字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在我院电子信息专业范围内实施的改革,推动了我院“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计划,为进一步探索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系统设计  2010年,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首个重大教育改革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出,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