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了《愚公移山》吗?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愚公移山》这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出自先秦时期的《列子》,已然流传了两千多年。这一则经典,说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不为过。
  然而,当我从课堂里听到学生关于“愚公愚不愚”“智叟智不智“的讨论或辩论,听到诸如”移山不如搬家”“移山不如搞旅游开发”之类的观点,我还是强烈地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这则中国寓言,而是以功利的现代眼光在解构传统,以肤浅的话题设置来粉饰创新。对于经典的轻谩,或许这还只是问题之一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解读里,语文课里的文字体验、文学情怀与文化根基都面临着虚化与放逐的境遇。
  愚公移山很难,或许这只是一般性的阅读感受。这种感受是如何内蕴于文字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此言“山之高大”;“年且九十”此为“年之老迈”;“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此为“人之稀少”;“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此为“器之简陋”;“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此为“援之弱小”;“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此为“路之遥远”。
  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这才见出了“移山之难”。倘若离开了文字的品味,空言“移山之难”或漫评“愚公之愚”,得到的将是什么呢?很可能只是一些飘泊无根的结论与标签。
  从文学叙事来说,人物的个性总见诸其语言、心理与行为。这种古老的文学自觉,在《愚公移山》中有着充分的展示。
  比如,针对愚公移山之举,他的妻子与智叟,所说的其实是同样两个问题:一是年迈何以延续,二是土石何以放置。然而,此二人的立场与态度却迥然不同。这种区别在哪里呢?
  试比较这两段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显然,妻子出于关心与体贴,是基于赞同的商量。她尊称丈夫为“君”,对他的移山之力表示忧虑,对土石处理提出质疑。她的语气始终是平静的,理性的。
  智叟则不一样。你听听他的口气。“甚矣,汝之不惠”。这里与其来强调是一种倒装句,不如说它在强烈表达最强的讥讽与嘲笑,笑愚公缺乏智慧。如此愚蠢,他似乎也没有必要客气地称愚公为“君”,而是盛气凌人地直言为“汝”;他也不会理性地陈述“以君之力”,而是以“残年余力”来表达他的小视与轻蔑;他不说“魁父之丘”,而说“山之一毛”,以加大其奚落的力度吧。“且如土石何”与“且焉置土石”更为强烈的语气背后,全是“智叟”的自以为是。
  言为心声。在这里,我们看见的远非文字表述上的形式差別,而是文字所传递的生命气息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对愚公移山这个经典寓言的原旨,或对它所寄寓的民族精神尚未理解深透,就离开这个坚实的文本“大地”,去隔空讨论“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恰好是解构思维所带来的意义虚无,是一种无视几千年民族精神沉潜其中的虚妄与浅薄。
  我们说《愚公移山》是地道的中国故事,就缘于故事里沉淀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世代传承。
  其一,中国文化是基于血缘的家国伦理文化,它有别于西方的公民契约型文化。愚公欲移山,首先不是诉诸其他,而是“聚室而谋”。其移山的现实之力来自家庭,而移山的未来信心亦来自“家族子孙”。“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愚公所信奉是:生命有未来,而山没有;生命无尽头,而山有。此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二,安土重迁,乃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结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早有深刻论述。既如此,我们以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逻辑去讨论愚公何以“不去搬家”,“不去开发”等等,这些观点与其说暴露了现代人的功利思路,不如说失去了对文化最起码的理解与同情。相较于这个文本千百年来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之重,如此现代解读却有着太多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然而,貌似翻新的话语飘飞,终归掩饰不了那悬置历史的失血与苍白。
  其三,在中国文化里,“愚”并非一个贬词,很多时候,它是对流俗的抵抗,是一种独立自守的精神姿态。相对于机巧、圆滑而言,守拙与守愚更是令人敬重的朴素与本真。因此,在我们的文化里,“愚”并非一个贬词,所谓大智若愚是也。古人书信里,亦不乏愚兄、愚弟、愚友、愚见之类的谦称。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甚至将以门前的小溪命名为愚溪。愚,很可能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不同流合污的人格自况。在所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前,“智”何尝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愚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愚公移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读本,已为世世代代所证实。对其价值内蕴的理解同样不可空泛,依然还是回到文本之中。
  这里,我想特别说说这篇文字的结尾几句。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表面看,这个结局颇有几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与其说它浪漫,不如说深刻。
  如果说此前的叙述是现实的,那么,此处是超现实的。
  如果说此前的世界是“人”的,那么,此处的世界是“神”的。
  一般说来,神是人间的膜拜和仰望。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神之间界限被打破,人神共在于一个世界。
  那么,操蛇之神惧怕愚公的关键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不已”。“不已”,就是不停止,就是持之以恒。换言之,人类的恒心,是连神都会惧怕的一种力量。
  天帝是君临人间的权威,他对愚公的态度也耐人寻味,道是“帝感其诚”。
  古人说“诚外无物”,捧一颗至诚之心而来,则无坚不摧,不往不胜。
  愚公精神之所以令世代景仰,之所以薪火相传,核心何在?就在于“恒心”与“诚心”。凭此力量,人亦可上升为神,神力与人力将融通为一。
其他文献
由武警部队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筹办的武警部队第六届HIV检测新技术培训班于2005年6月21日~24日在南昌成功举办,武警部队44所实验室共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总部后勤部卫生部对学习
年羹尧年大将军鞍前马后跟随了雍正皇帝30多年,好不容易从一个奴隶做到了将军,却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的第3年,——被列了92项大罪处死了。  胤禛的“家奴”  年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桓公的祖父“夷仲年”的后代;二是出自嚴姓,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叫作严富的人,两榜及第中了进士,写榜时误严为年,于是又形成了一支年姓。年富的后代后来落户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年羹尧的祖先,就属于年富这一支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
“狗在地上,猫在炕上”,这是外祖母常说的一句话。她的意思是,猫和狗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待它们要有原则,不能乱来。比如说狗上了炕,她会马上严厉地斥责,让它快些到地上去,不然就打它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
目的建立褶合光谱测定氢化可的松麻黄碱滴鼻液中氢化可的松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集吸收度信息,并通过数据转换将信息转到褶合光
金正男,金正日长子,童年在苏联度过,青年时代曾经留学瑞士、日本和俄国,所学专业是电脑科学。
水浒人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几乎人手一个绰号,而其中的很多绰号都跟动物有关。曾有人专门统计过,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拥有动物绰号的居然有三十多位。  都是哪些动物呢?首先是神兽,就是那些传说里的神奇物种,像麒麟(如玉麒麟——卢俊义)、龙(如入云龙——公孙胜)、金翅鸟(如摩云金翅——欧鹏)、狻猊(如火眼狻猊——邓飞)、蛟(如出洞蛟——童威)、蜃(如翻江蜃——童猛)等;其次是猛兽、猛禽、毒虫,像虎(如插翅虎——
关于清朝皇子读书的情况,清人笔记中多有记述,未及留意,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文字。  今读福格笔记《听雨丛谈》,其中卷十一《尚书房道光年奉旨改上书房》中,有清朝皇子读书的载记,写来供读者一观。  尚书房,在乾清宫东南廊屋北向的位置。这里是清代皇子读书的地方。  清宣宗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  清朝的皇子长到六岁,就要入学,跟随师傅受教。  皇子的师傅,是由上书房总师傅、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俗谚没意外应该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可分成两种解释。  一般比较传统的说法是,这句俗谚来自一本名叫《扫迷帚》的小说。《扫迷帚》的成书年代在清朝末年,故事内容跟三国毫无关系。  会提到廖化是因为小说中出现了一名老者,见到年轻的书生主角认真地编订县志,因此嘲笑他“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意思是说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装得一副文学大家的模样。  这老者想表达由于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