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编《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听到威廉·夏伊勒这个名字是在初中。在一个成都难得的阳光充沛的下午,我爸带着我到即将拆迁的龙池书肆,搞到了一套三本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威廉·夏伊勒著,董乐山译,每本五百页以上,其中一本封面有褐色水渍,已经抽缩拱曲。他说这是个好书,看二战史,就要看这个。
  我爸在书荒之年靠互相传阅,一个星期读完了这套百万字的大部头,欣喜若狂。我真正读完这部书已经是得到它的十年之后,在我研究生宿舍的床上。我花了三个月研读、摘抄。完成之后除了惊叹夏伊勒梳理、取舍、重述一百多页参考文献的能力,还惊叹我爸的阅读速度。那是一个什么年代,让人对书籍饥渴到这种程度。荒年总是出奇迹,中学同学的父亲保持了我所就读的中学五千米跑的纪录,经我换算,发现他每四百米的速度比我单跑四百米还快。我爸那代人就是这样。
  我相信国内的读者在知道夏伊勒写了《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外,对其人再无了解。对我这样不求甚解的人来说,一个记者为什么会写出一部学者才应该写出的书并不太重要,也很快就被我淡忘。直到几年前朋友推荐给我这部并不为大部分国内读者所知的“二十世纪之旅(20th Century Journey: A Memoir of a Life and the Times)”,我才搞清了这件事,非但搞清了这件事,还作势像个寻香索味的老饕一样随着夏伊勒(这时他的身份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新闻界的传奇)的叙述攀藤爬蔓,见识了他发端于美国小镇的成长之路,也从中一窥欧美上个世纪五光十色的大众生活。
  这部书分为《世纪初生》《噩梦年代》《旅人迟归》三卷,凡一百二十余万字,是夏伊勒晚年的回忆录。他循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本来驻外记者的生活就颇为丰富,再加上有派驻第三帝国的经历,更是引人兴味),夹叙同时代的重大新闻,有叙有评。很多故事他都在其中客串了群众演员,有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在伊莎朵拉·邓肯生命的末期伴其左右,差点登上了失事的兴登堡号飞艇,亲眼目睹了德奥合并后德军开进奥地利,在贡比涅的德法停战协议签字现场发布了全球最快的广播报道,受邀在法国加莱观看大不列颠空战,和另一位新闻传奇爱德华·默罗搭档创造了新闻广播史上的第一次国际连线……谈及夏伊勒的这部回忆录,美国著名的总统传记作家詹姆斯·麦克格雷格·伯恩斯说:“很少有书能让我这样与戏剧性的世界史直接地接触。”确实是这样,个人与时代的连接总是令人着迷和动容,就像《阿甘正传》和《金鸡》。这种感觉在《噩梦年代》中尤为突出,我叫它《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导演评论音轨。
  既然是编后小记,少不了还要把我对这部书的“滥刑”一一罗列。
  做过外版书的编辑应该知道,和译文缠斗最为耗时。英文原版每卷皆为五百页以上的大部头(夏伊勒确实好写“大书”,大部分名作都是千页以上;和他同时代的同样享负盛名的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就不同,她在写作她的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史迪威将军及其在华经验》一书时就痛下决心,一定不能超过五百页,无奈超出的五十一页让她痛心疾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漏在所难免。编辑甘为排雷车,清除误译,添加丢失信息,必要处还需略施文采以及淡化译者“过剩”的文采(有的译者会突然冒出“大爱无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表述,夏伊勒又没看过新闻联播,怎么会这么说话呢?)。
  问题还没完。夏伊勒的基金会给了我三本工作样书,居然不是一个出版社,开本有大有小。一、二卷是著名的矮脚鸡出版社1985年的版本,但第一卷有篇,无章、节(第二卷篇、章、节齐全),搞得需要读五六十页才能歇口气;第三卷是个口袋书的开本,像个小砖头,现已被译者要去留念,我也不记得是哪家出版社的版本了。所以中文版我重新编排了统一的章节体例。
  接着,我发现间隔数年出版的各卷在叙事上有部分重复,比如第一卷详细讲述之事在第三卷中又再次提及——不知是作为“前情提要”有意为之,还是时间久远无心之失,总之,我对重复部分又进行了删略。大概夏伊勒不会怪我吧。
  最后,在委托翻译之初我要求译者在必要处加上“译者注”,以方便国内读者理解。最终结果当然是五花八门,有的译者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标准,不够体恤读者,需加处未加;有的译者用心甚苦,不嫌累赘地将卷首语的不同译本考究了一番,其劳可嘉,其行可诛。
  内容之外,纸质书之所以为书,还在于它的形式。在装帧上,我和设计师周伟伟先生交换意见颇多。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有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认为书籍设计同样如此,如果设计得不够好,那是因为设计师离作品不够近,这无疑是编辑的过错。看了周伟伟先生为本套书设计的作者足迹图和年表,虽然在他只是几小时工夫的信手拈来,但我感觉那一刻,他离夏伊勒只有0.01公分。故去的夏伊勒看到这个设计,一定会拥抱他。
  看完一本传记,我会故作清醒地想,传记里的人是什么样,历史中这个人又是什么样。我记得夏伊勒时而侃侃而谈法式美食,时而愤愤不平某人不欣赏自己的作品,时而暴跳起来对纳粹破口大骂,时而委顿下来对妻子含恨抱憾。年轻时对美国拜金社会的轻蔑,对法国自由空气的赞美,壮年时对纳粹暴政的恼憎,对法国畏葸的叹息,中年后对麦卡锡的怒火,对红色文人的同情,这个写作《第三帝国的兴亡》时严谨考据的史家,似乎把克制的情绪都倾吐到了这部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猜想沉潜自持的作者在文字背后可能狡黠、可能自负,但对于一个不掩饰情感和好恶的作者,我们很难不相信,这就是他本人。我们可以从不同人的回忆录中看到伟大的人格、聪明的头脑、自省的心灵,夏伊勒不属于以上所有,他是个情感丰富的观察者。你能从这些未经自我审查的文字中看到,一个和二十世纪同生同灭的生命,从开放勃发到封闭凋落的全过程。
  这个美国记者的故事在我职业生涯中占据了半年的工期,它和我少年时代的联系理应让我倍加珍惜。但对于这段时间我仅能记起的却是,起床看稿,看完定量就到了睡觉时间,循环往复,无休无止。我几乎会在某一天醒来时,回到那个阳光充沛的下午,告诉正在和书店老板砍价的我爸,这个作者我比你们都熟。
  三卷本《第三帝国的兴亡》没有吓倒我爸那代人,他们用我们跑四百米的速度跑完五千米,而三卷回忆录放到今天却能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这再也不是一个如饥似渴的读书年代。虽然从过去到今天,书的作用没有变过: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论文答辩时会有老师问你写作这个题材的目的是什么,选题会也会有人问你这本书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让我无法回答。我当然不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对于还没有认命的人来说,书是他们观察、憧憬、乃至实现另一种生活最好的翻墙工具。就像《世纪初生》的开头,1925年,青年夏伊勒为什么要从美国逃到法国一样。
其他文献
香港回归十多年来,对于都市发展的讨论经历了不同阶段,从保留喜帖街到保卫天星、皇后码头的社会运动,可说是以大众审美和集体记忆呼吁旧区或旧建筑物保育的起点,稍后的菜园村和早前的反对新界东北发展运动,则是触及大型社区规划剥夺弱势社群土地利益的抗争。从表皮到核心,参与者的主张也五花八门,但大都被定义为“80后”,即不属于缔造七、八十年代经济奇迹的年轻浪漫派。那些反对者看来都是一群60后,即八、九十年代繁荣
期刊
《榕村全书》(全十册)  李光地 著  陈祖武 点校  定价:800.00元  2013年4月出版  “十二五”國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  2013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榕村全书》是清初重臣、一代名儒李光地的文集汇编。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人。全书共分十册,收录了李光地著述二十二种,一百六十二
期刊
讲古,就是闽南方言说书。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历史与民间故事,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也传播到了台湾、南洋等地。  讲古运用闽南方言丰富词汇,特有的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历史知识、风俗习惯和地方掌故,可谓一言道尽天下事,数语描出世间容,是闽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闽南讲古历史悠久,民间流行“爱讲古
期刊
每回造访晃晃二手书店,总能发觉不一样的角落;而盘踞店内的猫咪,则是永恒的风景。  2011年盛夏正式营业的晃晃二手书店,隐逸于台东旧铁道旁的巷弄里,若非熟门熟路者,一时之间恐怕不容易找到。初踏入晃晃二手书店,很难不被屋内静置的老件装置艺术所吸引。一本悬置于高处的旧书,泛黄斑驳的书页垂下字句串串,仿佛书灵吐信。当初,店主以“二手书╳老对象”为概念,去回收厂拣选、采买素材,过年前,老小区集中出清大型家
期刊
蓝博洲老师的长篇小说《台北恋人》,是以1949年4月6日的“四六事件”为蓝图,费时九年酝酿出的学运小说,这也是台湾首部。作者以倒叙法第一人称方式,从一位老太太的归乡写起,除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从其他朋友处旁敲侧击得知事件始末,并藉由现今“四六事件”的纪念活动及“春天的微微风”部落格(T大女学生书写参与“四六”平反运动的心情记事),从而拼凑出五十年前事件的真相及回忆,以小说形式呈现了历史的现场,还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书香两岸》已办七年多了,《书香两岸》能坚持办下来,并得到读者的认可,无疑是杂志主承办单位投入、努力的结果,更是各级领导、理事单位、书业界同仁和广大读者关爱支持的结果,新年来临之际我代表杂志社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香两岸》杂志是出版媒介中的一朵小花,他的成长艳丽,离不开祖国沃土的滋润。这几年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特别是支
期刊
人间气候  5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廈门暴雨。水漫全城,岛内多个路段严重积水。除了交通干道,地下车库成为积水的另一重灾区。有民众无奈地说:“马路由于堵车成了停车场,停车场就变成游泳池了。”  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柳中明在《台湾环境变迁解密:改变未来的12堂课》的序言中说:“气候是人为判断的。譬如有人说:一辈子没遇过这么严重的水灾,但说话的人最多也才100岁左右!或是说:仪器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豪雨
期刊
2014年年初,一本名叫《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的图书引爆了读者们对创业话题的兴趣。这本诞生于互联网,成长于互联网的互联网之书,藉由国内著名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汇集了社会各界人才与精英,共同回忆、探讨、分享了各自创业的辛酸苦辣,以及一路上的荣耀和隐忧。而该书的价值或者成功之处,首先在于贴近地关注到当下读者的需求。也许不知从何时算起,“创业”一词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从陌生逐渐走向了熟悉,
期刊
“在中国出版业,一个编辑总是被要求深层次地挖掘这个行业,职业目标是从新手编辑变成老编辑,很少人会想到,在一个比较老迈的行业里,一个比较老迈的职业——编辑,可以去做创业这件事儿。”在《离线》第一场活动中,创始人李婷如是说。  李婷于2007年从英国回国,加入湛庐文化,当时策划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撬开苹果》《微博力》《Facbook效应》等选题新颖的经济类图书的出版,算是开创了“通俗经济学”小潮流。
期刊
在台湾,四十岁以上的“资深”文青,理当记得《当代》《人间》《岛屿边缘》《影响》,年长一点的可能会知道(或读过)《剧场》《汉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读者则应该都不会错过诚品《好读》;当然,还有更多。这些杂志记录时代,也塑造了一代人对时代的印象切面。  我们一直想做一本跟台湾杂志有关的书。我们想出一本书,来讲一讲这些杂志的历史、设计、创意,请出那些我们视为传奇的编辑人,请他们讲一讲为什么想做,他们是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