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与双束重建胫骨骨道定位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解剖研究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情况,确定PCL前外侧束(ALB)与后内侧束(PMB)胫骨止点的位置、形状与面积,探讨PCL双束四骨道重建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 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根据屈伸膝关节过程中纤维束紧张与松弛情况,将PCL分为ALB与PMB,并确定各束中的功能束,用多种指标测量ALB、PMB与功能束的胫骨止点,解剖寻找双束四骨道重建PCL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结果 PCL胫骨止点位于后髁间窝内,其纵轴由近内斜向远外,与胫骨干夹角平均为(16.5±1.4)°.ALB与PMB胫骨止点基本呈远近排列,ALB胫骨止点接近于菱形,平均面积为(90±20)mm2,PMB胫骨止点近似长方形,平均面积(96±32)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分别止于ALB胫骨止点的远外侧部及PMB胫骨止点的远内侧部,均接近椭圆形,面积分别为(35±12)mm2与(36±6)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距离为(12.7 ±1.9)mm.胫骨内、外侧髁间棘及胫骨上端后方骨嵴为重要的解剖标志.结论 PCL胫骨止点可以容纳两个胫骨骨道,PCL的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提示临床双束四骨道重建PCL时,胫骨骨道应分别定位于ALB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Roundaboutl(Robo1)对周围神经再生轴突的导向作用.方法:利用坐骨神经压榨和切断后立即缝合模型,将可溶性Robo1-Fc融合蛋白注入到压榨或缝合部位,形成压榨组和缝合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B组于麻醉拔管后缓慢静
环磷酰胺加速NOD小鼠发病,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 PTX)后监测糖尿病发病率, 检测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表达以及胰腺、脾脏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提示PTX组
目的 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例MBD患者的临床和CT、MRI资料,包括病灶形态、分布、信号或密度改变等影像学特征:4例同时行CT
技工学校是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技校的教育宗旨是为企业技术队伍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技校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