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人才“回流”的研究

来源 :林业调查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低下,大量高素质人口流向中东部地区及社会生态环境较差的现状,借鉴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投资-收益比较分析理论,提出了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定价是西部地区"回流"人才和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键.
其他文献
针对开放性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呈组团式分布的特点.从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厂的规划,建设、投资和运行等方面,以实例和数据分析了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特性,阐述了开放性水源保护区建
石林彝族自治县绿色通道建设期10年。建设内容是绿色造林和现有森林景观保护、改造、美化,涉及5个乡镇,50个办事处,总规模1803hm^2,总投资1274.81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使绿地覆盖率
我国大坝建设蓬勃发展,一些世界级的超高坝已经或即将在西部高地震烈度区域建设。通过典型工程震害案例分析,表明在合理设计下混凝土坝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但水电工程抗震研究
2001年在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的滴水箐,进行矮杨梅育苗及造林试验,面积8.8hm2.1年后观察,成活率达90.7%,平均地径0.39cm,平均苗高13.39cm.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2种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2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证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系
分析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故障原因:有沼气池本身建造质量;发酵原料的原因以及沼气燃具的故障等3方面。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故障的排除方法。
研究有毒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途径.以鉴定有毒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中间产物.以及是否最终成为无害的产物(CO2和H2O),对人们认识有毒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及生物去除的办法
通过对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问题的介绍,发现导致高速公路产生问题的原因较多.在高速公路实际施工中,必须针对高速公路的施工特点,并借鉴以往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制定高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渗透性反应墙,阐述了可渗透反应墙的类型、活性材料的选取、反应机理,可渗透反应墙的构建、应用实例以及存在问题等,并展望了其今后还
滇中地区引种牡丹主要受夏秋多雨和冬季温和两个生态因子的制约,通过对武定狮子山公园从山东引种的5个牡丹品种的栽培试验,研究其生长发育的综合适应表现,并对它们的异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