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对老师说“不”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教室。习惯了带一只手表放在讲台上。有时忘记了,就叫郏佩妍:快,帮老师把办公桌上的手表拿来!郏佩妍一溜小跑,不一会儿,她把手表递给我,脸上笑眯眯的。我夸她是给老师找回时间的学生,还不忘谢谢她。
  有一次,手表又忘了,眼看就要上课了,我不假思索地喊道:洪静怡,帮老师到办公室把手表拿来。洪静怡是我的课代表。她慢慢地走到我跟前,我头也不抬:快去!洪静怡不动。我愣了一下,问道:有事?洪静怡摇头。我追问:不愿意?她点点头。
  这是谁的事?洪静怡的?学生的?显然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失误却让学生来改正,确实说不过去。想了想,我对洪静怡说:那么,我自己去吧。
  洪静怡拒绝过两次。另一次是我请她到办公室拿备课本,她站着就是不动,在我的追问下了解到,这类的事她不愿做。是的,课代表有自己的职责,老师有老师的职责,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尽好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况且这两次拒绝,责任全在我的“忘记”,说穿了,就是课前准备不充分。
  常常和同事说,师生是平等的,但一到一些细节上,不经意间“师道尊严”又露出了马脚。
  “不平等”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改起来确实有点难。学生洪静怡给我上了一课。反思自己,“高人一等”还是很严重的。一堂课,写了一黑板,下课后,是学生擦掉我写的字;作业本,我经常叫课代表搬来搬去,偶然的一次,我自己把作业本抱进教室的时候,感到作业本真沉;学生和我打招呼,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我的听而不闻,似乎也很正常;我在教师餐厅用午饭,有时还嫌菜不好,还要教育学生不浪费粮食;自己的办公室有空调,可是近60名学生的教室只有4个吊扇使劲地转着热风……
  说实话,很少有小学生当面对老师说“不”的,所以我十分珍惜。课堂之外的“不”,改起来相对容易些,学生在课堂上说“不”,才真正考验我们的自信和智慧。
  对教材说“不”,其实也是对老师说“不”。一直以来,我们唯教材为是,但当学生怀疑教材,对教材说“不”的时候,我们会惊慌失措,仿佛触犯了什么清规戒律。我们不但应该尊重学生说“不”的勇气,还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有道理吗?更应该向学生学习:我们老师质疑过教材吗?
  对老师的标准答案说“不”,其实是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说“不”。课堂上,我们学会倾听了吗?是在平等对话吗?从心底里尊重过学生的独特体验了吗?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学生站在中央了吗?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为自己考虑得更多:为自己的面子,为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忙忙碌碌、认真负责,实质上肤浅、平庸。
  谢谢学生对我说“不”。我们的教育应当敬畏学生所说的“不”。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编辑:汪媛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