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认知心理干预对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影响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aiquanha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择上述时段在我方医院收治的120例四肢创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继而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于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CD-RISC评分对比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为(72.45±10.76)分、对照组为(62.88±11.37)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应用于四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前疼痛感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心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四肢创伤;手术;疼痛感受;
  本次研究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参照,分析认知心理干预在面对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中的影响与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120例四肢创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9.5±2.2)岁。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干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40.5±2.2)岁。两组患者均由意外事故致伤,且意识清晰,可自主回答问题,经前期心理干预后,排除合并有颅脑损伤、功能性障碍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悉,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并批准研究内容,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規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中监测与术后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患者认知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术前除基础的健康知识普及外,还需告知患者四肢创伤手术的疼痛程度,促使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随后通过不断强调手术的有效性与临床护理的方式促使其消除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引导患者自述病情,从而能够使护理人员与主治医师能够更阿基清晰的了解患者真实状态。做好常规准备后,全程陪同患者,指导其进行深呼吸,通过播放音乐、聊天、按摩等方式协助其放松情绪;留意观察应激反应,若经相关药物干预后仍未改善,可选择共情、积极关注方式,加强与患者沟通,态度良好,语言和善,以最大程度的协助患者适应手术环境,从而保障其能够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需强调疼痛教育,联合家属在内,指导其明确发生疼痛的原因,详细普及术中常见的意外情况类型,告知并发症的发生机理与处理原则,解释相关镇痛药物出现副反应的原因,从而协助患者建立科学、正确的疼痛认知,以确保其能够掌握相应的疼痛缓解手段。
  1.3观察指标
  选择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生活能力、自我接受能力及独立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CD-RISC评分为(59.46±15.43)分、对照组为(59.03±15.28)分,两组患者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t=0.365,P=0.605);观察组干预后为(72.45±10.76)分、对照组为(62.88±11.37)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1.325,P=0.001),P<0.05。
  3、讨论
  四肢创伤是类型复杂,病症损伤机制较为特殊,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四肢创伤术是具有极高疼痛程度的手术模式,因此很容易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其负性情绪,将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与恢复效果,因此加强对四肢创伤患者术前疼痛感受的干预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认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四肢创伤的负面情绪,强化疼痛教育,与家属共同进行心理干预,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增强患者自信心,构建相应的风险认知能力,并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与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继而提升健康恢复的效率。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干预应用于四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前疼痛感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习作教学中的角色体验顺应了儿童言语生命力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极大土满足了儿童对戏剧角色心理揣摩的热情,促进了学生语言创造力的培养,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甚至也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角色体验;习作教学;情境;情感;表演  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修饰,而就是生活本身。既然习作来源于生活,那么在面对命题作文或看图作文时,就需要引
期刊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各方面发育很不成熟,需要家长和教师有耐心的教育、引导幼儿。能够根据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做到循序善诱,促进幼儿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掌握幼儿所具有的年龄特征,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自然有序的成长。本文重点阐述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开展的教育,以此对幼儿童心进行探秘,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童心;幼儿;年龄特征;思维能力  根据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在这个阶段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学习型、充满创造力的时代,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怎样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把脉,才能使幼儿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通过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相关专家的引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培养身心和谐、富有个性的人,良好学习品质的学前期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言;培养;创造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分为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性语言教育活动两大类,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包括文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如何协调好“严”与“爱”之间的平衡及统筹关系,将会对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成效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缺乏纪律意识,很多班主任为了减轻管理压力,对学生过于严厉而缺少关爱,这种管理模式下虽然能够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但是也让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情感隔阂,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促进。  关键词:班级管理;严与爱;自律能力;班干部  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过于
期刊
摘 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幼儿教育在教育行业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但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这样就会造成发展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对幼儿园老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对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五大领域下幼儿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摘 要:高一新生入學后面临全新环境,从学习、人际、生活、情绪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适应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一新生入学时可能出现的几种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向学生教育的乐观思维的观念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态调适;乐观教育  高一新生入学后面临全新环境,从学习、人际、生活、情绪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适应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对高中的学习及生活都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本人长期担任重点中学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教学方面,对于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一些相关探讨。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初中课堂效率,进而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将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希望对于教学工作者具有参考意义,能够逐步的优化教学结构,加强完善教学方案。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思维导图是利用发散性思维表达的思维工具,具有简单性以及有效性,是很实用的思维工具,思维导
期刊
摘 要:估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在实际授课中,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科学培养,不论是对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科學培养,还是对数学知识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数学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积极引用新颖、多样化的策略方法来优化估算教学环节与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误区与对策  前言  估算是数学教学中的计算问题,同时也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应
期刊
摘 要:在語文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时区分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在进行自读课文教学时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定位。部编本可以协助教师界定和教授自读课文,从编写的角度分析课文的价值,让广大师生更好的分析课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从部编本初中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自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用部编本解决自读课文教授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部编本;自读课文;初中语文  一、前言  部编本初中语文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把干部职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