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话招募固定无偿献血者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已有8年,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是目前无偿献血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此,采供血机构针对献血人群拟定出多种招募方式,以确保采集安全、充足的血液。笔者认为在献血者的招回和保留上可采取电话招募的方式。
其他文献
本实验室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定点HLA配型实验室之一,2001年11月以来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江苏六城市(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6 300例汉族随
目的 了解SEROALT参考品的瓶间差和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实验室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方法 以连续测定多瓶样品结果的变异表示的总不精密度,与用同一样品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适合的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测,以避免医院内感染及其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本院27804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受血者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的机会少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笔者对1009人次献血者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反应进
目的 调查献血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
目的:了解报告率比例法对药物不良反应志愿呈报数据库进行信号筛选和检测效果。方法:江苏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4年所有报告,信号阈值为PRR值≥2,卡方值≥4,至少有3例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方法 利用本室制备的抗人载脂蛋白B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通过提取RNA及逆转录PCR技术使其形成的熏、轻链片段与质粒Puc19载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TTV)最早由日本学者Nishizawa等人于1997年从1例不明原因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1],是一种新的可经输血途径传播的DNA病毒
为减少血液浪费,各地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本市2004年以前未对2次以上献血者进行金标HBsAg初筛,由于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数呈递增态势,从2004年1
患者,男,50岁,因“急性扁桃体炎”于2005年1月18日来我院治疗,否认药物过敏史,给予头孢曲松钠(北京太阳制药,批号:040702)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ivd,qd,输液结束后6h患者饮啤酒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