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安全疏散若干因素的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火灾已成为各种城市灾害的一个突出方面。而我国频频发生群死群伤火灾,诸如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人)、中百商场火灾(死亡54人)等特大火灾事故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为达到既定的安全目标,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疏散研究的必要性便体现出来。
  中图分类号:U231.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以及相关的主要因素
  所谓安全疏散是指建筑中的人员通过专门的设施和路线,安全的撤离着火的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特性设定的火灾条件,针对灾害及疏散形式的预测,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保证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安全疏散的方法应提供多种疏散方式,因为单一的疏散方式都会由于人为或机械的原因而失败。目前,国内在计算疏散时间时是假设火灾发生后,人员立即投入到疏散行动中的理想化状态。而实际上,建筑火灾中人员的安全性,即是否能够安全疏散,由四种时间决定:
  1.从火灾发生到人员感知火灾之间的时间间隔。火灾发生后,产生的烟气启动火灾探测器报警,使人们知道有异常情况发生;
  2.从人员感知到开始疏散的时间间隔。人员意识到有火情时,一般不急于疏散,而是首先通过获取信息进一步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火灾,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3.从人员开始疏散到疏散结束的时间间隔。从疏散开始通过走廊、楼梯间、安全出口至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4.危险来临的时间。自火灾开始,至由于烟气的下降、扩散,轰燃的发生等原因而致使建筑或疏散通道发生危险状态为止的时间。
  二、影响安全疏散相关时间的因素
  1.人员感知火灾至人员开始疏散的时间间隔
  调查研究表明,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听到报警信号后的第一反应不会是立即投入疏散行动的。人员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火灾时的行为与反应,研究证明在火灾情形下,人员听到报警信号是否就能意识到发生火灾是值得考虑的,因为火灾探测器发生误报或者假警报的存在会使人员用去时间来辨别真伪。可以设想人员经历数次假警信号后,人员将会对下次的报警作出何种反应?意识到火灾发生,并不一定会使人员认识到生命受到威胁,人员感到能够自我保护,在心理上否认自己已经处于危险的环境,总是侥幸认为威胁是轻微的。只有搜集到更多的诸如火焰、浓密的烟气等信息后才确定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即使在这种状态下,人员还会有收拾物品、抢救财产的行为。
  2.人员开始疏散至疏散结束的时间间隔
  人员开始疏散至疏散结束所用的时间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影响这部分时间的因素也很多,安全出口的宽度和数量、疏散通道的宽度和距离、人员的行走速度、疏散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的设置以及疏散工具的设计等等都直接关系到疏散所用的时间。
  (1)灯光疏散指示系统。在火灾条件下,为使人员精神镇定,克服恐惧、急躁的心理,大多采用绿色作为疏散指示灯的基本颜色,但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指示灯差别较大,或在同一建筑内使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在某些商场、歌舞厅等公共聚集场所内,由于装修使得有的灯箱装饰材料与指示灯颜色相近或相同。这就极易使得人员对安全出口的方向产生怀疑,以致误导人员的安全疏散。而且,有的单位仅仅为了达到配置数量的要求,应付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根本不顾及其指示方向是否合理而任意设置。因此在同一建筑中务必要配置同种颜色的应急指示灯;指示方向要考虑到最易起火的地点,以及最不利于疏散的起火点。
  (2)应急照明系统。在应急照明的设计上,以往常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配合局部设置带镍镉电池灯具的方案,这种方式存在双路电源有一路带电,应急蓄电池不能应急工作,如果考虑平常能控制,并且满足火灾时及时接通事故照明回路,还要增设应急控制线,使控制线路较为繁琐。特别是蓄电池的维修替换成本也很高。因而容易造成带蓄电池的事故照明只是形同虚设。如果对应急照明的供电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每层集中设置一双电源带备用蓄电池的配电箱,该配电箱具有双路电源自动投入及备用电池自动投入的功能。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的信号强行接通,起到应急照明的作用。
  (3)听觉指示系统。目前火灾中人员疏散主要依靠的是基于视觉的应急疏散系统即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在真实的火灾中,由于视觉会受到烟气的阻挡和限制,加上人员在火灾中心理上具有高度的恐惧感和盲目性,使得基于视觉的应急疏散系统不能完全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此时,可以发挥人员的另外一个重要感官——听觉。设置事故广播系统能够及时通知火灾建筑物内的人员哪个位置发生火灾,应当朝哪个方向疏散,组织指挥人员安全疏散,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发生火灾建筑物内的人员稳定情绪。扬声器的功率应该能够保证在任何位置上的人员都能听见。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员的视力受到障碍和事先不熟悉环境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准确无误的安全疏散,并且相对于没有采用此方法之前,缩短了疏散时间的2/3以上,试验中无任何人员发生迷路和判断错误。若将声、光等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结合起来,就会使得火灾建筑内人员的安全度大大增加,达到安全疏散的最佳效果。
  三、改进消防措施,提高人员安全度
  消防措施能否有效防火、及时准确的探测火灾、实施早期灭火、控制火势扩大是决定人员安全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人员的安全度:
  1.消防系统的作用会改变火灾的发展进程。建筑物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配置一定的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火灾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以及必备的小型灭火器。使人员开始疏散的时间提前,可以通过提高探头的灵敏度,增加探头的数量及优化探头的布置来实现。
  2.防排烟系统的设置会影响烟气的流动。建筑结构中的防排烟系统直接关系到烟气的排放,不同的防排烟方式对烟气流动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仅有自然排烟,可增设机械排烟;对于机械排烟,可增大风机的排烟量或增设机械补风,即针对建筑物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防排烟系统,可以延长烟层界面下降的时间,以此保证人员不受烟害。
  3.对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直接影响人员的生命安全。采用恰当的消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或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消防措施的不完善预示着火灾隐患,应当及时加以解决。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消防设施使用得当,就能够实现早期控火和灭火,避免人员的严重伤亡。
  作者简介:石岩峰(1970-),男,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
  刘媛媛(1986-),女,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路南区大队。
其他文献
为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本稳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持规划的时代性和现势性,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文件要求,2016年9月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产日益增多,父母出于对子女关爱,为逃避债务,规避未来开征遗产税等等,将不动产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此外,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不动产。因此,未成年人拥有房屋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相应的,父母需要处分未成年子女的不动产也与日俱增。未成年人不动产的处分也就成为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不得不面對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对处分未成年人
“十一”国庆期间,笔者带了老人和女儿到丰南辖区内黑沿子镇走亲戚。这是全区唯一一个沿海乡镇,因为渔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所以它也是唯一一个享受国家渔船燃油补贴的乡镇。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优化流程设计和完善绩效考核等措施向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规划目标发展的做法。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h
本文围绕宁夏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状况,从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主导型经
【摘要】据相关人员调查显示,我国房地产行业从2004年至2016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经济也大幅度增加,然而,房地产经济不是独立存在的,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政府政策、以及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量有直接的关系,导致了房地产经济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房地产经济出现波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出现波動的原因,并对有效控制房地产经济波动的策略进
传奇“猫眼”高音单元rn直接进入正题,HiVi D1090是一个2.0声道的多媒体有源音箱,定位中端桌面音箱,在高音层面配备了一个惠威传奇“猫眼”单元.顾名思义,“猫眼”单元实际上
期刊
髓鞘是包裹在神经轴突外面的一层髓磷脂膜,对于神经电信号的快速传导有着重要作用.自轴突和细胞外基质的信号参与髓鞘的生成并发挥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神经轴突及施万细胞可
【摘要】社会发展逐渐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保障性住房来说,它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逐渐出现突出问题,相应的计划数量与实际建设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措施中,PPP模式的改善效果较为突出。因此,本文将针对PPP模式,通过对模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应用的一些案例与经验,谈谈我国应用的战略选择,以供参考。  【关键词】PP
患者男,42岁。畏寒、发热、咽痛、乏力4天于1996年4月2日入院。半年前因发热、贫血、颈淋巴结肿大在某医院求诊,查白红蛋白80g/L,抗人球蛋白(UDAT)直接(+),颈淋巴结活检送市某医院病理科结论为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