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融洽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前预设与课堂上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31-01
在“教育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以下是我上过的一节英语课,现将其过程简要叙述,希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所帮助。
某日下午一节高一英语课,本来准备上课文分析,打开课本时我就觉得学生也是配合地翻开课本,像平常一样拿出笔记等待我给他们讲语言点。我在讲到希望工程的口号Educating every child时,看到教室里有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借机问学生:“如果让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把学费捐出来让那些想学习而没有钱上学的孩子去学校上学,这个主意怎么样啊?”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他平时学习不太用功,英语成绩平平。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不要钱,让他们都来上学。”我当时就肯定了他的回答:“这个主意不错,很好!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国家应该大力投资。”接着又问:“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需要一个过程,而你们很幸运得到这个机会了,而且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不认真学习呢?” 下面又是一阵讨论。我让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他头脑很聪明,但是英语不理想,找了他多次,也没有找到提高的办法。他还像平时那样,笑瞇眯地站起来,说:“我需要监狱式的!”说实话,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第一,我认为他是个头脑灵活的学生,根本不会喜欢老师的“压迫”;第二,我以为他对英语失去了信心,但是从这句话来看,他还是很希望老师能“拉他一把”的。而我表面上仍然淡定地说:“哦,原来你喜欢老师督促你学习,认为自己缺乏一点自觉性,对吗?”他回答“是”。
我接着还是叫起那位第一个回答我问题的学生:“吉某某,你也喜欢”压迫式“的老师或者课堂吗?”他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只要不默写就行了”。我听了忍不住笑了。他的默写每次都不是很理想,几次批评都无效。然而我知道,光默写单词和词组是不够的,还有其他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要。但是,基本要掌握的单词词组都记不住,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很优秀.就好比建房子如果没有材料,光有技巧是没有用的。我问他:“那么我不默写,你的英语就能提高了吗?注意我的问题一直和“提高”有关,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和课堂,就能对提高你们的英语成绩有好处。如果你能保证你不默写,英语水平就能提高,那么我可以不默写!”我一说完,就有学生在向我摇头,口型好像在说:“不能啊老师,不能不默写”。还有学生大胆地说,做个实验嘛!我立刻回应,做实验,可以啊!我们就在吉同学一个人身上做个实验吧!后面传来一声“哎!”的降调,失望的声音。我知道,他们也希望得到“实验”的机会。
“现在我来问大家,有多少人觉得你希望老师给点压力给你,你才能取得进步的?请把手举起来。”有6位同学陆续举起了手,我悄悄地记下了名字。我又问:“那么剩下来的是喜欢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学习的了?就是喜欢和蔼亲切的老师上课,觉得这样自己才能学得轻松并能取得进步的?”我以为剩下来的41位同学都会举起手,然而,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只有8位同学举起了手,也就是喜欢亲切的老师和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的学生,我观察了一下,大部分是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
我奇怪了,那么剩下来的33位同学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和课堂呢?还是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举手?我又叫了一位女生张同学,她说:“我喜欢该亲切的时候亲切,该严肃的时候严肃的老师”。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老师和课堂,该严肃要严肃,该宽松要宽松,这就是所谓的刚柔并济吧!
我最后总结说:“好!这样的外因条件我们可以给你们创造,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什么?是内因!是你们的学习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在做练习的时候能够独立完成,哪怕你们只得了一半的分数,我不会怪你,因为你是认真完成的,你只要一直认真下去你就会取得进步,而你如果总是随便写写甚至抄袭别人,你就是得了满分,你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所以,只要大家想学习,有颗想要进取的心,我们老师就会给你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一起帮你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好,下课!”后来我事后找到那位不想默写的同学,我说以后你可以抄单词,不用默写,可以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老师我不想抄了。我想认真默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上完这节课我不禁这样问自己: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理想的课堂?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课堂还是老师讲的淋漓尽致学生回答的头头是道的课堂?一方面,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有高考的指挥棒在指挥着我们因此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模式让我们有点无所适从。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老师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个人还是认为,学生喜欢的课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恐怕我们不能硬搬别家的模式,因为各地、各校、各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王道”。这节课虽然我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至少给我两个启示:第一,认真备课固然重要,但是课堂的生成资源也同样不可忽视。教师需要及时抓住课堂上的“生成”,一堂课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一节课如果只是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失败的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时刻关注教育形势的变化,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31-01
在“教育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以下是我上过的一节英语课,现将其过程简要叙述,希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所帮助。
某日下午一节高一英语课,本来准备上课文分析,打开课本时我就觉得学生也是配合地翻开课本,像平常一样拿出笔记等待我给他们讲语言点。我在讲到希望工程的口号Educating every child时,看到教室里有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借机问学生:“如果让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把学费捐出来让那些想学习而没有钱上学的孩子去学校上学,这个主意怎么样啊?”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他平时学习不太用功,英语成绩平平。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不要钱,让他们都来上学。”我当时就肯定了他的回答:“这个主意不错,很好!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国家应该大力投资。”接着又问:“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需要一个过程,而你们很幸运得到这个机会了,而且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不认真学习呢?” 下面又是一阵讨论。我让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他头脑很聪明,但是英语不理想,找了他多次,也没有找到提高的办法。他还像平时那样,笑瞇眯地站起来,说:“我需要监狱式的!”说实话,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第一,我认为他是个头脑灵活的学生,根本不会喜欢老师的“压迫”;第二,我以为他对英语失去了信心,但是从这句话来看,他还是很希望老师能“拉他一把”的。而我表面上仍然淡定地说:“哦,原来你喜欢老师督促你学习,认为自己缺乏一点自觉性,对吗?”他回答“是”。
我接着还是叫起那位第一个回答我问题的学生:“吉某某,你也喜欢”压迫式“的老师或者课堂吗?”他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只要不默写就行了”。我听了忍不住笑了。他的默写每次都不是很理想,几次批评都无效。然而我知道,光默写单词和词组是不够的,还有其他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要。但是,基本要掌握的单词词组都记不住,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很优秀.就好比建房子如果没有材料,光有技巧是没有用的。我问他:“那么我不默写,你的英语就能提高了吗?注意我的问题一直和“提高”有关,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和课堂,就能对提高你们的英语成绩有好处。如果你能保证你不默写,英语水平就能提高,那么我可以不默写!”我一说完,就有学生在向我摇头,口型好像在说:“不能啊老师,不能不默写”。还有学生大胆地说,做个实验嘛!我立刻回应,做实验,可以啊!我们就在吉同学一个人身上做个实验吧!后面传来一声“哎!”的降调,失望的声音。我知道,他们也希望得到“实验”的机会。
“现在我来问大家,有多少人觉得你希望老师给点压力给你,你才能取得进步的?请把手举起来。”有6位同学陆续举起了手,我悄悄地记下了名字。我又问:“那么剩下来的是喜欢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学习的了?就是喜欢和蔼亲切的老师上课,觉得这样自己才能学得轻松并能取得进步的?”我以为剩下来的41位同学都会举起手,然而,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只有8位同学举起了手,也就是喜欢亲切的老师和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的学生,我观察了一下,大部分是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
我奇怪了,那么剩下来的33位同学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和课堂呢?还是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举手?我又叫了一位女生张同学,她说:“我喜欢该亲切的时候亲切,该严肃的时候严肃的老师”。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老师和课堂,该严肃要严肃,该宽松要宽松,这就是所谓的刚柔并济吧!
我最后总结说:“好!这样的外因条件我们可以给你们创造,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什么?是内因!是你们的学习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在做练习的时候能够独立完成,哪怕你们只得了一半的分数,我不会怪你,因为你是认真完成的,你只要一直认真下去你就会取得进步,而你如果总是随便写写甚至抄袭别人,你就是得了满分,你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所以,只要大家想学习,有颗想要进取的心,我们老师就会给你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一起帮你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好,下课!”后来我事后找到那位不想默写的同学,我说以后你可以抄单词,不用默写,可以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老师我不想抄了。我想认真默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上完这节课我不禁这样问自己: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理想的课堂?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课堂还是老师讲的淋漓尽致学生回答的头头是道的课堂?一方面,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有高考的指挥棒在指挥着我们因此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模式让我们有点无所适从。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老师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个人还是认为,学生喜欢的课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恐怕我们不能硬搬别家的模式,因为各地、各校、各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王道”。这节课虽然我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至少给我两个启示:第一,认真备课固然重要,但是课堂的生成资源也同样不可忽视。教师需要及时抓住课堂上的“生成”,一堂课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一节课如果只是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失败的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时刻关注教育形势的变化,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