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丁啉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观察——全国多中心、开放、前瞻性研究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吗丁啉(多潘立酮)2周治疗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统计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在门诊患者中的发生率;了解治疗过程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6年12月全国31个中心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2067例,给予吗丁啉10mg,tid,餐前15~30min服用,连续用药2周。治疗1周、2周后对消化不良症状进行评分,记录治疗期间的合并用药、不良事件。结果患者基线时临床症状总积分为(14.49±6.70)分,中位数为14分。治疗1周和2周后总积分分别为(5.87±5.0
其他文献
罗马Ⅲ分类标准是唯一一个标准化的,国际公认的以症状为基础的功能性胃肠病分类,涵盖了消化道的所有部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经过以往的精炼和简化,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科研中
窄带显像( narrow band imaging, NBI)是一种全新的内镜下显像诊断技术,它主要着眼于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细腺管形态(pit pattern)及微血管形态(capillary pattern),从而寻找在普
基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是一种不依赖DNA序列改变的可逆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这些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方便地关闭和开放某些特定基因,有选择
该文章已于我刊2007年第六期纲要发表,应读者要求于本期将较详细的内容再次发表,以飧读者。
回顾2008年关于肝豆状核变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在诊断、治疗及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胸腔内残余食管胃的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研究对象56例,其中对照组15例为健康志愿者,行食管腔内压力测定和24hpH监测;术后组41例为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行上
目的建立血清标本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HBV)全长基因的新方法,并初步进行克隆分析,从而为HBV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位于整个HBV基因序列中的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手术切除、化疗栓塞、各种消融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尽管几个有关肝癌规范化治疗的指导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是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本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十分复杂,医疗费用也很昂贵。为了提高该病种的医疗护理质量,合理使用有效的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