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9例住院患者传染性病原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住院患者传染性病原学标志物的感染率,以预防和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和院内感染,笔者对金湖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和梅毒抗体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从临床或医学实用性质量要求的角度,设计血红蛋白测定中的质控方法,即确定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值的个数.方法设计质控方法的步骤:(1)以"允许总误差"形式规定质量要求;(2)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某些疾病的例子亦有发生 [1,2].输血后患者血液出现乙肝、艾滋病、梅毒、丙肝等阳性,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输入带有病原微生物的血
近年来,利用血细胞分离机机采的血小板含量高、质量好,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血细胞分离机的配套管材造价高,而中小血站或医院机采的数量有限,其成本短时间内很难回收
在使用某公司ELISA HBsAg试剂进行血液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空白和阴、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孔的结果正常(Cut off=0.105),而血液标本孔的OD值却较高的情况(大多数OD值≥0.0
期刊
目的研究临床实验室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动态变化,为管理者实施财务监控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2001年实验室6月~10月份支出与收入的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下月
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街头采血日益增加,对于克服某些集体献血中的高补贴、长休假等不利于无偿献血发展的弊端大为有利.调查和分析无偿献血状况,探讨不同季节公民参加无偿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飞速发展.无偿献血模式已从计划献血为主转为自愿献血为主,因此,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已成为保证血液数量、质量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