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理念与北大精神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流大学不但有一流名师,也有有带着先进理念的一流校长。校长作为高校的灵魂人物,其治校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的发展,决定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精神。北京大学作为全国最顶尖人才的摇篮,其大学精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离不开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北大历任校长治校理念的指导。本文通过梳理和讨论北大校长的治校理念及其对北大精神的影响,认为在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和面向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北大校长的治校理念应在继承“自由”、“兼容”和敢于“破格”的人本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加强其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并放眼全球做合理规划。
  【关键词】校长;治校理念;大学精神;北大
  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即是指其治校的理想、信念、观念和办学的指导思想。1大学精神是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升华和发展。广义的大学精神即大学经过大学人的共同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内在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纵观高等教育史我们发现,凡是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校长及其治校理念。以德国为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等当时最新颖的理念,其严谨的探究精神和民主思潮印刻在每一位毕业生的思维中,造就了柏林大学的精神,有助于塑造德国人严谨的思维特质,还深深的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高校的发展,成为近代高校的楷模。当今很多人的目光过多集中在大学的科研成果产出的“求器”层面,没有进一步思考大学的职能的发挥靠的是有思想的人,尤其是一流的校长具有的治校理念。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和灵魂人物,其教育理念更多关注大学“求道”的层面,而且其思想往往直接成为大学的治校理念,促使高校形成独特的大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一、校长治校理念与北大精神
  拥有教育智慧的历任校长,他们为北大精神的孕育和成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严复,我们大都知道他以翻译《天演论》著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北大校长的他,提出“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思想,要使北京大学成为“一国学业之中心点”。奠定了北大的自由主义精神传统。
  梁启超 1920年后执教于北大后推动了自由思想的发展。他说,要个性发展,必须从思想解放入手。而没有言论的自由,就没有思想的解放。2
  再看蔡元培先生对北大的改造,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家,其教育理念也是直接作用于北大的发展,形成了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北大精神。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3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是以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弘扬学术自由氛围为先导的。他又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4在这一治校理念的影响下,蔡元培广揽名师,无论政治背景如何,无论贫穷富有,只要有真才实学即可聘为教师。蔡元培以其教育思想改造了衙门气息浓厚的北大,并汇集了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在此基础了产生了北大精神。2005 年,时任北大党委书记的闵维方曾这样概括北大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大学乃名师汇聚讲学研习之所,有了好的老师培养出好的学生,形成学校氛围和大学精神,才能带动社会思想的进步。
  对教师来说,破格制度尤为重要,这在北大体现得尤其明显。蔡元培长北大时就破格录用了梁漱溟等人;1931年胡适来到北大文学院后,则继续破格聘请了中学毕业的钱穆。更重要的是教授的晋升主要由学校决定,主管部门只负责审批。北大、清华等名校更是预留了自主运作的空间,他校也酌情自定。相对来说,各校自定的制度更具弹性和操作性,亦更人本化。正是这样,高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办学自主权,在最大限度上为人才创造了宽松环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5没有高学历、没有留过洋的教授比比皆是。如朱光潜、洪谦、张颐、郑昕、汤用彤等几位先生,都不是北大毕业,梁漱溟、熊十力都没有高学历。“破格”也是北大“自由”精神的体现,适当的打破窠臼,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由于受“争创国际一流大学”口号的影响,北大急于向欧美学习,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冒进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兼容并包的精神。如 2003 年推出《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引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大讨论。“改革方案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是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多数为美国博士,这样才能确保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基本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換成多数都是美国博士。”
  在学校管理方面,蔡元培力推“教授治校”理念并成为北大的特色。1912年10月2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令》中规定:“大学设校长一人,总辖大学全部事务,各科设学长一人,主持一科事务。《大学令》中尽管有关于教授治校的相关规定,但在大学中并没有被真正执行,直到蔡元培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才逐步尝试推行教授治校制度,打破了固有的科层性质管理模式,激发了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得以推行并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蔡元培个人的激进改革精神,而不是北大教授主动斗争和追求的结果。6
  由此可以看出校长对北大的建設和改造作用,具有先进治校理念的校长能够汇聚名师,带领北大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潮流,代表了先进中国思想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敢破敢立,崇尚“自由”、“兼容”的北大精神,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崇尚自由,不受非学术因素约束的学术批判精神7和兼容并包的开放胸怀。
  二、新时期北大校长的治校理念探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国内和国际双重挑战。国际方面,进入2017年,经济全球化虽然有所退潮,但是总体依然强势,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要素不断在全球范围流动。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许多高校都希望抢占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形成了教育国际化大趋势;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育领域强调集权制管理体制,大学校长的不同治校理念得不到有效发挥,失去许多形成不同大学精神的机会,出现大学的“同质化”现象。虽然各高校有不同的校训和校规,但是在统一的办学模式,统一的办学类型,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统一的招生考试,统一的专业设置,甚至统一的考试答案(标准答案)、质量标准等影响下,不同特色的校训也显得有其名而乏其实,不同的大学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在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引起社会大讨论的背景下,一位专业而且出色的校长及其治校理念不但关乎一所学校独特精神的存在,更是关系到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贯彻。   笔者认为,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其治校理念必须根植于北大悠久传统北大精神,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并在新时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作出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一)发扬“民主自由”、“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
  大学的核心是人,发展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以人为本”既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也是现代大学尤其是北大历任校长治校的重要方法论。“民主自由”、“兼容并包”,其实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尤其要重视对教师人才选拔上的唯才是举和其学术观点的自由争鸣,发扬北大在教师选拔方面的“破格”精神,正确认识教师的价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校长的治校理念,应该以服务教师,服务研究为核心,敢于打破制度的藩篱吸引学术“偏才”、“怪才”,完善就“教授治校”制度和“学术自由”相关制度,赋予教师主人翁意识从而减少教师们的鼓励,专心投入科研。
  北京大学未来的发展策略仍将以队伍建设为核心,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这一点对于一所大学來说至关重要。8
  (二)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学科建设
  首先,尊重教师自由研究的权利,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允许教师有足够的创作期限,打破学术研究领域用规定的时间以严格的投入产出量评价教师的制度窠臼。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策略:“结合北大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经验,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与解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来不得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9
  (三)明确学校定位,强化社会服务
  在2014年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北大引发热议。习近平肯定了北大争取到2018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也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让北大师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北京大学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只有搞清楚我们走过的路,服务于祖国的建设,北大才能谈自强和超越。
  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前后逐渐开启了社会服务职能,标志着中国国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轫,出现了平民学校、短期讲习班及劳动补习学校等多种社会服务形式。北大师生在以行动改造社会的看法上却是相通的,北大多任校长为代表的提倡者们都始终把在北大开展社会服务视为改造大学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作为中国人民的北大,为了强化北大的社会服务职能,校长不但要重学校积极承担国家亟需的科研任务,还应该倡导建立面向全国的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与地方共建研究基地、合作平台,为地方培养特色创新团队,组建地方智库等方式激励教师和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保持北大精神,为国际化做合理规划
  大学不能关起门来自己办学,一要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在近代学习欧美学术的過程中,蔡元培先生大胆引进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兼容并包”理念的指导下,聘请了如罗素、杜威等大家来到北京大学任教,讲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北大更要注重制订规划,将大学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和重要任务。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保持特色,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10不宜“贪功冒进”,避免片面的以教师海外经历和成果作为选拔和考核的硬指标,还要以其他高校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为戒,不宜为了吸引留学生而过分降低入学门槛,应该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如建立国际高校联盟,在制度框架内探讨留学生选拔和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进才.关于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5):25-27.
  [2][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王继平:《转换与创造一中国近代文化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刘超.中国大学的去向——基于民国大学史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9,(1):47-68.
  [6]吴锦旗.民国时期大学中教授治校的制度化分析——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历史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1):128-132.
  注释:
  1.李进才.关于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5):25-27.
  2.[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王继平:《转换与创造一中国近代文化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刘超.中国大学的去向——基于民国大学史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9,(1):47-68.
  6.吴锦旗.民国时期大学中教授治校的制度化分析——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历史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1):128-132.
  7.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78.
  8.许智宏.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C].//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论文集.2004:92-
  9.许智宏.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C].//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论文集.2004:92.
  10.李岩松.东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和首尔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103-109+190-191.
其他文献
一、支部基本情况  2015年7月,《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学生党支部走进月河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案例被评为2015年“加强支部建设、服务创新发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优秀案例”。2015年12月,《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2015年金融系学生党支部月河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案例被评为2015年年度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二、抓好学生干部培养,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一)党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对经济效益更加迫切的追求使得许多家长选择将孩子交给托辅机构管理。托辅机构作为一种被愈来愈多家长接受的教育机构在给家长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许多弊端。本文通过探究托辅机构涌现的原因及其利弊表达了作者关于教育问题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托辅机构;原因;利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坚持教育
期刊
【摘 要】为了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得教师教学评价更加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动态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教学质量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和审视,大学教学评价又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得到了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到教育才是硬道理,孩子只有接受了高等的教育,才会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激发自己的潜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越来越优秀。因此,高校中,就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这是一种变革的整体构想,意在提升学生们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适应社会的现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
期刊
【摘 要】为了对高校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本文首先采用AHP法建立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然后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评判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科学合理。  【关键词】AHP;教师综合素质;模糊综合评判;权重  一、引言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应用AHP法构建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后确定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
期刊
【摘 要】基于衡阳市大学生毕业就业入职调研,分析衡阳市大学生就业现状,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梳理。发现就业群体的特殊性、就业意识的模糊性、自身素质的欠缺性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应从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政府创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等方面作为今后工作的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关键词】入职毕业生;就业;对策  2015年衡阳高校毕业生为33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科技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这也倒逼着教育部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中职教育的改革则要求将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就业为导向”,并大力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就业”视为中职院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职业能力”这一教学本位,以满足社会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交流语言工具,是
期刊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而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必须在创新中获得发展,在创新中自我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无论对社会、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提
期刊
【摘 要】高压反腐势必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廉洁观带来重要影响。通过对福州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观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反腐新常态下,当代大学生对于廉洁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反腐倡廉认知的掌握和个人廉洁素养都具备一定的基础,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涉及自身利益易处于矛盾心态的问题,表现出对腐败问题及行为的理解不够清晰,甚至形成错误行为倾向的问题。基于此,提出高校可通过注重廉洁课堂建设、加强校园廉政文化传播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主要论述了大学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理论机制,研究认为:大学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生理、心理和教育层面的价值,通过强化认识、丰富内容、因材施教以及保证负荷等手段能够有效实施准备活动,进而实现大学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体育;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学机制  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预先动员心肺、肌肉等器官系统的机能潜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