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自述

来源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我——大名鼎鼎的花生。
   “咦,你在哪儿呢?”你们是不是感到奇怪了?嘿嘿,我就在你们脚下的土地里啊!我和别的果实可不一样:别的果实都是高高挂在枝头上的,让人见了十分喜爱;而我却是默默躺在泥土里的。为此,我还和妈妈闹过小情绪呢!
   那天,花儿开了,结出了小小的我,我刚准备蹦上苗头,妈妈一把拉住我说:“孩子,我们应该钻进泥土里。”我不解地望着妈妈,问:“果实不是应该高高挂在枝头上,等待成熟后,让主人来采摘的吗?”妈妈温柔地说:“我们和别的果实不一样,我们成长需要一个阴暗、湿润以及机械刺激的环境,所以只有在泥土里,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我委屈地哭着说:“我才不要钻进臭气熏天的泥土里呢!”妈妈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虽然我们生长在泥土里,但是我们的作用却很大,可以食用,可以榨油,还可以抵抗多种疾病。孩子,越能经受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长大后对人类的贡献就越大。”
   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头钻进了泥土里。我在黑暗的泥土里待了一百多天后,终于被主人挖了出来。我本是一身泥垢,在主人给我洗了个澡后,我便焕然一新,舒服极了!
   哎哟,好疼啊!我要成为主人的美餐了!不过,我要说:“我不后悔!我的生命是主人给的,是主人将我播种,如今我也愿意为主人无私奉献自己的生命,就像巴金爷爷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样。”
   再见了,美丽的世界!
  【点睛酷评】
   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花生,通過细腻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展现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语言轻松幽默,以谜语开头,妙趣横生。结尾引用巴金的名言,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以启示。
其他文献
一碗清甜的白粥,冒着热气,一粒粒雪白色的米如同珍珠一般,在燈光下展现亮晶晶的面庞。那碗解渴的白粥,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就喜欢到处跑,身上每天都是汗的味道。每当这时,爸爸就会回到家,盛上一碗米倒进大锅里,又接了一些水倒进去,然后等着它慢慢熬熟,最后将熬好的白粥盛在碗里,用盖子盖上。等到我跨门而入,汗淋淋地走进厨房时,调皮的小舌头就已经探出头来了,碰了碰正在流口水的小嘴巴,仿佛
期刊
提到军人,总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在不经意间涌上我的心头。军人,一个神圣的称谓,一个英雄的代名词!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百姓的安危,他们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行动竖起了一面面不朽的旗帜!   军人,是睿智的。2012年,在北京发生了一起劫持事件,一名小孩被歹徒当作人质,形势十分危急。特警们在反复思考后,为保证人质的安全,果断将劫持者击毙,小孩被成功解救。军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与理智,无论在多么危
期刊
从记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在家乡的山山洼洼、沟沟壑壑中,有着很多棵家乡勤劳的人们种下的杏树。   每当春天来临,清明一过,满山的杏树就竞相开花了。若此时,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或白皑皑一片,或粉嘟嘟一团,或红艳艳一簇,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装点着我们美丽的家园,煞是好看。   当你走近那一棵棵杏树,走到那一棵棵杏树底下,看那满树繁花,就更有一番景致了。瞧!那一朵朵杏花,有的白中带粉,有的粉中带红,有
期刊
【导语】   什么是联想?简单地讲,联想就是指从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此情此景此物想到不在眼前的彼情彼景彼物。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构思与写作方法。如果能在平时的写作中巧妙地展开联想,就可以使我们不受时空的限制去灵活地构思,这就好比为我们的写作插上了翅膀。  【指点迷津】   问: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联想?   答:下面我们就以《白杨礼赞》为例,具体分析一下:   1.细观事物,从相似
期刊
我是一条漂亮的小鱼。我身上有闪着金色光芒的鳞片,还有一条灵活的尾巴,一雙水灵灵的眼睛。我出生在一条小溪里,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每天,清澈的小溪都伴随着我,我和家人们过着甜美幸福的生活。   每天早晨,我都和家人们一起去晨练。畅游在清澈的水里,欣赏着小溪两旁高大茂盛的树木,瞧!有的刚劲雄健,有的婀娜多姿,还有的亭亭玉立,真是赏心悦目。大树下有绿茵茵的小草,花儿绽放出它最美的笑容,向我们点头问好,
期刊
【导语】  “虚”与“实”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组概念。一般来说,写“实”容易写“虚”难。进入初中以后,话题作文相对会多一些,而且常以“虚”者居多,这就对审题以及构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应该将“虚”与“实”的训练纳入到写作中来,将“虚”的写作要求化作“实”的写作思路。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几种化“虚”为“实”的方法。  【深度剖析】  1.进行有效的补充。这里主要讲的是审题,
期刊
【文题回放】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可以说自己写的内容,也可以讲自己本次习作的体会。  【写作指导】   ★审题意,抓要点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自
期刊
【导语】   伊娃·伊博森,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代表作有《13号站台的秘密》《女巫新娘》《蝴蝶·天堂·探险记》《鬼魂大拯救》《蜻蜓池塘》等,曾获卡内基文学奖提名奖,英国雀巢聪明豆儿童图书奖金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对英国儿童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蜻蜓池塘》这部作品吧!  【经典再现】  戴德顿的第一晚  【英国】伊娃·伊博森   到了
期刊
“当啷!”弟弟一回家,重重地甩下书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妈妈不解地看着双手插在胸前、一言不发的弟弟,连忙问道:“你怎么了?”“哼!”弟弟紧闭双眼,把小嘴噘得高高的,挂一个水桶上去都还绰绰有余。妈妈见状,温柔地说:“孩子,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可弟弟纹丝不动,眉头反倒皱得更紧了,喉咙里发出“吼吼”声,仿佛飞进了一只虫子,十分不舒服。妈妈好言相劝了许久,见弟弟仍不吭声,便喊他先吃饭。可是
期刊
咦?作文书呢?我在书桌上,上翻翻,下找找,就是瞧不见我的作文书。天啊!我做错了什么?為什么要这样对我?没了作文书,就等于我没了写作的灵魂了。于是,我踏上了寻找作文书的旅途……   唉!这也不能算旅途,因为我在家门口就遇见了我的作文书,但可悲的是它在我养的母鸡——南风的脚边。南风正用爪子推着它,想要把它推进鸡舍里。我的妈呀!要是作文书真的被推进鸡舍里,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我开始准备夺回我的作文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