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举办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举办


  2020年4月28日,“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在中国外文局举办。论坛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报道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共同承办,企业外宣智慧传播工作室组织实施。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巡视员赵顺国、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刘福广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主持论坛并作总结发言。
  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球战疫中,与各国人民患难与共、共克时艰,努力维护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的举措,既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着中国力量,也为国际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提供着中国机遇,生动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陈实在论坛总结时表示,这次论坛让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看到中国企业在疫情下的积极自救与创新。我们将根据形势变化,继续围绕企业需求和工作重点,举办不同国别、区域的系列论坛活动。
  参加论坛的知名专家学者、驻外使节、企业代表,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疫情对中国企业国际经营带来的挑战”“疫情冲击下中国企业的自救与创新”“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舆论风险以及国际形象建设思考”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并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论坛在中国网、抖音、腾讯视频等平台直播,实时在线收看人数达200万,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九国出版人“云座谈”共话新生态


  5月11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全球抗疫進行时—国际出版云座谈”活动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北马其顿、土耳其、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9国的15位出版机构负责人,围绕疫情影响下国内外出版业的变化及应对措施,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出版的主题,进行线上交流分享,研商对策,以期促进更广泛的合作。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开场致辞中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给全球图书出版发行生态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中国外文局积极尝试在线出版业务,与国际出版伙伴密切合作,先后举办了“云首发”、“云签约”、“云阅读”、在线直播等一系列推广营销措施,并免费向全球提供抗疫图书版权,受到欢迎。他认为,全球出版与阅读的全新生态正风起“云”涌、气象万千,智慧世界与智慧出版、智慧阅读一起加速发展。
  9个国家15个出版机构的出版人就疫情对国际出版业和本国图书出版的影响,对读者阅读形式、内容等带来的变化,国际出版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建议等话题开展了座谈。

“汇聚翻译力量 助力亚太抗疫”


  5月11日,由亚太翻译论坛联合委员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的抗击疫情亚太翻译云论坛举行。论坛主题为“汇聚翻译力量 助力亚太抗疫”,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缅甸、伊拉克、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翻译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参与研讨,就翻译工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团结亚太翻译行业合作抗疫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经验分享。亚太翻译论坛联合委员会主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参加并致辞。
其他文献
中国航天发展60多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已经与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定。国家航天局发表《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声明》,中国高分16米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航天局向全球发布嫦娥六号及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遇公告,推动深空探测国际合作;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成功发射,助力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中法海洋卫星交付,
期刊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考察时,向游客挥手致意。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 摄影 谢环驰/新華社  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陕西商洛、安康、西安等地,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
期刊
余追在查看一位患者的胸部CT片。 攝影 陈建/人民画报  2020年4月21日,《人民画报》赴武汉记者见到余追教授时,他已经带领团队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返回工作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继续救治工作近一个月。即便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余追与团队还在争分夺秒与病毒抗争。他说,现阶段工作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新的考验。  “当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理念,这是因为站在不同
期刊
1910年,英国人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在云南采集到一束他从未见过的花。这种黄色小花紧扣在石灰岩峭壁上生长,学名叫灰岩皱叶报春,是报春花的一种,生长在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米至3200米的地方。  报春花,藏语称之为“扎江梅朵”,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集中分布于东喜马拉雅至中国西南山区,与杜鹃和龙胆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名花”。  乔治·福雷斯特被称为“植物猎人”,曾先后七
期刊
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各民族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云南各民族有着丰富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传统信仰,如傣族的龙山信仰、彝族的密枝林信仰、藏族的神山信仰等。时至今日,这些传统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禁忌,都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云南德钦县,当地藏族人民形成了以神山卡瓦格博(云南最高峰)为核心的传统信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德钦县
期刊
贵州省贵阳市,执行消杀任务的消防员向医生致敬,医生向消防员竖起大拇指。消防救援队伍与医护人员并肩奋战抗疫一线。 贵阳消防 供图  疫情防控中,消防救援队伍的任务从防火灭火、抢险救援,扩大至全面接受涉疫求助,他们转送病员、接送医护、洗消杀毒、转运物资,为战“疫”贡献力量。  在抗疫的主战场湖北,6000多名消防救援指战员全面履行防火技术服务、灭火抢险救援、社会救助服务职责。他们协调新改建医院消防设施
期刊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美国核潜艇下水,标志着潜艇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核潜艇每换一次核燃料可绕地球航行好几圈,潜航长达几十天,可以说,核潜艇以其巨大的战略价值成为大国核俱乐部的准人证,而战略核潜艇更成为大国权杖上最夺目的一颗宝石。  黄旭华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的李科维尔(世界核潜艇之父)”。他是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期刊
至今年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整整在太空中飞行了50周年。  5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家底薄弱、百废待兴,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仰望星空”。如今回想,也幸好有这样一群有远见的人。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中国第一型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發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
期刊
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首飞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拥有将22吨载荷送入轨道的能力。而5月5日,随着长五B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奠定。  20
期刊
4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军第35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34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此次护航编队由导弹驱逐舰太原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携带舰载直升机2架、特战队员数十名,任务官兵共690余人。除巢湖舰执行过护航任务外,太原舰、荆州舰均首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  多天航行后,护航编队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驶入中国南沙海域。5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