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城市景观重构下的美国与德国后工业景观比较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反思城市景观变革及其理论成果与后工业景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展现存后工业景观的研究内容和认知维度,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后工业景观发展及其景观范式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分类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厘清批判理性主义方法下的美国景观都市主义和德国景观结构主义概念,在城市景观认知与重构的基础上,辨析两国后工业景观的异同。【结果】基于批判性城市景观比较分析,美国与德国后工业景观的共识性体现在城市景观变革下的系统性发展与多元范式两个方面,而后工业景观的内涵、核心要义、发展策略和规划设计特征则反映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后工业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类型,可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变革拓展其系统性研究,在批判性综合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后工业景观范式,继而形成独特的景观发展特征。
其他文献
森林康养是利用优质森林环境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和预防生活习惯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森林康养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森林康养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文中从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古典园林造园理论3个方面梳理中国森林康养的思想渊源,并重点分析其表现特征,最后从厚植发展基础、增强内生动力和提升服务软实力3
期刊
报纸
<正>“描写景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掌握景物描写技巧,写出心中最美的景物。金手指一、情景交融,写出深度情景交融一般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主要是借助特定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抒发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情感,是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借此抒发情感。例如:
期刊
报纸
<正>景物描写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的训练内容是“学习描写景物”,要求抓住景物特征,融情入景,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多角度、层次清晰地写景。景物描写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如何把景物描写得细腻生动,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景物自己会说话,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期刊
文章研究探讨了联网监督环境下人大预算监督的内容与范围,以整体思维导向改进监督机制,回应了党和国家加强人大预决算和国有资产监督、完善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要求,提出构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核心监督指标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监督的建议。
期刊
<正>学习任务一:研读故事,感受英雄形象1.回顾人物,串联情节师:上节课我们从《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里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请你说说都有谁。(生逐个说名字,师板贴人物名字。)师:用上这些人物名字,请你来概括故事。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宙斯决定处以最严厉的惩罚。火神赫淮斯托斯劝普罗米修斯,没有成功。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受尽痛苦,最后被赫拉克勒斯救了下来。
期刊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森林康养基地作为森林康养的依托,为人们提供了修身养性的活动空间。中医药作为地方特色康养资源,能够为森林康养基地的特色化发展提供全新方向。本文对过往森林康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对以中医药资源为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研究较少,且其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不完善。于是选取具有丰富中医药资源的栾川县森林康养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Arc GIS空间分
学位
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森林康养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笔者论述了发展森林康养在实施健康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河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状况,研究提出了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随着我国亚健康、慢性病人群数量日益增长以及人们对疾病防治意识提高,对我国森林康养基地的养生疗效提出新要求。中医养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中医养生理论与森林康养相结合被证实为有效的综合康复手段,但目前缺乏深入的系统理论研究。通过梳理中医养生理论与森林康养的关联性,提出森林康养基地景观设计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森林康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