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百年回顾与思考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 ,中国诗歌成功地完成了文体语言 (由文言向白话 )的转换。但是 ,在诗歌韵律与体式的构建方面 ,还存在认识的误区和实践的严重滞后 ,明显制约了诗歌的稳健发展。在内容方面 ,新诗则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尝试。不管是韵律与体式的构建还是内容的探索 ,2 0世纪中国诗歌都有走极端的倾向 ,前者在极端自由与过分刻板的格律之间选择 ,后者则在极端主观与绝对现实、单一的崇高 (或英雄主义 )与完全的世俗乃至平庸之间徘徊。这是转型与探索时期的明显特征。诗作者应该以开放、宽阔的心态 ,致力于发掘现代白话的魅力 ,构建与白话相适应的新诗韵律和必要体式 ,拓展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推动新诗不断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 ,中国诗歌才会在新的世纪 ,创造出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十分重要。在传统文化的
大数据背景下,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有序科学地储存管理,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棘手问题。民政系统肩负着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开展的工作业务涉及范围广,行业跨度大,累积下来的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
对我社区家庭医师式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医护人员缺乏、统一标准缺乏和居民理解不够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补充医疗资源、统一相关标准和做好宣传工作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
江泽民的和谐社会观其实非常丰富,但其核心之处在于他对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及特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视和探求。他从认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出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融合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性概括,旨在厘清二者融合研究的内在逻辑及脉络框架,在综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从资本
新《预算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揭开了新的篇章。本文探讨新《预算法》在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对如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以发挥新《预算
档案是记录历史信息的重要形式。民政档案工作作为记录民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民政工作历史,总结吸取民政工作经验教训,发展民政工作事业的重要历史文献。新形势下,随着国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层空间的建设接近饱和。城市中心地区一般都会面临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中心待更新地区矛盾的有效手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