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型大纲及其相应教材的问世,使得任务型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发展。本文从认识“任务”涵义,理解“任务”真实性问题出发,初步探索任务型教学。
  关键词: 任务型大纲 任务型学习 任务型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任务型大纲(task-based syllabus)及其相应教材的问世,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和与其相对应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instruction)模式逐渐得到发展。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为出发点,设定了各级目标要求,它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instruction)是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呢?我认为,正确理解所谓的“任务”(task),把握语言课堂的“真实性”(authenticity)问题,采用“任务链”(task chain)进行教学是实现“任务型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任务的内涵
  关于“任务”一词,不少中外研究者都下过定义。当然,“任务”首先指人们在非教育环境下或在日常生活中从事的各式各样的事情,比如,购物、问路、借钱等。对于交际学习任务的定义,名家说法不一:
  (1)...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sed on the meaning rather on the form(Numan, 1989).
  (2)...any structured language learning endeavor which has a particular objective,appropriate content, a specified working procedure, and a range of outcomes for those who undertake the task(Breen,Brown, 1994).
  Numan(1989)對任务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学习目的语言的过程中领悟、使用与输出语言和运用语言进行互动交流的课堂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Breen认为,任务是促使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其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特点,把任务作为课堂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Shehan(1998:95)在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一书中综述了Candlin, Numan 和Long 等人的观点,较为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几个主要特征:
  1.意义是首要的,即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相对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它更侧重于语言的内容含义,使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习得。
  2.有某个交际问题解决,而这一问题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时,这种联系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设计活动的目的是做某件事情,必须有明确的结果,即交际问题的解决。
  二、把握任务“真实性”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任务的设计要具有语用、语境和语义三个方面的真实性。Breen(1985)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上发表的“语言课堂中的真实性”(“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一文,认为“真实性”应涵盖以下四层意义:
  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textual authenticity)。英语教师既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又要选取专为学生设计且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语言输入应力求“真实”;真实材料并不等于高难度的语料,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可采用不同难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真实语料。
  2.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理解的真实性(interpretational authenticity)。即任务型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练习和掌握特定的语言项目,沟通思维,拓展思路。
  3.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practice authenticity)。这意味着任务型教学的组织者意识到日常交流中必定会出现一些“空白”,如信息空白(information-gap)和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4.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situational authenticity)。即教师充分理解并容忍任务型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可预知性。
  三、引入“任务链”
  在理论上明确了“任务”的内涵及“真实性”问题后,就要了解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任务的难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堂要求的任务型活动。我认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任务有难易性。任务的模式是为教学需要服务的,可设计选择简单的任务,或把任务分层次,以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让学生逐步“入境”。但若任务模式仅仅是同一水平的机械重复或在过多角度上的标新立异,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型活动时感到厌烦或不知所措。因此,所有的任务都应遵循“具有合理的挑战性”原则,只要学生为完成任务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英语新课标》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此外,任务型教学还对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可学生的努力,对他们所展示的内容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推动交际过程的发展,提供适当的语言输入和练习,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建议和指导。
  (3)开展和监督学习活动,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满意、有价值、有安全感,强调合作学习。
  (4)当学习的焦点是语言形式时,教师扮演提供语言信息和文化指导的角色。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任务”涵义,理解任务“真实性”问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任务链”,利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任务型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查和讨论,使他们灵活掌握所学语言材料,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利用好任务型教学模式,才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Sh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1998:95.
  [2]Breen.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pplied Linguistics,198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中国的英语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作者认为应注重培养英语演讲能力,提高口语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演讲能力 方法措施  一、中国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及高中的英语教学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学也一直围绕四六级考试展开,中国的英语教学始终是机
期刊
摘 要: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Fillmore认为语义框架就像一张巨大的语义网,源于人类经验在概念层面上的投射,而词汇意义则是框架的组成元素,词汇意义与语义框架紧密相连,只有在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下才能充分理解词汇的准确意义。本文结合框架概念和視角概念尝试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英语词汇教学 视角概念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拥有一定量的词汇才可能进行阅读、交际。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契合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上的应用,提出了实行项目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基础英语 教学实践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趋频繁。
期刊
摘 要: 长期以来,高级英语教学并没有从其独特的角度来安排教育步骤,而是像其他课程那样,强调最终(期末考试)评价。然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采用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语言规律。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一些过程性评价的做法,以此进一步探讨高级英语教学的日常教学方法,为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
期刊
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加强了对大棚蔬菜的研究和运用.传统的大棚蔬菜种植单一,且效益低,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农业科技进
摘 要: 文章围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从课堂教学、激励教育、自学能力、听说读写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较死板,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考试以语法知识
期刊
摘 要: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文主要讲述了中职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及如何结合,分析如何利用现有教育素材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和英语教学双重任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中职英语 德育渗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
期刊
摘 要: 语法的习得是语言掌握的基石。学习者在习得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法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利用言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日语语法教学中三大教学法的利弊,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语法习得能力。  关键词: 日语语法 间接法 直接法 交际法  1.引言  现代日语语法的广义范畴包括音声学(phonetics)、音位论(phonemics)、形态论(morphology)和构文论(sy
期刊
摘 要: 英语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形成性评价所涵盖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评价,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更给自己一个创新提高的机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发展 形成性评价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帮
期刊
摘 要: 日语中的外来语词汇一直是困扰广大汉字圈日语学习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词汇涌入日本人的生活。这些外来语词汇与日语中固有的词汇或来自中文的汉语词汇之间经常发生所谓的“重复现象”。本文仅以「アイディア」和「考え」这两个词为例,重点探讨它们在词义及使用上的异同,并对日语中的外来语和日语词汇的使用区分进行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 アイディア 考え 差别分析 使用区别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