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末代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苏共末代总书记兼苏联首任和末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中国和西方三者的评价绝然不同。多数俄罗斯人讨厌他,是因为他瓦解了大国苏联,但对他放弃了社会主义却无动于衷;中国人对他耿耿于怀,是因为他抛弃了社会主义,而不是因为他瓦解了苏联;西方政治家欢迎他,既是由于他抛弃了社会主义,更是由于他瓦解了苏联大帝国,解除了西方心头大患。
  
  从拖拉机手到苏共总书记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这个掘墓人其实倒是“根正苗壮”。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生于俄罗斯南部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其父是集体农庄机修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45年,卫国战争结束时,年仅14岁的戈尔巴乔夫已经是集体农庄的拖拉机手了。
  
  但是,不能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全盘错误,居心险恶。
  戈尔巴乔夫的领导地位和他的改革路线,是1986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最终确立的。他在二十七大的报告中,对苏共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他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否定了过去那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他批评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会“自动相适应”的传统理论,指出这种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非对抗性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应当经常加以调整。这为改革苏联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而且包含着“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利用生产资料和分配生产成果方面的一整套关系和经济利益”。
  他主张通过改革,“发挥劳动者主动精神和自主精神,发掘经济和社会领域管理民主化的广泛潜力”。
  他认为,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批评了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持否定态度的理论,主张“有计划地改革现行价格体制”,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苏共二十七大以后,戈尔巴乔夫想加快经济改革步伐,但遇到了半个多世纪来形成的政治体制和高级官员的极大阻力。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先搞政治改革,消除阻力,回过头来再搞经济改革。
  1988年,在苏共党代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根本改革政治体制的任务,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言下之意就是此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既不人道,也不民主。敏感的西方政治家当时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苏联有可能彻底抛弃社会主义。
  1989年,他又主张“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 对这些激进主张,苏共领导内部有不同看法,形成了“保守”和“改革”两大派,领军人物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前者为利加乔夫,后者为雅科夫列夫。
  最关键的一步是1990年迈出的。那年,在舆论压力下,议会修改了苏联宪法第六条,取消了苏共在苏联社会的领导地位,宣布实行总统制、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到这时,苏联领导已经“自废武功”,在政治体制上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了。
  戈尔巴乔夫身兼苏共中央总书记和总统两职,踌躇满志,国家的决策权转移到总统委员会,苏共中央政治局被边缘化。
  苏共丧失了领导地位,社会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这时,离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也就一年之遥了。
  
  总书记解散苏共,总统葬送苏联
  
  1990年,当初被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后来又被他打下去的叶利钦,当选为苏联最大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最高领导。叶利钦刚上台就与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立陶宛共和国率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此后其余14个共和国也陆续宣告独立。
  1991年爆发了“8·19”事件,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软禁戈尔巴乔夫,接管总统权力,想挽救苏联。然而,这帮人优柔寡断,光说不练,既不去有效控制军队,也未对叶利钦采取行动,坐等叶利钦把他们关进监狱。
  被叶利钦“解救”出来的戈尔巴乔夫此时已成为叶利钦手中的傀儡,心志全失,乖乖地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要求苏共自动解散。
  同年12月8日,叶利钦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导人密商以“独联体”取代苏联。叶利钦语气强硬地告诉戈尔巴乔夫,苏联已经解体,他必须辞职。戈尔巴乔夫无计可施,只好提出了辞职后的待遇问题:退休金、保镖、秘书、汽车、别墅等等。叶利钦非常恼火,对着电话嚷道:“我们在讨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问题,您却提出退休金!会给您退休金的,每个月4000卢布!”
  这笔从数额上相当于赫鲁晓夫退休金10倍的巨资,当时仅合40美元。后来卢布大幅贬值, 4000卢布已不足1美元。
  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亲手葬送了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戈尔巴乔夫赋闲后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基金会。1998年,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他存款的银行倒闭,戈尔巴乔夫彻底破产。为了解决基金会资金问题, “戈尔比”饥不择食,接拍了包括“必胜客”比萨饼、美国苹果电脑在内的一系列电视广告片,他还经常到世界各地演讲, 每次酬劳都在数万到数十万美元。著书立传是他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从下台至今, 他已经出版了十部本书。他的基金会有了积蓄后, 搬到莫斯科市列宁格勒大街39号的一幢5层楼房里, 设计现代, 十分惹眼。
  但是,大多数俄罗斯人仍然把他视为大国崩溃的罪魁祸首。1996年,他参选俄罗斯总统, 得票不足1%。在竞选中, 他被一名愤怒的选民重重地扇了一记耳光。
  俄罗斯不久前举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0%的俄民众认为,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过大于功”,持相反观点的受访者仅11%。
  
  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不论怎么说,戈尔巴乔夫以公开性和民主化为旗号的改革还是产生了结果,包括某些积极成果。
  首先,解除了苏联社会的舆论一律和舆论管制,结束了书刊检查制,在苏联历史上第一次造成了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
  “公开性”的实行,使苏联人第一次有可能接触到祖国的真实历史。苏联人总算知道了二战前夕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二战期间屠杀波兰军官的卡廷事件、苏英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等官方讳莫如深的历史事实,获悉了有关苏联社会存在腐败、贫困、杀人、吸毒和卖淫等官方严禁报道但却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
  戈尔巴乔夫开始时明确要求“公开性”必须“为社会主义利益服务”。但是“公开性”很快就显示了它的两面性。戈尔巴乔夫打开了“公开性”这只潘多拉魔盒,整个苏联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受到了破坏性威胁。政治体制改革导致非正式组织的大量涌现,加上代表差额选举制和苏共放弃垄断地位,为多党制准备了土壤。
  其次,苏联历史上大量的冤假错案得以审理,政治犯被释放,持不同政见者恢复国籍,司法领域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这些客观上都有助于建立法治社会。
  第三,联盟解体使各民族共和国获得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
  苏联自成立以来,官方一直拒不承认苏联存在民族问题和民族纠纷。戈尔巴乔夫承认,苏联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有错误,主张给民族共和国更大的自治权。
  但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却借机迅速蔓延,民族共和国相继提出了过高的经济和政治要求,脱离联盟中央的控制,最终导致了联盟瓦解。
  苏联近7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大俄罗斯主义和中央集权主义的条件下,把非俄罗斯民族共和国强行凑在一起的联盟并无生命力。戈尔巴乔夫从坚持保留联盟中央的权力,到被迫同意各加盟共和国选择主权独立的道路,使包括俄罗斯联邦在内的15个共和国获得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
  第四,对外关系的新理念和新步骤理顺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上任时苏联在国外面临困境:苏美关系继续恶化、东欧国家越来越不听话、深陷阿富汗战争的泥潭、苏中关系紧张如旧。
  戈尔巴乔夫抛弃了传统观念,不再把军事实力看作保障国家安全的唯一基础和对外政策的主要工具,否定了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国家“有限主权论”。苏联对外政策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苏美签署《消除中短程导弹条约》;1989年2月,苏联撤出军队,结束了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同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89年底和1990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苏联未加干涉,华约解散;1991年,苏美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由于国力有限,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世界革命”思想和扩张野心,但从客观上说,这极大地缓和了美苏对立,促进了冷战的结束,放弃了斯大林苦心经营的东欧势力范围,也卸下了在国外最沉重的一个包袱。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和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极大地缓和了亚洲的紧张局势。在7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为革命和扩张而奔走忙乱的苏联,终于卸下包袱,减少敌手,可以喘口气了,世界和相关国家也少了一份威胁。
  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戈尔巴乔夫不由自主地开创了一个大改革的时代。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一个改革阶段的结束,他之后的叶利钦和现在的普京,并没有中断改革。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和振兴崛起。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论有多么失败,但毕竟结束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在苏联的统治,使俄罗斯站在了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起跑线上。
  “百年悲笑事,常付后人看”。去年,满头稀疏白发的戈尔巴乔夫在向中国记者反思苏联改革的教训时说:“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 就会出现混乱, 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他表情沉重地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 不要搞什么‘民主化’, 那样不会有好结果! 千万不能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
  人之垂暮,其言亦善……
其他文献
医生手记  常有人来门诊咨询:“医生,裁自己在家周网上买的HIV快速检测试纸测了一下,结呆阳性,是不是肯定感染了HIV?”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罪魁祸首”。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人们对HIV有了曼高的警惕性,也有一定的自我检测意识。随着公益组织、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HIV检测试纸也越来越容易获得。一些人使用自测试纸后发现HIV阳性,往往会非常紧张。  自测试纸检测阳
“高盐值”饮食危害多  高盐饮食会使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生活中已被大家熟知的“高盐值”疾病,非高血压莫属。这一点,古代的医学前辈们就有所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的说法,劝诫人们不要过食成味,否则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变缓、颜色变深。高血压的危害不只在于它引起的症状,而在于它强大的压力“考验”着全身的每根血管,造成器官损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
君子之交淡如水。  爱情友情又何尝不是?  ◎有爱就在今生浅浅爱!  拉萨大昭寺八廓街上,有一座三百多年的老黄房子,据说,这是仓央嘉措和情人相遇的地方。  玛吉阿米,一个有故事的臧餐吧。  二楼的窗台上摆满了世界各地游人的留言册,或信手涂鸦或袒露心声或祈求缘分,倘时间充裕,是可以呷着酥油茶,品着糌粑,一本本地翻开去的,每一页,便是一颗鲜活的心,一个不一定引人入胜但感觉很真实很接地气的动人故事。  
科里斯·阿亚米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计算机系的教授。8年前他想让计算机程序在特定的环境中进化出添加的本领。于是,他制造了一些低级的数字生物,并定期给它们输入数字。开始它们傻乎乎的没有任何反应,但引人注意的是,数字生物每复制一次,它的指令链上的某个指令就有一次产生突变的机会。这些突变会使生物体以同样简单的方式加工其中的某个数字,比如某个生物体可能会生成阅读某个数字和产生相同数字的能力。这就是科学家对数字生
每当人们提起健康状况时,常会听到“三高”的说法,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实,高血脂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很多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胆固醇升高,血脂异常其实并非那么简单。  所谓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性物质,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它是一个大家庭,家中有四个“兄弟”。“大哥”叫胆固醇,“二哥”叫甘油三酯,“三哥”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弟”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不少人都觉得医生冷血,尤其是急救医生,觉得我们每天面对死亡,应该对生命早就麻木、冷漠了。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你们整天和人命打交道,是不是拿人命都不当回事了?”  我每次都是这样回答的:“事实上,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人命打交道,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思考,肯定比一般人更多、更深刻,也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懂得维护生命的尊严。我们不是漠视生命,而是由于经历得太多了,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一个人属于高危人群,猝死的发生率自然就高。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呢?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会渐趋一致,将面临或经历冠心病发病的高峰期。整体而言,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年轻人高于未成年人。实际上,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猝死发生率最高也是我见过最多的,是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岁至50岁的人,之后才是40岁以下
朝鲜“5.27”声明动摇了中朝同盟关系的基础  2009年5月25日,继2006年10月9日核试后,朝鲜再次“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随后又连射5枚导弹。5月27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针对韩国加入美国“防扩散安全倡议”,单方面发表声明,称朝鲜将不再受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半岛将很快“重返战争状态”。   1953年7月27日签订的停战协定是以中国和朝鲜为同一谈判方面与美国为首的
什么是变态杀手?《沉默的羔羊》中的吃人医生汉尼拔是一个典型代表人物:清澈的眼睛、深邃的眼神、优雅的举止、渊博的知识、高雅的品位,成为吃人医生汉尼拔的形象代名词,也使得汉尼拔与众不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变态杀手就像普通人一样隐藏在我们身边,他们隐藏在人群当中,在犯下种种滔天大罪后销声匿迹,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他们的外貌和身份更成为谜团。  虽然历史的长河冲刷了很多的证据,
吴伯雄以实干告慰含笑九泉的经国先生——后生没有辜负先贤厚望;也告诉李登辉,吴某人并不仅仅是“歌唱得好”。    10月14日,台北,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主持召开任内最后一次中常会,结束了974天的党主席任期。接着,在18日的国民党第十八次全体代表大会上,吴伯雄将接力棒交予马英九。  在年底县市长选举前,马英九再次执掌国民党,有大陆媒体说,国民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对这些习惯于唯唯诺诺的彼岸媒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