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5例报告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1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中8例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考虑为乳头状瘤病的可能,7例未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误诊.术后病理2例伴有部分恶变,1例对侧为浸润性小叶癌.3例术后半年内复发,行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0%. 结论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与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易恶变,局部切除后易复发;乳管镜能提高其诊断率.
其他文献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切换决策机制,需要综合考虑应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服务费用、用户偏好、移动终端状态和接入网络状态等多维因素,进而实现用户和网络提供商
近年来,计算机硬件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大内存和多核,但算法效率并没有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而提高,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CPU缓存以及单线程程序设计的局限性。在联机分析
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是模拟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搜索的一种新颖的优化算法,已有研究表明GSA算法相比一些传统的优化算法拥有较好的收敛性能,但其缺乏有
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能引起耳、鼻、咽、喉等诸多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治疗上尤应重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2004年7月~2006年1月,我科在鼻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5—04—13—010)“外科治疗内镜新进展研修班(第四期)”定于2005年11月20~2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研修班的主要内容为微创外科在胸、腹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多采取鼻侧切开术,手术创伤大且面部留有瘢痕。近几年随着鼻内镜
在多覆盖近似空间中研究多覆盖粗糙集模型的构造方法,根据两种不同策略,提出了多种乐观多覆盖粗糙集模型和悲观多覆盖粗糙集模型。分别从乐观多覆盖粗糙集模型间的关系、悲观多
患者,男,18岁。因左颜面部隆起肿胀,伴皮肤紧绷感及敏感度下降6个月,于2007年3月6日入院。8年前患者因左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全麻下经唇龈切口行左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切除
耳郭假性囊肿是耳郭的常见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我们在门诊先后以穿刺抽液加石膏固定和微波打孔加石膏固定2种方法治疗耳郭假性囊肿89例,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开腹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残余或复发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6例开腹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残余或复发结石,先经尿道输尿管镜插入单J管,术中造成人为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