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责任行走在德育教育旅途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时期,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班主任,从其实际主导作用来看,莫过于如何引领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行。教育部新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因而,培育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应视为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养成教育——成功人生的基石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如春种秋收,小学阶段正是人生播种的时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犹如一片未开垦的土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善良,学生就将收获和谐;我们播种勤劳,学生就会收获成功;如果我们疏于播种或随心所欲地抛撒,那么学生将来收获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成功人生的基石。
  “上课态度要认真,课下活动有秩序;生活细节不放松,时时处处严要求。”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生活细节着手。我从事的是低年级教学工作,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学生的坐立行走、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等各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如,让学生课后排队上厕所,不得推挤;课堂写字评比书写和坐姿;每周检查学生的书包和桌洞……通过对一个个具体小目标的落实来促进养成教育大目标的实现。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小行为累积起一个人伟岸的人格、高尚的品行与高雅的修养,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是水滴石穿的耐力跑,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引导、鼓励与监督促进。
  二、情感教育——幸福人生的基础
  放眼近些年,应试教育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直以来,社会、家长、教师都以学生的成绩论好坏,一切向“分”看。而在争取高分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分数,赢得了家长、教师的赞赏,失去的却是比分数更重要的生活能力及幸福快乐的人生情感体验。小学时期正值孩子们的童年,烂漫无邪的时光理应是五彩缤纷的,而分数压倒一切的现实,让小学生背负了太多的无奈。如万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情感的滋润,渴望情感的交流。因而,班主任要利用德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感和积极乐观的向学情感,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幸福快乐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课外时间、节假日等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生活小讨论、集体踏春、感受秋韵等活动,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小学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宣泄,在滋润下得到丰富,在感悟中得到提升。
  有這样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亡故,母亲外出打工,她寄居在姨母家。幼年遭此种种变故,实在是人生之不幸。因而,小女孩整日郁郁寡欢,极少与同学交往、交流。由于没有充足的父爱母爱,缺少朋友的关爱,情感的苍白使她享受不到快乐。此时,她最缺失的就是情感的补给。于是,我用更多的时间陪她说话、聊天,告诉她人的一生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逃避不是永久的办法,一切都会得到解决的;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我有意安排她和同学交流,参与集体活动,让她有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渐渐地,她的脸上有了笑意,课下也有了小女生的窃窃私语。情感的补给,给了她向前的勇气和信心,使她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责任教育——厚实人生的基本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享用所有随手拈来的幸福,却没有付出的概念及担当责任的意识。在班级生活中,表现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做事敷衍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事缺少责任感,没有足够的担当能力与魄力。因而,班主任首先要通过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班级德育教育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多种形式承担班级的服务事务和管理事务,并利用每周的班会,评出最负责任小标兵,以此培养、带动一大批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班级德育活动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如进行社区环境清洁活动,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孤寡老人服务,体验人间真情;参观企业文化和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注定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没有生活品味的人,一个没有生活动力的人,一个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责任教育是点燃学生亮丽人生的火种,是学生厚实人生的根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也非一日之功。德育教育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在点点滴滴的教育中,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构建着学生思想的大厦。相信,通过养成教育,能使学生拥有人生成功的基石;通过情感教育,能使学生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基础;通过责任教育,能使学生拥有厚实人生的根本。这些都必将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也必将使学生拥抱幸福快乐的人生。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在
期刊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里写到“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里用了个很贴切的比喻,经是织机上的纵线,纬是织机上的横线,织物的长度、宽度都是由纵线决定的,所以“经线”是“主干线”。它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时“情感”的重要性:文是情的载体,情是文的灵魂,不能作情语又何来感人的好文章?该怎样培养学生正向的情感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对于
期刊
聋哑人是我国众多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占着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障碍,聋哑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与健全人相比更具有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探讨聋哑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聋哑儿童的教育要把握住聋哑儿童特殊的心理状况,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使聋哑儿童有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  一、聋哑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自卑
期刊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最为头疼的就是学生的早恋问题,但又是无法回避的。到目前为止,好象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这也是老师们感到困惑的地方。  对于早恋,一旦发现并核实以后,传统的解决方法就是请来双方的家长,请家长帮忙做工作。这样做似乎对家长有个交代,告诉家长我们已经尽力了,至于结果如何,似乎与我们无关。如果做通了工作,那是我们尽职尽责;如果做不通,似乎也只能说家长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告诉家
期刊
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一般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事,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关系不大,与我们计算机老师更是“不搭界”的。但事实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的同时,一些不良现象和不道德的行为在互联网上传播,如暴力、色情、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 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的成就与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创造力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智力因素和知识技能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当前不少数学老师都发现,学校组织数学兴趣小组,自愿参加的人数并不多;测验试卷评分后,作业批改下发,多数学生只看得分多少,而不去分析做错的原因,立即将其放入书包,心安理得地去玩了,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惰性心理是普遍存在
期刊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十佳教学能手”比赛的评委工作。这样的比赛其实就是一次“同课异教”的赛课峰会。学校教务处要求课堂必须体现新课改理念,选手们大显神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种种“精彩”: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教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  相对于这些技巧太过、荤腥太多、色彩太浓、口味太重的“演绎课”,隋宽志老师的一节“素课”却别有一番本真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这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玛雅科夫斯基说:“你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必须从各方面提高,转变理念,提高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学生。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
期刊
伴随着高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课堂上的深入使用方面,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  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角色错位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阅读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课文教学,还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训练学生科学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文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