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刘菜刀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老汉拿过最后一把刘菜刀,心里一阵酸楚,回去把菜刀供到了神龛上。
  
  杨德江老汉每年都会这样,春耕忙,夏天锄草忙,秋天收获忙,只在稍有闲暇的时候,带一方腊肉、一些烟叶、自酿的白酒,会一会多年的老朋友刘菜刀。两人坐在三江小镇临江的凤凰仙茶楼,听河里潺潺的流水,风吹得江对面的山上松涛滚滚。
  刘菜刀用不着特别忙碌。以前人手少,打菜刀也少,刘菜刀养子张万生帮帮忙。现在灌县的、崇州的、汶川的来打刀具的多了,孙子也大了,也可以帮帮忙。刘菜刀只需要掌握火候,打大锤、拉风箱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
  今天怪了,刘菜刀的铺子木门紧锁。刮风下雨,打霜落雪,都没有见过刘菜刀关门,就是在兵荒马乱的国民党时期,也没见刘菜刀关门。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杨德江赶紧敲了木门。门支支嘎嘎地开了,刘菜刀眼睛深陷,似乎还有一些血丝。那铺子里面,突然变得破败不堪,一个大锤砸在炉子的中央,耀眼得很。炉子毁了!是谁这么伤天害理?
  杨德江赶紧拉老态尽显的刘菜刀上了凤凰仙。败家子呢,棒老二呢,刘菜刀声泪俱下,先打开了话匣子。
  我跟了我爷爷一辈子,都五十岁了才自立门户。那年我找来端公、镇长,在凤凰仙摆了酒席,跪在爷爷面前叩了一个响头,说爷爷该谢师了吧。爷爷说你是我孙子,谢什么啊?我说祖传的规矩不能丢。爷爷才转过身来,把我打的炉子掀了,重新打了一个,后来我打铁就一直用这个炉子。
  爷爷搭的炉子比我的浅、坦、气孔小,一用,来劲,碳火紧紧的。我看见爷爷搭的炉子不一样,一下子蒙了,我的手艺肯定还不足以让爷爷传授绝密的工夫。这几十年来我竟然自满了。我琢磨,拿积攒了几十年的1000块钱给爷爷买了件貂皮大衣,每天不出工也要先给爷爷泡壶茶去。过了快一年,爷爷到铺子上来,他看见我正要给菜刀淬火,说还烧一下。我看见爷爷眼睛透亮,突然明白,淬火的学问还没到家。我以为这下该谢师了,爷爷说,不忙。我想,肯定还有手艺不到家的地方。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时候,爷爷来到铺子。我正在锏火,爷爷又说不要忙。我请他作,我蹲在旁边看,爷爷把菜刀锏得透亮。我都好几十岁了,爷爷才教我这些手艺,他要考察我的品性呢。这个事情后,我才正二八经地谢了师。
  我的炉子被人砸了。我家那些徒弟跑到铺子上来,要我拿出财产来平分。我能有什么财产?也没听说徒弟分师傅财产的吧?我说,那个大炉就是爷爷留给我的财产。他们看见是一堆泥巴,拿起大锤就向那炉子砸去。后来,他们说不分财产也行,要我教绝密的手艺。我教给哪个呢?哪有手艺教给这些败家子的道理!
  没有那个炉子,再也打不出刘菜刀了。刘菜刀拿出最后一把菜刀送给杨德江。这独门的手艺要失传了,杨德江内心一阵酸楚,他回去把菜刀供在神龛上。
  此后,杨德江每天都会到镇上凤凰仙茶楼,和刘菜刀一起品清茶,看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不用打铁了,刘菜刀门面上的招牌蒙上了灰尘。
其他文献
由安徽省委宣传部、芜湖市委,市政府、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黄梅戏故事片<生死擂>,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地放映,激起
期刊
系统集成行业是中国IT行业之母,东软从系统集成出发蜕变成了中国最出色的软件外包企业,联想从系统集成出发演变成了中国最出色的PC制造商,当互联网寒冬到来的时候,无数个网络公司向系统集成行业靠拢,获得过冬需要的“柴草”。然而随着IT行业的日益成熟,系统集成行业似乎走到了穷途末路,系统集成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蓝海在哪里?本文希望在此能通过抛砖引玉,实现拓宽系统集成行业开创“蓝海战略”的思路,助其走向良性发
期刊
这是一种造物的心情,一种除去了遮蔽之物,看到了本真的心情。    琢玉的手艺行当里大概没有诸如“机灵”、“敏捷”之类的词汇。琢玉人每日盯着手心里的一块石头,打量它的形状、纹理和颜色,将那点玉芯子都吃透了,方才因料施艺,一分分地剜脏去绺,再将那一点俏色恰到好处地琢磨出来。这个缓慢的过程堪比某种修行,聪敏过度或机巧太密,都难以抵达善境。  江春源坐在他扬州玉器厂的工作室里与我说到琢玉人的这层意思的时候
望着铺在桌上的稿纸,我真的有些激动,竟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扮演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中的男主角桂中必是我第一次触电,后由荧屏搬回了舞台,这又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正而八经
我很幸运,能在大型现代戏《李四光》中,饰演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江玫。在我的演艺生涯中,塑造过各类古代女性人物形象,也在现代戏《未了情》塑造过放荡不羁的舞女俏妹,而像江玫这
如何成为一名鞋匠,是日本许多年轻人追求的梦想。《Gaten》是一家日本雇佣信息周刊杂志,每期内容都是招聘手工艺人的信息,出版商说每次杂志发出招聘信息后都会接到大量的电话
在演奏实践中,对大提琴这件西洋乐器,如何“洋为中用”,特别是怎样处理好中国乐曲演奏风格的问题,是我一直学习与探索的。